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纪念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五周年,3月27日,国家文物局主办、《文明》杂志社和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文化遗产与文明交流互鉴”纪念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围绕更好发挥文化遗产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积极作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交流研讨,凝聚共识。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图为展览现场。钟欣摄 当地时间3月25日18时30分,由四川省文物局、罗马市文化遗产监管局联合主办,罗马图拉真市场及帝国广场博物馆承办的“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正式开幕。 图为展览现场。钟欣 摄 本次展览为期7个月,荟萃了来自四川省内8家文博单位的145件/套文物精品(含5件禁止出境的文物复制品),其中包括三星堆、金沙遗址、新都马家大墓...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时隔5年后再次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2014年3月27日,法国巴黎,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关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著名演讲。5年后的今天,重温这篇关系全人类前途命运的光辉文献,将有益于引领我们更好地看清世界、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习近平主席在那篇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交流互鉴源远流长,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繁荣发展留下无数佳话。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进入新时期,从北京到罗马,从太平洋到地中海,乘“一带一路”春风,古丝绸之路东西两端的文明交流互鉴再发新枝、再放异彩。 文明交流新篇章 “在釉彩鲜艳的陶瓷中,绘着天真的象征——蓝花。”19世纪的法国大文豪雨果这样描绘来自东...
焦家遗址出土的玉器 西汉陶击鼓俑。危山兵马俑坑出土 西汉鎏金青铜当卢 洛庄汉墓出土 清代《玉函山房辑佚书》木刻雕版 济南章丘是山东地区文化发展脉络最清晰的古文化中心之一。早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早期,章丘先民们就在此繁衍生息,数千年来文明薪火相传,形成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乃至商周先秦文化、汉文化序列。走进章丘区博...
24日,清华大学发布官方消息,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因病于2019年2月24日零点11分去世,享年86岁。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的一位学者感叹,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建立了甲骨文“两系说”的分期理论、发展了“非王卜辞”研究的李学勤先生却走了。 李学勤是当代学者中极少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是著名的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专家,对于甲骨...
图为北京观象台。 图为夏至致日图。 图为曾侯乙墓二十八宿漆箱盖面星象图。 图为考古学家复原的山西陶寺遗址的古观象台。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留弃的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然而就一部真实的历史而言,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显然极不完整。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
刘国祥研究员展示介绍《红山文化研究》学术专著。孙自法摄 “红山文明形成于红山文化晚期晚段,距今5300-5000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一元”“红山文化晚期玉器的雕琢和使用,形成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玉礼制形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红山文化时期已出现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的天地崇拜、祖先崇拜、龙图腾崇拜”…… 致力于红山文化考古发掘研究、出版蜚声海内外学术专著《红山文化...
日前,安徽省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下发《关于命名2017年度省青年文明号、省青年文明号标兵和省青年文明号先进工作者的决定》,亳州市博物馆荣膺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做好日常的参观接待和公共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和把握博物馆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尤其在社会教育方面获得了社会各届广泛好评,组织开展趣味生动的“博物馆欢乐奇妙夜”“流动博物馆”等众...
杭城的朋友今年新年去哪里?来浙博和古埃及文明一起跨年成为时髦的话题。“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作为浙博跨年展,春节期间,每天观众破3000人次,更是有一批可爱的志愿者坚守岗位,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做义务讲解,带来一场充满异域风情的文化盛宴。 新年新欢喜,每个志愿者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微笑,迎接四面八方的观众。火爆的展览,有趣的讲解,特展展厅里人潮涌动。讲解志愿者们被向往知识的观众团团围住,...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沪苏浙皖之间的联系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人们却可曾知晓,早在五千年前,这片土地就是文明高地,孕育出华夏版图上光彩夺目的区域型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掷地有声的实证。并且,随着考古的持续推进,良渚文化还在不断刷新人们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距今5300年至4300年。大多数人对于它的印象,或许停...
由中国美术馆和黑龙江省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展于1月26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展出来自中国美术馆和黑龙江省美术馆的馆藏版画作品约200件。以“文明互鉴”为主题,分“多元图景”“卢浮拾珍”“复兴经典”“英伦视域”“浮世物语”五个部分,透析这些版画作品中所关注的人文主义和文化主题,通过艺术形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唤,借鉴不同文明的经验,共创美好世界。 ...
烟台海军学堂师生合影 清乾隆雕蟠龙御题玉瓶 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fú)区繁华的中心文化广场最西端,一座主从陪衬的四方建筑格外引人注目,中间的主体建筑上书“烟台市博物馆”,由郭沫若题写。 烟台市博物馆1958年创建,最早设在烟台福建会馆内,后与烟台市展览馆合并。2011年新馆启用,以新馆为依托的主馆和以福建会馆为依托的民俗馆成为烟台市博物馆的两大展区。目前,烟台市博物馆馆藏...
展厅一角 1月22日,浙江省博物馆开年大展“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在浙博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开展。展览通过来自意大利多家博物馆的180件文物搭建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带领观众探秘古埃及文明。 展览分“尼罗河的赠礼”“众神传说”“复活的密码”“生活在尼罗河与绿洲之中”“永生传说”五个部分,通过展示古埃及的王朝更迭、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社会生活、丧葬文化等各个方面,勾勒数千年前尼罗河两岸...
青铜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往往因为文献和材料的缺乏而被忽视,但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古代安纳托利亚文明研究的深入,东西方早期文明交流的图景得以逐渐显现。安纳托利亚半岛(大致相当于今土耳其共和国的领土)是欧亚大陆交通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它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的“前沿阵地”,在古代丝绸之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安纳托利亚青铜文明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本土的哈梯文明。公元前2500年左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