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6年7月,本报长征采访组来到湖南省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参观中央红军政治部、卫生部旧址。村民朱松宝悄悄告诉我们:他家有一本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册子。这让我们如获至宝。 这是一本厚厚的册子。全书32开,用钢板刻印,共约140页,每页约300字,用铜钉装订。正文字体为扁形,魏碑体,标题为楷书。 翻开泛黄的页码,我们仿佛在触摸历史。因年代久远,封面和前10余页已有些残缺。前半部分为《指导员》、《政治...
在长征中,红军实行供给制,从最高首长到普通士兵,每人每天的伙食费只有5分钱(当时钱币)。即使钱这样少,但在参与伙食管理的同志的精打细算下,每到结算时,也都会有一些节余,红军官兵把这种节余叫作“伙食尾子”。这些钱在经过士兵委员会讨论后,一般也会按照从最高首长到普通士兵一律平等的原则平均分配给大家零用。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个展柜里,摆放着3块银元和1枚铜币。其中,...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着一面红色的绸缎锦幛。锦幛长2.85米、宽0.64米,上面书写“兴盛番族”4个字,每字有0.4米见方。锦幛右端竖书“中甸归化寺存”,左下角竖书“贺龙”。这块锦幛是当年红军长征中由贺龙赠送给藏族中甸归化寺的,它凝结着红军官兵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谊,也见证了汉藏团结的一段历史佳话。 中甸位于滇西...
望远镜是指挥员行军布阵、指挥打仗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内,摆放着一副徐向前在长征中使用过的6×30双筒军用望远镜。 这副望远镜是徐向前于1932年3月至5月指挥红四方面军取得苏家埠大捷后缴获的战利品,镜体为黄铜,表面饰皮革,制作精美,可用右目镜中的位分划进行简单的距离测量。徐向前十分喜欢,就将它留在了身边。长征途中,它一直是徐向前的“千里眼R...
毛主席的唯一持枪照 毛主席用过的56式半自动步枪 “那个时候,当训练尖子光荣啊!”当年,济南军区某部战士宋世哲,40秒内射出40发子弹,命中40块钢靶,其间还4次压弹。观看比武的毛泽东主席高兴地说:“把神枪手的枪拿来看看!”于是,就有了毛泽东举枪瞄准的经典一瞬。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 毛泽东一生指挥过千军...
27日,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理事长王水衷先生,专程从台北飞至武汉,将珍藏多年的三件辛亥革命文物亲手交到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和晓曦手中,他希望这三件物品能在明年开馆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展出,以此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三件文物包括王宠惠书法镜片一张,长67厘米,宽32厘米,上面录有南宋爱国诗人戴复古所作的《江村晚眺》,上款为“学立先生雅属”,题款为“王宠惠&r...
德国制造的7.63毫米短管警用型毛瑟自动手枪,枪号592032,结构与M1896式毛瑟手枪相同。枪管长97毫米,比标准管短35毫米。有6条右旋膛线,弹仓容弹量10发。因为装弹量多,而且短小便于携带,朱总司令经常把它带在身上。 1927年7月中旬,朱德奉中共中央的命令从武汉前往南昌,为发动武装暴动做准备。此时,朱德随身佩带的就是这支毛瑟手枪。1927年8月1日凌晨,朱德手持这支毛瑟手枪,和周恩来、...
编者按:朱瑞将军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为人民解放军炮兵的建设奠定了基础。1948年10月1日,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战斗中牺牲。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副鹿皮手套是朱瑞将军生前的心爱之物,是他们在牡丹江机场缴获的日本战利品。当时的军装都是棉布的,容易起皱,朱瑞将军就喜欢在布军装外套上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就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和前线指挥参谋长,随八路军总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42年5月,日军急速调集3万余兵力,向太行区进行代号为“铁壁合围”的大“扫荡”,企图围剿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 5月25日,日军突然发起了攻击。由于敌情紧急,彭德怀下令:北方局和总部由左权率领向北突围。而左权则提出,他是前线作战参谋长,应由他留守,掩护...
马占山的名字和抗日事迹在海内外华侨中广为流传,各华侨团体纷纷捐钱捐物,支援抗日前线将士奋勇杀敌。 上海福昌烟公司也抓住抗战机遇,积极宣传抗战精神,保家卫国,支援前方将士,专门生产以马占山将军率部抗日的人名字为香烟牌号“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上市,并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说“爱国民众已一致改吸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为民族争光”。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广告画、宣传词中头一...
这把大刀在众多展品中非常抢眼。68年过去了,它依然泛着银白色光芒,显示着刀的锋利无比与主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大刀的主人杨云峰是“七七”事变中驻守卢沟桥和宛平城的29军的一名排长。 卢沟桥的枪声和刀光,标志着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战斗的号角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卢沟桥事变3天后,远在上海的作曲家麦新根据29军大刀队的事迹创作出著名的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曲子的手稿也被展陈...
这个深棕色的大号公文包,是抗战馆的工作人员用红缎包着,6月初刚把它运回北京的。它是东北抗联第3路军总指挥李兆麟的遗物,包的夹层里经常装着重要文件,随着李兆麟转战在白山黑水。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多次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的声明,号召全国人民组织抗日武装。1933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十余支抗日游击队合编为三路东北人民革命军。革命军的领导者都是赫赫有名的抗...
钢笔,记录了南满岁月的抗日足迹 战争年代,“手枪、金笔、计时表”被誉为革命军中“三件宝”。而杨靖宇是“文化人”,所以,钢笔自然是必备用品。他在哈尔滨从事地下工作时就有钢笔,到南满巡视时也是随身携带的。1933年12月2日,杨靖宇给中共满洲省委的报告是用钢笔写的,署名乃超。可能有人会说,杨靖宇在1936年8月12日,写给法国《...
居住在盘锦市兴隆台区的雷雨田老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其珍藏达半个世纪的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杨靖宇将军赠送给其父亲的一双乌木筷子。记者见到这是一双长23厘米,带有斜木花纹的乌木筷子。虽然时隔多年,但是并没有破旧的痕迹。 雷雨田老人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叫雷凤阁,原本在辽宁桓仁县的一个山村教书,在1934年2月到1938年1月期间,杨靖宇率领抗联战士在南满桓仁山区打击日本鬼子,二人又相识到相知,进而往来密切...
1942年4月14日,西线英帝国缅甸军步兵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将军奉罗卓英之命,派一一三团星夜驰援,刘放吾团长16日下午四时率部赶到巧克伯当。英缅甸军司令史莱姆将军17日亲往会晤,命令该团乘汽车至平墙河地区会同安提司准将之战车,攻击并消灭平墙河北岸约两英里公路两侧之敌。18日凌晨113团会同安提司准将之战车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