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代雍正一朝,虽仅存13年,但制瓷工艺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器型之美,可与纤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相提并论,在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方面均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其大器不显厚重,小器隽巧玲珑。不论是器型的比例关系,还是线条、画工,都有很高标准。康熙时期初创的一些品种,如粉彩、墨彩、斗彩和釉里红等,此时又有新面貌。而仿古各名窑及仿明代宣德、成化之器品种更加繁多,尤其是雍正青花在青花器中以仿古著称。总...
清雍正 粉彩二乔人物故事盘 三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历史段落之一,塑造了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经典故事,不仅有世人传颂的“桃园三杰”、诸葛孔明等英雄人物故事,“江东二乔”的美艳同样撩人思绪,引人遐想。 史料记载,东汉建安四年(199),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周瑜的协助下,一举攻克皖城。而乔公和他的两位国色天香的女儿当时正住在皖城东郊。孙策慕名前往求亲,...
图1 图2 图3 图4 清代雍正时期,民窑瓷器上出现了一种类似“太阳”的纹样(图1、图2),值得关注。这种纹样以中心一个圆球表示太阳,圆球周围放射状线条象征阳光和热能的发散,符合古人想象中的太阳形象。将太阳作为纹样主体,无论是明代还是清早期的瓷器上似乎都没有先例。雍正时出现“太阳”纹,应有其特定的原因。 经查考,瓷器上“太阳”纹的出...
耿宝昌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说,康熙时期,“鱼缸中有器壁较浅似木盆的,称之为‘鱼浅’,绘有五彩加金荷莲纹。此器型自康熙时初创,延续至晚清。雍正、乾隆时的,喜施以木纹釉,绘出盆箍装饰,酷似木盆。” 耿宝昌称之为“鱼浅”并“酷似木盆”的鱼缸,亦即本图之样式。笔者发现,许多藏家,还有一些文物店,包括拍卖行,并不了解此种款式之功用,往往以“盆”称之。因为这种形制很像南方民间所用的木制脚盆,确实很难...
有关木理纹器,汪庆正在其主编的《简明陶瓷词典》中云:“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景德镇官窑以红、黑两种不同的釉色绘成木理纹,有的还作藤条紧固装饰,制作十分逼真,远看乍望俨若木制器皿。常见器物有笔筒、笔搁等小件,也有大型的仿木桶。并有以木纹釉作座子配粉彩、茶叶末等花盆、瓶、缸等器物。” 由上可知,这类木理纹釉的雍乾之物,通常是些小件器,而且,多属官窑器。此件木理纹釉作品,口径39厘米,底署“大清雍正...
赵弘夔请安折 雍正皇帝读书图(清) 雍正皇帝批复的请安折 康熙皇帝半身像屏(清) 请安折与折匣 康熙皇帝南巡图(局部) 近日,一位台湾网友总结的“垃圾奏折”在公号走红,几位写折子的大臣都貌似成了专讲废话的缺心眼儿。事实上,这不过是新媒体包装之后有意造成的“误会”和话题罢了,被奏折逗笑之后,有很多知识点可以了解一下。 什么是奏折? 公题私奏、专匣上书 ...
清乾隆30年(1730) 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 澳门中信2011春拍 成交价:230,000,000HKD 最近网上盛传一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的比较,并分别以“淡雅隽永”和“繁缛堆砌”来概括雍乾两朝瓷器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味,更有甚者将乾隆瓷器冠以“农家乐审美”之名,并与乾隆喜好在书画古器上题字吟印一并列为罪状,一时间似乎吐槽乾隆的审美成为了一种时尚。乍眼一看,列举的雍正瓷器确实比乾隆时期淡...
清乾隆30年(1730) 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 最近网上盛传一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的比较,并分别以“淡雅隽永”和“繁缛堆砌”来概括雍乾两朝瓷器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味,更有甚者将乾隆瓷器冠以“农家乐审美”之名,并与乾隆喜好在书画古器上题字吟印一并列为罪状,一时间似乎吐槽乾隆的审美成为了一种时尚。乍眼一看,列举的雍正瓷器确实比乾隆时期淡雅很多,而且各大博物馆展出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均表现出各自强烈...
此件梅瓶高46.3厘米。所绘龙凤呈祥纹,穿梭缠枝牡丹之间;龙首与奇珍异草双双呼应,身躯弧曲,又与蔓枝延茎共鸣,尤为悦目。该器在2017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274万港元成交。
此件花盆形制为六瓣葵花形,侈口出沿,器身、圈足皆随形而生,通体施茶叶末釉,圆足无釉,盆底署“雍正年制”篆书款。盆托亦折沿,圈足,底亦署“雍正年制”款。在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拍会上该器以322万元成交。
清代雍正朝瓷器精华内敛,颇具风骨,既有别于康熙窑的粗犷大气,又有别于乾隆窑的精工巧思。雍正仿古瓷代表了此一时期制瓷的最高水平,成化瓷器秀雅清逸。本文所要介绍的这只清雍正斗彩梅妻鹤子图纹杯即为其中一例。 此杯直径7.6、高4.5厘米,造型秀巧精湛,口部略侈,腹部斜收,下承圈足。胎体轻薄,釉质凝润,外壁以斗彩绘梅妻鹤子图,西湖孤山,奇石碧岸,高士悠然,倚靠梅树,仙鹤做伴,一派贤人隐士之境,以梅为...
清雍正仿成化青花 淡描团菊纹杯:菊纹杯直径7.4厘米,侈口深腹,胎薄体轻,成型规整,毫不变形。杯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色纯净洁白。外壁以青花淡描团菊纹,团菊之间填以折枝花卉。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嘉德四季第51期拍卖,该器以101.2万元成交。 清雍正仿成化青花 淡描团菊纹杯鉴赏
雍正通宝是在于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铸造,是继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雍正通宝属于清五帝钱的一部分,有辟邪的功效。雍正通宝的钱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奠定了清朝此后一百八十余年的钱文风格。是清代钱币中相对数量最少、版式最简的一种制钱,但是由于其规范、精整,直径较大,做工精美,文字规整统一,故深受收藏者喜爱。 雍正通宝 雍正通宝有宝泉、宝源、宝河、宝安、宝昌、宝浙、宝福、...
清雍正二年(1724) 高6.1厘米 口径33.8厘米 足径25厘米 粉彩是雍正时期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在康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因吸收了珐琅彩的制作工艺,在彩料中加入了铅粉并施玻璃白,而烧成的釉上彩瓷。画法上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没骨法,突出了画面纹饰的阴阳和浓淡,立体感极强。比五彩更加娇艳、淡雅、柔和,又称为“软彩”。 馆藏清雍正粉彩荷莲纹盘,高6.1厘米、口径33.8厘米、足径...
清 纵52.5厘米横242厘米 1921年教育部拨交清内阁大库档案。 雍正七年(1729)二月,雍正帝以噶尔丹策凌收留青海叛首罗卜藏丹津,不肯送交清廷为由,决定发兵征讨准噶尔。三月,任命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分从北路和西路进驻阿尔泰和巴里坤。雍正十年(1732)正月噶尔丹策凌率众从乌鲁木齐扰掠哈密,岳钟琪命总兵曹勷迎战,副将军石云倬断其归路。曹勷败敌,而石云倬动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