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慧心传承技艺 妙手接续文明 ——国家艺术基金“民族传统技艺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侧记 中国丝绸博物馆修复技术部主任汪自强在讲授书画包天地杆 6月30日,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民族传统技艺(书画装裱、古籍修复方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结束了集中培训课程。来自重庆、四川、内蒙古、河北、山东、浙江等15个省份的50名学员将在接...
石家河遗址 在刚刚评选出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考古项目的代表成功入围。评审专家认为,近年来石家河发掘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使人们对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有了新的认识。作为距今5000年至4000年千余年间长江中游地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最高文明代表,它的各种新探索、新发现对于中华文明探源的意义不言而喻。 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已经陆续进行了60多年。...
会议现场图。童轩摄 中新网铜仁7月8日电 (周燕玲)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8日在此间举行。 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的分论坛之一,以“心灵环保·世界和谐”为主题,已连续举办五届。本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云集铜仁,围绕梵净山弥勒文化的当代价值、梵净山佛教文化建设,梵净山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 梵净山,...
2018年3月底,明代罕见手书金经《张掖金经》亮相张掖大佛寺。(资料图)杨艳敏摄 中新网兰州7月8日电 (钟欣)7日至8日,“传统文化与丝路文明”学术研讨会暨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2018年年会在甘肃张掖召开,专家学者围绕丝绸之路文明的主题,展开一系列学术讲座、学术对话、教学研讨等活动。 临泽县地处“古丝绸之路”—甘肃河西走廊中部。会上,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王进玉解读了临泽出土的匈奴人的青...
英国BBC著名纪录片《文明的轨迹》近日播出重拍版。在最近的第一集中,来自中国四川的三星堆文物亮相两分钟。神秘的青铜面具、青铜人像等文物,未来将与古埃及、玛雅文明等一起,共同揭示世界文明的进程以及灿烂多元。 据介绍,《文明的轨迹》诞生于1969年,是BBC第一部艺术纪录片。2015年底,BBC宣布重拍经典。与原作品把西方视觉艺术作为主要讨论内容,拍摄地也集中在西欧所不同的是,此次《文明的轨迹》在制...
“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亮相故宫博物院午门和西雁翅楼展厅。展览呈现了来自阿勒萨尼收藏的270余件珠宝杰作和280余件稀世珍品,将持续至6月18日。 印度珠宝 展览共分为两部分。在印度高级珠宝展部分,带来了一系列印度珠宝艺术的巅峰之作,总计270余件(组),呈现了从莫卧儿王朝直至现代的印度珠宝艺术。本部分展品中引人注目的藏品众多,其中不乏富有历史意义的皇室珍宝配饰,以及卡地亚等欧...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水不仅保障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的形态、生存样式、历史发展走向以及文明的提升,往往都与水有直接关系,因此水是打开认识人类历史之门的一把钥匙。对水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关系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构建对水的认知与价值观,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以应对全球水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本期三篇文章分...
印度河是流经中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三国的南亚大河。印度河文明,又称哈拉帕文明,是南亚次大陆唯一的原生文明,其鼎盛期约始于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900年左右走向衰落,公元前1750年前后消失。印度河文明的主要范围在巴基斯坦境内旁遮普地区的五河平原,是比较发达的青铜文明,覆盖地域达130万平方公里,远远超出同时期的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面积。该文明长期沉睡地下,不为人知,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
故乡是什么? 也许是,无论我身在何方,这块土地都会与我的内心深处有深深的“连接”。 良渚人梅娇寅亦是,5岁开始学习舞蹈,从良渚出发,走出国门,心里念念不忘的始终是故乡。日前,身为杭州师范大学老师的她在学校和良渚遗址周边社区发起“舞态良渚”社区舞蹈教育公益活动助力良渚申遗,一个星期就有100多人积极响应,经过2个月学习,6月3日,这群原住民在良渚古城遗址的王城中央小莫角山的高台上...
“博物馆的历史”专题展中的展品 作为2018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重要板块,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人民政府、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国际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日前在南京市博物馆举行。此次论坛以“博物馆,涵养现代城市文明”为主论坛议题,以“博物馆的历史”“新时代的博物馆学”和“艺术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分论坛议题,邀请了中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历时近一年改造完毕,半个月来,新基本陈列以其恢弘大气的风格、紧扣时代的特色、创新展陈的形式、尊重个体的理念赢得了广泛赞誉。 有人说“在这里我们读懂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灿若星河,如何汇聚一壶色香味?看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强跃如何屡出奇招。 记者:陕历博基本陈列历时近一年改造完毕,新展览更注重陕西文物哪些方面的展示,这样做想突出什么? ...
资料图 据法国《20分钟报》5月30日报道,一队比利时研究人员在秘鲁的印加文明遗址帕查卡马克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这具木乃伊至今可能已有1000年的历史。 研究人员找到这具木乃伊时,其呈胎儿式的蜷缩姿势。木乃伊与包裹物四周环绕祭品及织物,被埋葬在一处岩石洞穴中。 报道称,该发现的特殊之处在于这具木乃伊的“年龄”及其非同寻常的保存状态。考古学家彼得?恩刻豪特(Peter Ee...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发布会现场。新华社发 提起中国,人们总会说“上下五千年”,但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究竟是如何起源的?是否有5000年之久?今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 (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指出,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众多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考古实证中,就有山西襄...
在探源研究众多的遗址中,安徽凌家滩遗址在年代上相对要早,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凌家滩位于最早的节点之一。它的玉器制作工艺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峰,一条2000多米长的宽大壕沟,将生活区和墓葬区分割开来,反映了先民的“规划智慧”。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凌家滩遗址,进一步了解早期中华文明。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自然村,自1987年发掘以来,已经出土大量...
4月3日,陕西神木。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山梁上的石峁遗址,是目前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供图/东方IC 5000年前的中国什么样?昨天,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发布最新成果:在距今5000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进入“古国时代”。据此发现,我国的历史教科书也将修改。 “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