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崇尚“士”文化,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士”文化的成熟,在绘画尤其是人物画方面的突出体现,就是高士绘画的形成。所谓高士,盖指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多指隐居山野田园之雅士。在读书求仕的时代,高士的归隐与逸致,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高士题材历来也是中国画家所青睐的创作内容之一,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对近...
山西博物院此间举行的“长城文化展”上,一幅绘于1600多年前的《驿使图》引起外界关注。 “《驿使图》绘于公元3世纪前后,它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驿的国家之一。”“长城文化展”策展人、山西博物院工作人员赵凡奇说。 《驿使图》为1973年嘉峪关魏晋5号壁画墓出土,长26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甘肃省博物馆藏,此次展出为复制品。绘制者寥寥数笔,画风简洁,却传神刻画出驿使跃马疾驰的画面...
故宫博物院南北朝云虎纹玉璜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起,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玉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抑制。尤其是曹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致使葬玉一落千丈,仅为趋向写实而又简括的玉豚、玉蝉之类的玉雕,在有限的范围内流行。此时佛教乘战火烽起、生灵涂炭之机,深入民间,扩大影响,促使玉工艺转向新领域,以和田玉雕造 佛像或引进玉佛,在民间以曲阳白石和黄花石替代和田玉造“玉佛”供养。 总而言之...
如今一提到“嵇康”,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世说新语》中塑造的“竹林七贤”形象,而最令人深刻的莫过于《雅量篇》中嵇康“临刑东市”的记载: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世说新语》中对嵇康之死的描写绘声绘色,感人至深,甚至还补充了司马昭杀嵇康后觉得后悔的细节,让人...
近期,从酒泉肃州区了解到,肃州区文物局在湿地景观大道施工现场,发现并清理了3座魏晋时期的古墓,截至目前古墓已全部清理完毕。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琥珀饰件等 发掘现场 据文物工作人员介绍,3座墓葬均为砖室三室墓葬,其中有2座前室中镶嵌有壁画砖,据此分析,这些墓葬是魏晋时期的古墓。肃州区将根据发掘清理工作情况,研究制订保护方案,开展后续文物和墓室的保护工作。 肃州区果园镇和相邻的...
从酒泉肃州区了解到,肃州区文物局在湿地景观大道施工现场,发现并清理了3座魏晋时期的古墓,截至目前古墓已全部清理完毕。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琥珀饰件等, 发掘现场 据文物工作人员介绍,3座墓葬均为砖室三室墓葬,其中有2座前室中镶嵌有壁画砖,据此分析,这些墓葬是魏晋时期的古墓。肃州区将根据发掘清理工作情况,研究制订保护方案,开展后续文物和墓室的保护工作。 肃州区果园镇和相邻的嘉峪...
7号墓 一女抱婴 5号墓 庖厨 3号墓 出行图 4号墓 犊车 引言 那分明是另外一个世界,那是我们一直力图寻找和抵达的世界。看见它们,我们不再埋怨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丢失的太多。 从狭窄的甬道进入,黑暗愈加密集,逼仄的台阶愈加深邃和神秘,在那重重叠叠、突然降落的雕塑和画幅中,你仿佛是其中的一部分,小小的一部分,只是单纯的色彩或者线条。它们...
作者简介: 贺昌群(1903—1973年),字藏云,四川省马边县人。早年考取上海沪江大学,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曾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大公报·图书副刊》主编、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等。 贺昌群学贯中西,兼治文史,在宋元戏曲、中西交通史、敦煌学、简帛学、汉唐历史与魏晋玄学等诸多领域造诣尤深,成就卓著。他的主要著作有《元曲概论》、《魏晋清谈思想初论》、《论两汉土地占...
说三国不提魏晋,提魏晋再无三国,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但是最为辉煌闪烁的应当是一些谋臣武将们。文学,在那个纷争四起的三国年代,是被完全淡化的。 三国末期,鼎立局面彻底被打破,魏晋统一全国,老百姓终于迎来了相对平稳生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文学开始复苏,到了中后期,更是涌现出了大批的文学奇才,历史上给了他们一个十分响亮的称呼——竹林七贤。 而在这一批人当中,最有名的当数以下几个...
记者19日从酒泉肃州区了解到,肃州区文物局在湿地景观大道施工现场,发现并清理了3座魏晋时期的古墓,截至目前古墓已全部清理完毕。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琥珀饰件等. 据文物工作人员介绍,3座墓葬均为砖室三室墓葬,其中有2座前室中镶嵌有壁画砖,据此分析,这些墓葬是魏晋时期的古墓。肃州区将根据发掘清理工作情况,研究制订保护方案,开展后续文物和墓室的保护工作。 肃州区果园镇和相邻的嘉...
记者19日从酒泉肃州区了解到,肃州区文物局在湿地景观大道施工现场,发现并清理了3座魏晋时期的古墓,截至目前古墓已全部清理完毕。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琥珀饰件等。 据文物工作人员介绍,3座墓葬均为砖室三室墓葬,其中有2座前室中镶嵌有壁画砖,据此分析,这些墓葬是魏晋时期的古墓。肃州区将根据发掘清理工作情况,研究制订保护方案,开展后续文物和墓室的保护工作。 肃州区果园镇和相邻的嘉...
我国青瓷自东汉成熟以来,瓷器制造业已融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呈现蒸蒸日上的景象,成为东方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魏晋六朝时期青瓷制造已进入重要历史发展时期。所谓魏晋六朝,一般是指三国 魏、蜀、吴 、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对于考古界来说,六朝青瓷则是泛指三国吴、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以南地区,以越窑、欧窑、洪州窑、婺州窑、岳州窑等窑系生产的青瓷制品。在这一时期青瓷生产中,反映社会生活和以人文图腾为...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于凯,原题:魏晋南北朝为啥被称为“乱世”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黑暗的“乱世”。在此期间,连绵不绝的军阀混战和地方割据,持续不断的族群侵并、政权倾覆,频繁的人口迁徙和灾难;只有西晋短短36年,勉强算是名义上的“统一”,但其内部冲突和争斗亦极为惨烈。长达400余年的时间里,多重矛盾交错并织,形成了一个巨大而持久的“历史漩涡”,素为治史者所慨叹。 从大历史的...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男服服饰: 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 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天子用刺绣文,公卿用织成文。 ...
礼仪性的玉器 (所谓“瑞玉” )较前减少,组成佩饰的各种佩玉在种类上趋于简化,用于丧葬的玉器显著增加,玉制的日用品和装饰品也有较大的发展。在雕琢工艺方面,圆雕、高浮雕、透雕的玉器和镶玉器物较前增多。纹饰的风格由以抽象为主转向以写实为主,一些像生类玉器也有了现实感和生命力,形神能巧妙地结合于一体,这些都为先秦玉器所不及。汉代基本采用西周的礼仪,只是在部分细节改变,尤其是在佩的方面,一直沿用西周,秦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