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处于明中期。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发色淡雅。弘治晚期与正德则发色灰蓝。但此期也有个别器物发色浓艳,有铁锈斑。 成化多淡描青花。纹饰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多画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婴戏、龙穿花等。花叶似手掌撑开状;叶子多齿边,花叶均无阴阳正反;鱼藻的水草飘似海带;山石似钥匙状无凹凸感;边饰...
青花瓷中,产地以景德镇青花瓷为佳,说到青花瓷发展过程,明青花瓷的工艺已经日益娴熟,现代青花瓷作品有很多都仿照明青花瓷,笔者在世博会纪念礼品中也见过一例明青花瓷仿品。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
相信青花瓷对人们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但你知道青花瓷的传说吗,作为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以典雅素静的外表被人们冠以“人间瑰宝”的美喻。所以关于青花的传说历来也被人们乐此不疲的传唱。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吧。 相传元代时,镇上有个刻花的青年工匠,名叫赵小宝。小宝有个未婚妻、名叫廖青花。一天,青花问小宝:“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不更好吗?”小宝皱了皱眉头,说...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清代龚轼先生此言着实不虚。 青花瓷 无论从用料、纹饰、烧制时间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极为考究,所以青花瓷在古时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平常人家中多将青花瓷用做容器,坚硬、耐磨且不易损坏。而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大多将青花瓷作为装饰品,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可谓各取所需。 青花瓷又称白地 青花瓷器 ,英文名blue and whit...
元代青花瓷曾经一度神秘不见踪迹,我们仅能从史料中的到零星答案:元朝自忽必烈立国后至元十五年便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元贞元年,浮梁县升为浮梁州,在元泰定后“由本路总管监陶”。景德镇是创烧元青花的圣地,无论是饶州路总管监陶还是浮梁瓷局管理,元朝政府对景德镇瓷器重视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是使用元青花最为普遍的国家之一。考古资料表明,凡是元朝统治过的一些重要区域,几乎都能发现有使用元青花器物的...
青花瓷具有非常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历来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青花瓷的历史价值非常高,起源于唐代。宋代青花瓷虽有生产,但仍属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传世器物很少。元代青花瓷趋向成熟,尤以江西景德镇青花瓷最为精致,有一定数量的青花瓷器传世,成为今天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与各种拍卖会上的抢手货。 元代的青花瓷器发展已比较成熟,青花料在当时分为进口和国产两种,早期使用的色料来自海外,称为“苏麻离青...
青花瓷是清代德化窑中数量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它是一种釉下彩绘,含氧化钴的矿石作为颜料,在瓷器的生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施以透明釉,入窑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因釉下的钴料在高温下烧成后呈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由于淘洗不精,色调青中泛黑、泛灰,且略有晕散,但色调浓重,描绘的图案具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水墨画的韵味。德化窑的窑工熟练掌握了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所绘纹饰有云龙纹、缠枝纹、花卉纹等,题材...
植物纹饰主要有牡丹纹、菊花纹、莲花纹和灵芝纹。 牡丹纹是德化窑中最常见的纹饰之一。寓意幸福美满,富贵昌盛,被喻为富贵花。主要用于碗、盘的内心,表现的是正面开放的牡丹。花蕊简化为圆圈内加一圆点,众多花瓣围住花蕊,象征富贵吉祥。 菊花纹也是德化窑中最常见的纹饰之一。主要为缠枝菊,多用在碗、盘内、外壁,采用青花绘画的菊花纹往往大花大叶。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被古代文人赋予高雅...
青花加彩装饰的拼逗笔法 青花加彩是以双钩填色为工艺前提的,又涉及釉上和釉下两步流程,将其分解组合就可能出现四种具体笔法,即:青花双钩,青花填色,釉上彩双钩,釉上彩填色,青花双钩,釉上彩填色,釉上彩双钩,青花填色。 第四种方法必须先将青花填色烧后再釉上彩双钩,操作上有不方便性、因此我们见到的是前三种笔法。 (1)青花双钩,青花填色。 这是用单一青花完成某一纹饰...
青花加彩装饰的拼逗形式 按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的拼逗范围,有三种形式: (1) 瓷器上同一画面不同纹饰由釉下青花和釉上彩拼逗画成。 明初时,青花加彩处于初创阶段,青花和釉上彩分别画不同的独立纹饰,共同组成画面。如青花红彩海兽纹中海兽用青花绘制,海水用红彩绘制。有些则相反,海兽用红彩,海水用青花。嘉靖、万历五彩也见这种情况,有些辅助纹如莲瓣纹、蕉叶纹、卷草纹用单青花,其他纹...
青花阿拉伯文烛台·明正德 青花龙纹瓶·清康熙 收藏学堂 “一般喜欢瓷器的人,首先都要看瓷器的款识(zhì) ,就是把瓷器翻过来看看底下写的是什么。电视剧里演的买假瓷器,一翻底,下面写着俩字:西汉。都成笑话了!没东汉时,西汉人怎么知道自己是西汉。”这是《马未都说收藏》里面的段子。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里具有代表性的...
经过了永乐朝的创新和发展,宣德成为明代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这个时期政局也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天下较为富足,为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加上宣德皇帝本身喜爱艺术,擅长书画,在他的倡导下,艺术风气激荡,这对青花瓷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宣德青花瓷胎体精密细腻,胎质洁白坚硬。大件器物多是无釉白色细砂底,用手抚摸十分光滑,足边有火石红斑点。中小件器物为釉底。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
明嘉靖窑仿成化青花江崖海水应龙纹小罐《大明嘉靖年制》青花楷书款高15.8cm 鉴赏人:梁晓新(苏富比艺术学院中国前首席代表、资深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顾问) □名家鉴赏 这是一件由海外征集来的回流青花珍品,2010年我在北京的拍卖会上看到它时,立即被它的出众艺术魅力所吸引。 这件精致的青...
成化官窑青花瓷器质量明显提高,造型、胎釉及纹饰均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 成化官窑产品造型中青花大件少见,多为碗、盘、碟、杯、罐等小件产品,给人以灵巧秀美之感。胎釉洁白细腻,胎体轻薄,半透明度很高,迎光透视,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其釉质独特,白润如凝脂,给人以细腻温润之感,故前人常用“如脂似玉”形容其釉色,足见其感人之处。成化时期的这种釉色,后人仿制也十分困难。 成化官窑青花产...
图1 康熙青花人物故事瓷笔筒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香雪居刻本王骥德校注的《新校注古本西厢记》木刻插图《拷红》场景 康熙青花人物故事图瓷碗(局部) 湖南省博物馆藏 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青花人物故事瓷笔筒,高16.1厘米,口径18.3厘米,底径17.5厘米,敞口稍撇,中腰微束,底略外倾,造型优美。通体施白釉,器内光素无纹,内底有数处缩釉,器外壁绘青花人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