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悉,香港一年一度的园林盛事2019年香港花卉展览3月15日至24日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行,20个国家的107个机构参加了今年香港花展,中国茶叶博物馆代表杭州参加了此次花卉展览。 花展以“大红花说愿”为主题,以大红花(朱槿)为主题花卉。展出约42万株花卉,维多利亚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花花世界”。 中国茶叶博物馆参展作品《茶都人家》,是江南风格的园林造景作品。作品以茶乡人家的庭院为主体,...
这只明正统—天顺时期青花缠枝花卉矮罐(见图),高13.9、口径10.5、底径11.5厘米;涩底微凹,白胎上有浅显的旋坯痕, 局部有粘沙。白釉闪灰青,釉面滋润,密布大小纹片。青花呈灰蓝色,青花料色泽浓重处抚之有下凹感。 胎釉结合处有橘红色的火石红,色带仅一线之宽,其余露胎部位的火石红十 分浅淡,在若有若无之间。这类火石红现象,为明代景德镇窑瓷器底胎上最多见的表现形态。它的特点是:胎与釉的交汇处...
在古装网红剧《芈月传》《甄嬛传》中,都能见到有女子戴有一种叫做步摇的饰物,当她们轻移莲步时,能见其随之摇动。顾名思义,步摇就是行步时动摇的意思。按功能来看,它就是顶部挂有珠玉垂饰的簪或钗,其在固定女子发髻的同时,更起到装饰的功能。步摇的起源较为悠久,汉代即有,据说其雏形产生于西域地区,后为历朝历代上层贵族妇女所青睐,民间多有效仿,深得社会各阶层女子喜爱。步摇材质珍贵,往往以金银为材质,点缀翡翠、玛...
广府藏珍 梁基永(广东文献学者) 近日在香港,获观已故一位老藏家的藏品,其中不少广东籍名家书画,虽然没有大名头,小品也颇多可观,其中一件梁于渭花卉四屏引起我的兴趣。 梁于渭以山水著称,花卉只是偶尔写写折枝小品等,这幅也不例外,有趣的是他题在上面的一件轶事: 宋元花卉手卷真迹最佳,顺帝北归朔漠,多藏穹庐。冬杪来朝,每携示。客曾得见之,偶临大意,原卷无名,以明贤题记为识耳。 ...
2018年6月26日晚,上海敬华2018春拍在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正式举槌,首次推出的中国书画夜场《象外》共呈现44件拍品。其中,Lot808吴昌硕《四季花卉》以10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以1150万元成交。 LOT 808 吴昌硕(1844-1927) 四季花卉 设色纸本 四条屏 133×32 cm.×4 说明:熊式一旧藏。 落槌价:1000万元 成交价:1150万元 本件吴昌硕...
如图所示这件清代德化窑青花锦地开光花卉纹盘,宽板沿、弧壁、平底,足墙内斜。胎骨洁白呈糯米质,釉面晶莹肥厚,釉色白中闪青,青花花色淡雅泛灰,盘内底中央采用双勾平涂画法绘折枝花卉和一朵小菊花,周围连续十段弧形纹,内布鱼鳞锦,口沿内壁二十开光,每开光分别装饰折枝花卉与鱼鳞锦、万字及杂宝图案,互相对称列置。 这件青花锦地开光花卉纹盘在外销瓷中被称为“克拉克瓷”,日本学者称之为“芙蓉手”,此类开光花卉...
中国瓷器往往饰以变化多端的花卉图案,早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之上,便有花纹可辨。而宋代(960-1279)起,花卉更成为最流行的装饰主题。代表作当数十八世纪的釉瓷,大多缀有花卉和蝴蝶的图案,不仅赏心悦目,更是充满寓意。 清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耳葫芦尊一对六字篆书款,高23公分。此拍品于2017年5月9日在佳士得伦敦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中以14,725,000英镑成交。 牡丹与海棠花 ...
白地套蓝玻璃缠枝花卉纹朝冠耳炉,通高18.2cm,口径15cm。清宫旧藏。 炉身圆形,盘口,短颈,鼓腹,朝冠耳,兽蹄形足,内附铜胆。炉体为有模吹制,足与耳为模铸,有铆榫再经粘接而成。炉体以白色玻璃制成,套半透明蓝色玻璃碾琢出花纹。口沿琢饰回纹,颈饰蔓草纹,腹部环饰缠枝花卉纹一周,其中盛开的三朵大花分别与三足的位置相对应,足阴刻卷云纹。口沿一侧阴刻楷书“乾隆年制”横行四字款。 清代宫中重...
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始烧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据说开始时是作为陪葬的明器,以后又作寝具和诊脉之用。宋代,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不仅器形较前代有所增大,而且装饰技法也突飞猛进,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对此,《清高宗御制咏瓷诗》咏宋代瓷枕曰:“修内当时秘,千年制朴淳。通身辞火气,彻体蕴精神。木以阳城重,玉非荆国珍。不须更鼓响,防值碎...
清 陈设品 高8.9厘米 口径10.2厘米 足径9.6厘米 碗呈委角六方形,撇口,斜直壁,圈足。外壁粉彩绘折枝花卉纹。外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雍正时期,粉彩器已成为彩瓷的主流产品,造型多样,装饰纹样丰富,绘制精湛。雍正粉彩装饰图案常见山水、人物、花草、虫蝶纹等。施彩柔丽,构图疏雅简洁,纹饰具有纤细的柔态,用笔工细,画风深受恽南田没骨法的影响,达到了“花...
明 高7.3、口径40.7、底径26.3厘米 1981年章立凡先生 捐赠 折沿,圆腹,圈足。盘心及内外壁皆绘缠枝花卉,内口沿饰海水浪花纹;底面无釉,手感滑润,呈火石红。青花用苏尼勃青料,色彩不匀,有结晶斑,釉面肥润光洁有桔皮纹,为明代永乐所产精品。(杨桂梅)
元 高26.9、口径6.8、足径8.2厘米 1982年卜瑞平先生 捐赠 侈口,细长颈,垂圆腹,圈足。器身彩绘褐花,以弦纹隔成两个纹饰带,上下各绘三朵位置相对错开的写意花卉;腹部近底处露胎,胎色青灰有杂质,底足无釉,瓶口有修整过的痕迹。该器是元代磁州窑烧制的一种大众化的实用器。 (杨桂梅)
四季花卉(国画) 133.2×31厘米×4 虚谷 清代 中国美术馆藏 虚谷(1824-1896),晚清“海派”画家,与任伯年并称。俗姓朱,名怀仁,早年曾参军,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后出家为僧。僧名虚白,字虚谷。祖籍新安(今安徽歙县),寓居广陵(今江苏扬州)。能画山水,长于画肖像,尤其擅长画花鸟动物。 虚谷的《四季花卉》由四幅小立轴组成,构成四条屏的形式。条屏在清代十分流行,是一种介于...
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14日至21日在北京四季酒店开槌。据悉,此次春拍将重磅推出吴冠中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静物作品《花卉》。 据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吴冠中已逐渐形成自己的油画风格。这一时期,他仍然在西方绘画的写生技巧和中国画的写意性之间进行探索,但作品偏于写实。而此幅《花卉》无疑具有这一阶段的典型风格。 在这幅《花卉》中,吴冠中并未强调明暗和冷暖的对比关系,花枝...
如图这种瓷盘在各地古玩市场经常见到,一向不被卖家和买家看重,谓之“大路货”。但有一点引起笔者关注,那就是盘上所绘纹饰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笔者费尽思量,陆续买了几只以探究竟。 据有关资料介绍,此类盘为青花线描花卉纹盘,清朝嘉庆年间景德镇民窑始烧。这种盘子圈足内均无釉而露胎。如图1,器型规整,胎质洁白细腻,施釉稀薄,釉面泛青缺乏光润;青花呈色正蓝、明快、沉着、无晕散,为典型的“珠明料”;纹饰清晰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