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88年12月22日河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发文单位: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发文时间:1984-2-23生效日期:1988-12-22 河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精神,结合我省几年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实践经验,决定对《河南省<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作如下修改和补充:一、第二条第一项增加“砖刻、木刻...
2001年7月,通过郑州市人大、政协和政府的共同协调,经市政府和管城区政府批准,由管城区市政局对一座垃圾中转站实施了拆除,在建筑垃圾清运完毕后,将按《郑州商代遗址保护规则》实施绿化。 这次拆除的环卫垃圾中转站,位于郑州商城遗址东城墙中段商城路口南侧,楼高4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它...
第四章 馆藏文物 第三十六条 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文物收藏单位对收藏的文物,必须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分别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馆藏文物档案;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国家一级文物藏品档案和其主管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档案。 第三十七条 文物收藏单位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取得文物: (一) 购买; (二...
发文单位:文化部发文时间:1951-5-7生效日期:1951-5-7 在文物古迹较多的省、市设立“文物管理委员会”,直属该省市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以调查、保护并管理该地区的古建筑、古文化遗址、革命遗迹为主要任务。由该省、市文教机构和民政机构会同组织之,以该二机构的负责人为当然委员,并得延聘当地专家为委员或顾问。委员会的经费,由地方人民政府负担。未设立委员会的地方,...
2002年10月28日第九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76号主席令公布 发文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文时间:2002-10-28 生效日期:2002-10-2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
发文单位:文化部发文时间:1963-4-17生效日期:1963-4-17 第一条 根据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应经常组织力量,对本地区的文物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作出鉴定和科学记录。对于其中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而必须就原地保护的文物如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窟...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九届会议于1990年10月在洛桑通过) 发文单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发文时间:1990-10-1 生效日期:1990-10-1 导言: 众所周知,认识和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对人类鉴别其文化和社会根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考古遗产构成记载人类过去活动的基本材料,因此,对其保护和合理的管理能对考古学家和其他学者代表人类当前和今后的利益对其进行研究和解释起到巨大的...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八届会议于1987年10月在华盛顿通过) 序言与定义 所有城市社区,不论是长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是有意创建的,都是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的表现。 二、本宪章涉及历史城区,不论大小,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除了它们的历史文献作用之外,这些地区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的价值。今天,由于社会到处实行工业化而导致城镇发展的结果...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九届会议于1976年11月26日在内罗毕通过) 发文单位: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发文时间:1976-11-16 生效日期:1986-11-16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6年10月26日至11月30日在内罗毕举行第十九届会议。考虑到历史地区是各地人类日常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形成其过去的生动见证,提供了与社会多样化相对应所需的生活背景...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二十一届会议于1980年10月27日在贝尔格莱德通过) 发文单位: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发文时间:1980-10-27 生效日期:1980-10-27 198O年9月23日至10月28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二十一届会议,考虑到活动图象是各国人民文化特性的一种表达方式,并且由于其教育、文化、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已形...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二十届会议于1978年11月28日在巴黎通过) 发文单位: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发文时间:1978-11-28 生效日期:1978-11-28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8年10月24日至11月28日在巴黎举行其第二十届会议。注意到对于文化财产的兴趣正在世界范围内表现为众多博物馆及类似机构的创建、展览数目日益增多、旅游者持续不断...
(圣萨尔瓦多公约) (1976年6月16日通过) 发文单位:美洲国家组织各成员国政府 发文时间:1976-6-16 生效日期:1976-6-16 美洲国家组织各成员国政府,鉴于:本半球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各国所遭受本国文化遗产之被持续不断地掠夺和侵吞,并考虑到:此类劫掠行为破坏并损减各国民族特性由以表现的考古、历史及艺术财富;存有向后代传送其文化遗产的基本义务;该项遗产仅于美洲各国间最成功合作...
发文单位:国家文物局发文时间:1991-3-25生效日期:1991-3-2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工作规范。 第二条 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和分别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等,是国家依法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保护管理的基本措施和保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 发文单位: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发文时间:1972-11-16 生效日期:1972-11-16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 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
自然遗产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 发文单位: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发文时间:1972-11-16 生效日期:1972-11-16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第十七届会议。考虑到在一个生活条件加速变化的社会里,就人类平衡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为人类保存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以便人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