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进入秋天,大自然中最活跃的当属鸣虫。鸣虫与古人的生活密切相联,二十四节气中的很多节候都是根据鸣虫的表现来定义的。如立夏“蝼蝈鸣”,夏至“蜩始鸣”,小暑“蟋蜂居壁”,立秋“寒蝉鸣”,秋分“蛰虫坯户”,霜降“蛰虫咸俯”……那么,古人为什么对鸣虫情有独钟?为什么将鸣虫视为“灵虫”?蝈蝈、蟋蟀、油葫芦为什么被并称为“三大鸣虫”?促织、夜鸣虫、地喇叭等别名是怎么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用虫鸣治疗失眠是传说还是确有...
鸣虫葫芦有实用和观赏双重价值,对于富有的玩家或爱葫芦成癖者来说,他们更看重葫芦具的观赏价值,挑选此类葫芦有什么讲究呢?刘有义告诉记者,从审美的角度挑选葫芦,要求比较高。在实用的前提下,不同种类的鸣虫葫芦尚有各自的要求,但大略言之,不在乎形与色两端。形即葫芦的造型,要求周正而匀称,给人以美的感觉。不论本长葫芦还是范制葫芦,各个部位都要端正无偏斜。如从上部看,口很圆;从底部看,腹部的外形也要呈圆形;从...
当今社会赏玩鸣虫似渐成风尚,无论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香港等大都市,还是南京、杭州、苏州那样的中等城市,以及县级城市,都有规模不等的鸣虫市场。赏玩鸣虫作为娱乐活动,多少可以折射出现代人渴望返朴归真的意趣。而那热闹背后韵味悠长的传统鸣虫文化……
自然界的昆虫千千万,它们的鸣叫声也因品种不同而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前不久我们的记者就在十里河天骄文化城里,见识了一次蝈蝈鸣叫大赛,在蝈蝈的鸣叫声中,人们品味老北京风情,感受胡同文化。 虽然室外寒风呼啸、寒意逼人,但在四九城里却热闹非常,北京市第一届四九城蝈蝈鸣虫大赛正进行得热火朝天,共有50名鸣虫爱好者带了50多只蝈蝈参加比赛。参赛的以褐色铁蝈蝈居多,而颜色漂亮的绿蝈蝈则因为叫声不响亮无缘参赛。...
酣叫的蝈蝈似乎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是隆冬,而人们的兴致也因节日的到来显得更浓了。昨天下午十里河天娇市场中,仍然充满了寻找自己所爱的鸣虫的人们。 除了蝈蝈,市场里还有不少的油葫芦、蟋蟀、大黄蛉、竹蛉卖家,虫声则响成一片。尽管500元一只的酣叫蝈蝈不算便宜,但是一位商家说:“我今天带了两只,一个小时就卖出去了。”
人们也许还记得电影《末代皇帝》中接近尾声时的一个画面:身着中山装的傅仪先生再次回到紫禁城(今日的故宫博物馆),去寻找当年最美好的回忆。只见他矫健地跃上高高的御座,从熟悉的座椅下掏出一只昔日装蝈蝈用的精美的葫芦罐,他略加凝视后便转身递给正以好奇目光注视着他的一位带红领巾的男孩这一组镜头形象地点出了中国鸣虫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有对鸣虫观察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公元前11 - 6世纪)和《尔雅...
在旧京,冬令鸣虫大多是宫廷御园、达官贵人、有钱有闲阶层的玩物,鸣虫种类较多,如蟋蟀(俗称蛐蛐)、蝈蝈、油葫芦、金钟儿、咂嘴儿、梆儿头、金铃子。前三种秋虫,有三大鸣虫之称,自然环境下,秋虫的寿命不过一百二十日,最晚活不过十二月底。而京城春节前后鸣虫市场上出售的冬虫,是“虫儿把式”在暖洞子里“份”出来的。如今社会安定,国力强盛,这种有钱有闲阶层的稀罕物,...
鸣虫是指鸣叫声洪亮、动听悦耳,令玩者喜爱的昆虫。 鸣虫分为秋虫和冬虫,这是玩者几百年来在玩赏鸣虫的实践中划分的。秋虫是指立秋以后从自然界逮来的鸣虫,除了蛐蛐儿外还有其他如蛉虫类等。冬虫指的是冬天人工份养、怀揣聆听其鸣叫声的鸣虫。 鸣虫从昆虫学上讲可以分为两类,即蟋蟀类:如蛐蛐、金钟、油葫芦、梆子头以及南方各种蛉虫类,大约1000多种;螽斯类:包括蝈蝈、扎嘴和纺织娘一类。蝈蝈是螽斯类鸣叫昆虫的主...
当今社会赏玩鸣虫似渐成风尚,无论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香港等大都市,还是南京、杭州、苏州那样的中等城市,以及盐城射阳市县级城市,都有规模不等的鸣虫市场。赏玩鸣虫作为娱乐活动,多少可以折射出现代人渴望返朴归真的意趣。而那热闹背后韵味悠长的传统鸣虫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蓄虫葫芦制作工艺,更是令人心生好奇。 蟋蟀数声一庭秋 三河刘棒子式小蝈蝈葫芦 咸丰 所谓鸣虫,其实...
1月13日,浙江自然博物馆推出由该馆和台湾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鸣虫特展》,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浙江自然博物馆馆长康熙民、台湾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副馆长周文豪出席了当天上午的展览开幕仪式,浙江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省文化厅、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文教基金会等相关单位与部门领导,以及杭州市民代表、杭州机场路中学师生代表和和新闻单位也应邀参加。 走入展厅,阵阵鸣虫声不绝于耳,或激越清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