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俄罗斯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阿尔泰山脉发现一个据信已有4万年历史的手镯,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石制手镯。俄罗斯《第一手科学》杂志刊载的报告说,考古人员2008年在著名的“丹尼索瓦洞”挖掘出两块相连的手镯碎片。手镯为绿泥石打磨而成,宽2.7厘米,厚0.9厘米,直径估计为7厘米。一块碎片的一端有一个直径约为0.8厘米的小孔。考古学家认为,这个手镯是史前人类——丹尼索瓦人的作品,并非日常首饰,而是妇女或儿童...
5月6日,南京市民王世清向记者提供线索,称在南京一在建工地发现了几百件疑似明朝时期龙江船厂造船时所用工具、船具等遗物。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赵志刚查看遗物并到工地现场查看后表示,该工地很可能是龙江船厂遗址,龙江船厂曾与宝船厂共同为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建造过船只。 昨晚,针对该事件,南京市文广新局给予了一个《关于南京长江国际航运中心工地及其附近工地有关涉及文物保护情况的通报》。通报中称,长江国...
“千年玉韵,美成在久——山西出土玉器精品展”将于5月12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展。此次展览由广州艺术博物院与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展期从2015年5月12日至8月23日。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寄托着人们对于高尚品德、吉祥美好的期盼和追求。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文化枢纽,孕育了特殊的历史文化积...
出土的陶俑 资料照片 记者4月30日从陕西考古研究院获悉,自2008年7月开始,该院对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皇子坡村北的45座古墓进行考古发掘以来,收获颇丰,其中编号为08烟草M42和M43的两座元代中后期的墓葬,相距不足6米,形制保存完整,出土器物较丰富。特别是M42出土有墓志,有明确纪年,系元代医学教授(类似于现在的医学院院长)武敬的墓葬。它的出土,为研究西安地区元代墓葬分期和关中地区...
三国(吴),1984年安徽省马鞍山市朱然墓出土,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此盘为旋制木胎、平沿直口、浅腹平底,沿与底部各有一道鎏金铜釦,红里黑表。漆盘内的画面布局分明,盘内绘十二人,分为三层。上层为宴兵图,画面五人,其中四人跪坐宴饮。中部五人,一人对镜梳妆,二人对弈、二人驯鹰一小童侍立于旁中间画对弈图,两男子分坐两边,中间置一棋盘,前有矮足圆盘,上置食物。下层似为出游图,...
青州佛像的出土,改变了过去几十年对于佛教造像都是素面无色的认识 1996年,沉寂多年的山东省青州市一夜之间声名远播。当地在龙兴寺遗址出土的500多尊精美的佛教造像,轰动海内外,成为当年的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后又被列入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西方学者誉之为“一次改写东方艺术史的重大发现”。这批神秘的窖藏佛像成为了青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青州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
文管部门工作人员在研究出土石碑拓片 日前,邢台顺德府文庙大成殿附近出土两块古代残石碑,石碑内容涉及某家族族谱和元代邢台籍名医颜天翼,对研究本地人口迁移史和元清等时期人文等具有较高价值。 5月1日下午,记者在邢台顺德府文庙西侧,见到了斜靠在文庙石围栏上的两块新近出土石碑。其中,一块石碑长约1米、宽0.8米左右,其上清晰可见篆体“贞肃先生”字样;另一块石碑长约1.5米、宽0.8米左右,...
昨天12:00,微信网友“pp”发朋友圈:4月29日,萧山某在建工地挖出了一个清代以前的铁锚,这是钱塘江首次出土的铁锚。 4月29日,萧山市心北路的在建工地里,一名工人在用挖地机作业时发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锚,长约1.1米,重约90斤。铁锚的底部四个角缺了一个。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东西是在地下16米的地方被发现的,怀疑是文物,所以立即联系了文物部门。 昨天,萧山博物馆文保考古处工作人...
彩绘漆棺上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图像,显示出墓主人不同寻常的身份。 南阳西汉木椁墓全景 墓室内这枚高浮雕螭虎玉质印章,考古人员推测为女主人的名字。 考古人员在对漆棺进行清理保护 出土如此完整的西汉彩绘木棺,在河南考古史上属首次。 打开南阳市百里奚路M12西汉木椁墓的外椁后,呈现在眼前的完整彩绘木棺,让现场的考古专家们无比惊讶。 包裹整个棺材周身的厚厚黑...
考古人员日前首次在山东威海发现一座明代古墓,出土“万历通宝”铜钱及一个元明时期的酱秞瓶。工作人员说,这一明代墓葬为研究明代胶东地区的墓葬结构、葬俗以及信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今年3月,威海市温泉镇双寺夼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座古墓,经威海市文管办实地勘察,确认为一座古墓。文管办组织人员日前对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 古墓位于双寺夼村西北约300米处的一个小山包的前坡中部,为...
考古人员日前首次在山东威海发现一座明代古墓,出土“万历通宝”铜钱及一个元明时期的酱秞瓶。工作人员说,这一明代墓葬为研究明代胶东地区的墓葬结构、葬俗以及信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今年3月,威海市温泉镇双寺夼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座古墓,经威海市文管办实地勘察,确认为一座古墓。文管办组织人员日前对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 古墓位于双寺夼村西北约300米处的一个小山包的前坡中部,为...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阿里象泉河上游地区联合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了距今1800多年的“王侯文鸟兽纹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一发现证明了阿里地区在汉晋时期处于丝绸之路的交易区域,当时青藏高原西部地区就已通过丝绸之路与内地开展文化、商贸交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开始对二号坑进行第二次正式发掘,这是首次发掘20多年后再次进行考古。据了解,秦兵马俑坑一共有3座,一号坑最为宏大,可能是秦始皇的步兵团队。三号坑面积很小,但其地位却最高,疑似军事指挥机构。而二号坑,是一个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曲尺形地下建筑式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是多兵种混编的。兵马俑中最为神秘独特的绿脸俑,就出土于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