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白釉剔花花卉纹枕,宋,高11cm,面横25cm,面纵22cm,底横21cm,底纵16cm. 枕呈腰圆形,施釉至近底处。枕面出一窄沿,前部微低,后部略高,以利于头部枕卧。枕面剔刻出四花一叶,呈钱形分布。枕侧光素无纹,背部有一孔。素底无釉。 白釉剔花工艺是先在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刻出纹饰后把纹饰以外的地子剔去,露出胎色,外再施透明釉,胎色与化妆土色对比鲜明,纹饰也更加突出醒目。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宋,高39.4cm,口径3cm,足径9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颈,溜肩,瘦长腹。通体绘有黑彩纹饰。肩部绘双层莲瓣纹与朵花纹各一周,腹部绘主题纹饰缠枝花卉,花瓣肥大,花叶纤细卷曲。画面虽然满密,但花、叶主次分明,清晰可辨。腹下部亦绘朵花与上仰莲瓣纹,与肩部纹饰相呼应。各层纹饰之间以弦纹相隔。 磁州窑中白地黑花装饰的瓷器,最能体现出民窑那种粗犷豪放、雄健浑厚的艺术风格...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唾盂,宋,高7.4cm,口径17.8cm,足径4.6cm。 唾盂上部形状如盘,口内敛,中部束腰,下部形如圆盒底部,浅圈足。通体施白釉,釉呈牙白色,底部无釉。器盘部位刻划折枝花卉。 此器造型端正,胎细腻坚硬,釉质,细润光滑,是定窑瓷器中的佳品。 目前所见唾盂多为宋代品种,当时南北方各窑普遍烧造。此件白釉刻花唾盂,造型精致,釉色纯正,是不可多得的定窑白瓷精品。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宋,高37.1cm,口径4.7cm,足径7.8cm 。 瓶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俗称“梅瓶”。通体施白釉,釉色柔和洁净,白中闪黄。肩部刻划菊瓣纹一周,腹部刻缠枝莲纹,胫部刻上仰蕉叶纹。 此瓶造型挺拔,是宋代定窑梅瓶的标准式样,使用时应配有木座。釉质滋润,刻花清晰婉转,深浅不一,特别是所刻莲花,简洁典雅,线条流畅,显示出定窑刻花技术的娴熟。 刻花、划花...
定窑白釉印花蟠螭缠枝花卉纹洗,北宋,高4.6cm,口径17.4cm,足径11.2cm.故宫博物院藏。 洗敞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无釉,镶有铜釦。外底漏釉处可见灰白色胎体,胎质细腻。外壁光素,洗内印花装饰,内壁印缠枝花卉纹,上下有回纹边饰,内底印蟠螭纹。
定窑白釉印花折枝花卉纹碗,北宋,高9.3cm,口径26.6cm,足径8.7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口微撇,深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泛牙黄。口镶铜釦。碗外壁光素,内壁模印折枝花卉纹。 此碗形体较大,制作工整,印花生动,反映出宋代定窑印花白瓷的烧造水平。
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花蟠螭缠枝花卉纹洗,北宋,高4.3cm,口径18.4cm,足径11.1cm。故宫博物院藏。 洗敞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温润,局部形成泪痕状垂流。口沿无釉,镶有铜釦。外壁光素无纹,内印花装饰,内底印双螭纹,内壁印回纹、缠枝花纹各一周。盘外底錾刻乾隆御题《咏定窑盘子》诗:“越器出庐奴,七言曾咏苏。巧轮今冶矣,朴副古多夫。哆口铜平锁,圆形月就模。云中见龙爪,如有复如无。...
定窑白釉印花蟠螭花卉莲瓣纹洗,北宋,高4.6cm,口径17.4cm,底径10.7cm.故宫博物院藏。 洗口微撇,浅弧壁,平底。通体施白釉,口镶铜釦。洗内近口沿处印一周回纹,内壁刻划蕉叶纹,内底模印折枝花及蟠螭纹。 此洗综合运用印花、刻花装饰技法,印花纹样清晰,刻花刀工有力,为宋代定窑瓷器中颇富代表性的器物。
青花瓷纹饰精美、艳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为人们所钟爱,元青花更是收藏品中不可多见的珍品。明朝是青花瓷发展史上的大成时期,这时的青花色彩浓艳,胎质细腻,造型丰富。今天小编就带您鉴赏的是嘉靖时期的青花花卉纹连座象耳瓶。 连座瓶创烧于宋代,到明代时,形体已有较大变化。瓶呈洗口,长花瓣、覆莲等。外底有"大明嘉靖年制"青花款。青花色调青翠,蓝中闪紫红,代表这一时代特征。胎釉精细,工艺精良,造型新颖美观。
《兰台世界》2015年18期 【摘要】南宋时期,四川泸州地区的墓葬石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地域特色。其中,植物花卉石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我们观察宋代地域社会、文化以及民俗等方面的一个有效视角。 【关键词】南宋;泸州;墓葬石刻;植物花卉 【基金】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巴蜀地区宋代墓葬石刻艺术造型研究”(项目编号:14SKJ06);四川美术学院校级项目“巴蜀地区宋...
图为文森特·梵高创作于 1887 年的布面油画《插满矢车菊和罂粟花的花瓶》(Vase with Cornflowers and Poppies)。 中国文物网 7 月 20 日编译报道:丹佛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了《在印象主义时代绚烂绽放的花卉画》(In Bloom: Painting Flowers in the Age of Impressionism) 展览会,共展出了来自爱德华·马奈 (Éd...
吴昌硕(1844 ——1927)兰石花果四屏 水墨纸本 四屏 1924年作 142×51.5cm×4 出版: 1. 《缶庐老人诗书画第一集》,中华艺术大学珂罗版,民国十八年(1929)。 2. 《名家翰墨》第38 辑(吴昌硕山水人物画特辑),P132 —— P138,香港翰墨轩有限公司, 1990 年。 展览:西泠印社,杭州,1956 年。(贴有展览标签) 说明...
青花山水人物花卉纹大碗,云南省博物馆藏品。高22.6厘米,口径14.4厘米。敞口,深腹。胎为瓦灰色,釉色白中泛青灰,通体青花装饰,青花艳蓝中有黑斑。碗外壁绘缠枝白边莲纹,花叶呈葫芦形,靠圈足部分绘仰莲。内壁口沿处绘雷云纹,下接折枝石榴、桃等花果纹。碗内心绘山水人物纹,一高士闲坐水边松干下,逸然自得。绘画手法简朴粗犷,布局合理,远山、近水与人物相互照应,相得益彰。敞口深腹碗是建水窑中数量最多、最典型...
明代早中期官窑亦有精品亮相。一件明成化黄地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大明成化年制”款。直径30.6厘米。敞口, 弧腹,圈足。绘青花折枝花果,盘心为石榴花,内壁绘桃、柿、荔枝、樱桃四果。外壁为折枝宝相花。外壁近口沿处书“大明成化年制”楷书六字横款。青花釉色淡 雅,为成化时期国产平等青之典型呈色效果。同时在白有底色上填低温黄彩。底面为褐色砂底,亦称“米糊底”,手感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 ...
藏品名称:醴陵窑釉下五彩花卉碗 收藏者:王立新 收藏来历:1983年,我从学校分配到群力瓷厂工作,当时就听我们那儿的老师傅说,瓷厂在70年代烧制的瓷器非常有名,我在《陶瓷志》上看到了一只小碗的照片,非常漂亮,当时我就想,我要能有这么一件瓷器该有多好。后来我了解到,1974年国家为了表彰群力瓷厂的工艺师对"毛瓷"的积极创作,把这种月季花卉碗奖给了在烧制过程中有突出成就的老技师。后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