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花瓷器是最富有东方民族风情的瓷器品种,它起源于唐代,元代发展成熟后主要为代销瓷,从明代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到清代,青花瓷器仍占主导地位,上服务于皇室,下普及于民间,外远播于世界,无论是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历史上的又一高峰。 清代青花瓷的发展经历了清初(顺治至康熙十九年)的缓慢恢复,清三代(康熙十九年至乾隆时期,1680-1795)的繁荣昌盛,嘉庆至咸丰年间的逐...
(记者 陈晓航 通讯员 梁小军/文)两只确定为“清光绪时期青花人物高足碗”的瓷碗,被旅客准备带离出境,近日被深圳湾海关查获。这是该海关今年开展“国门之盾”行动以来,查获的第7宗涉嫌走私文物案件。 9月14日晚,一名香港籍旅客乘坐一辆粤港两地牌营运车辆从深圳湾口岸出境,被深圳湾海关控获。经查验发现,该旅客行李箱内装着一个简单、粗糙的木匣,打开木匣,里面装着2只以黄色绸布包裹的青花人物高足瓷碗。 ...
元青花的宏观是看器形、看构图、看绘画的流畅娴熟度、看酥润漂亮的秞面、看底器内挂秞和接胎以及修胎、看印坯的人工痕迹、看底胎的出土老皮等一系列综合特征,方可最终确定是否真品和精品。元青花的微观痕迹,不是拿着放大镜看气泡的大小和疏密,首先在宏观都确认的情况下利用微观放大镜看秞面的自然氧化痕迹和自然土沁与水沁,有铁锈斑的也可以看看其自然氧化腐蚀痕迹,有破泡的也可以看看其破裂是自然长期形成的裂泡还是人为做的...
天启青花瓷器型大多欠规整。胎体一般粗糙,但小件器物仍很精细,有万历遗风。而崇祯青花瓷器型不规整的现象比较普遍,一般胎体厚重,修足粗糙,底足常有跳刀痕和刮削痕,并且多粘砂。但也有一些精品瓷器制作规整,呈现出清初的某些特征。 ◆天启青花瓷 器足多不施釉,为白砂底,可见跳刀痕,并粘有砂粒。釉质多稀薄,釉面的光亮程度明显减弱,其中豪放夸张的减笔写意画与万历时华丽繁缛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青花五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彩绘瓷品种之一,由宋金红绿彩瓷发展而来。青花五彩为宣德时期创烧,嘉靖、万历时期盛行,到清康熙时期,五彩瓷器的烧造达到顶峰。青花五彩是在已高温烧成的青花瓷器上,用釉下青花与多种金属为着色剂的釉上彩料绘制图案花纹,再经低温烘烤而成,青花只作为图案纹饰的一部分,五彩为多彩之一。 最早的明宣德青花五彩瓷器收藏于西藏萨迦寺,共3件。两件为宣德青花五彩云龙鸳鸯莲花藏文碗,另一...
青花瓷器的历史悠久,传世品数量众多。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典雅的风格,为历代收藏家所青睐。在每次拍卖会上,各时期的青花瓷器基本都可以见到,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有高价位和热销的市场表现。 近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受到市场热捧。这首先是由于“清三代”的瓷器烧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又加上康、雍、乾三朝帝王对瓷器的热爱,不惜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所以烧制出的青花...
鉴别嘉靖青花罐有9个要点,这9个要点正与赝品9个漏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嘉靖青花罐真品与赝品有9个不一样。 一是胎体及接胎状态不一样 真品陶瓷胎体厚重,接胎很显露,尤其从器内壁可发现接胎处烧结不够坚致,表面有断裂现象。赝品胎体偏轻,接胎不太显露,接胎处烧结良好,没有断裂现象。 二是釉色不一样 真品釉色呈青白,抚摸光滑不涩手。赝品釉色偏青,抚摸涩手有贼光。 ...
“斗彩”之名出现甚晚,直到清中期才有一本《南窑笔记》对斗彩作论述。此书将明代彩瓷概括为斗彩、五彩和填彩三个品种,值得借鉴。据《南窑笔记》所述,“凑其全体”即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显然这是根据瓷器的装饰方法而定名的,对后世影响较大。许多陶瓷书籍中有关斗彩的文章,一般都讲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组成优美的画面,于是凡以此方法绘制出来的彩瓷皆称为斗彩。这只能是一种笼统的讲法。因为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
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业界人士简称之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应当是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青花瓷以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覆盖上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烧成后釉面清爽透亮,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其表面的青花发色含蓄沉静,历久弥坚,简直可以用“难以磨灭”来形容。如今,业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时期官...
青花瓷器兴盛于元朝,在清朝也有很大的发展。清代青花以康熙时的为最好,而康熙青花又以中、晚期的为佳。后代出现了很多仿康熙青花,但其与康熙青花的胎质工艺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今天小编就给您讲讲如何鉴别康熙青花与光绪青花。 康熙青花瓷器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造型硬挺、爽利、饱满有力,大件器皿更是气魄雄伟。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造型与装饰在风格上是完全协调的。康熙青花瓷器...
凡仿品有两种:一种是旧仿品,另一种是新仿品。旧仿品怎么说还是一种文物,而新仿品就是新瓷器了。现在就让瓷库中国专家向网友介绍一下如何排除景德镇现代仿品青花瓷。 一谈胎。分碎土、制泥、制坯、修坯和烧制5个方面。古青花瓷碎土用的是手工,然后水洗自然沉淀,胎料不粗不细。现代青花瓷多用机械碎土,胎料过细。以人工方法碎土,胎料又过粗。古代青花制坯、修坯皆用人工,是一种变速运动。现代制青花瓷用电动工具...
乾隆朝是中国瓷器集大成的时期,各类仿古创新产品皆见烧造。青花瓷亦然。乾隆官窑烧造量甚大,传世作品多于以前任何时期的同类器。 真器:从青料看,乾隆早期青花浓烈晕散,纹饰中点染的地方很多。著名的有乾隆五年、六年(1740、1741)景德镇督窑官唐英监制的一部分青花贡器。中期以后,青花的发色清丽,很少再有晕散;晚期青花瓷作品中部分出现了略带紫色的现象,胎体也变得干白。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嘉庆。造...
成化官窑产品青花瓷大件少见。胎釉洁白,胎体轻薄,半透明度很高,迎光透视,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其釉质独特,白润如凝脂,给人以细腻温润之感,故前人常用“如脂似玉”形容其釉色。成化时期的这种釉色,后人仿制十分困难。 ◆装饰技法 成化官窑青花料有浓淡之分,浓者多勾勒纹饰线条,淡者则平涂上色,使图案开始出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官窑青花底部有带釉与砂底两种,带釉色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黄...
根据有关资料,综合诸多专家论述,领悟探求永宣青花器二者之间微妙不同之处,归纳得出以下结论: 一、宣德时期瓷土选料,是景德镇附近麻仓山所产“麻仓土”。同类器物相比,永乐稍轻薄,宣德显厚重。此碗“露胎部位瓷质润白,呈现浅淡火石红,无旋纹痕。” 二、宣德青花瓷“釉面一般都能见到像橘子皮似的橘皮纹。”检验青花碗,确实从釉面上看到这种和永乐器截然不同的差异。器物表面显示出的细微现象,为我...
1997年冬,笔者在西安古玩市场上买到一只青花莲子罐。这只莲子罐破得厉害,口、颈及上腹部碎裂成八片,用几十枚铜扒钉锔合。颈下肩部暗刻一圈蔓草纹,胫根部暗刻双旋纹一周。颈部用一圈下垂角旗纹(是变体莲瓣纹在晚明到清初时期的简约画法)装饰,罐腹一侧画雄狮纹,另一侧画蕉树纹,地面用“地皮小草”勾点表现(见图1、图2)。 从造型、胎质釉色、纹饰特点、暗花工艺等方面看,这只莲子罐无疑应是明末崇祯朝民窑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