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小故事彰显大情怀 ——革命历史题材阳戏《侗山红》长沙首演侧记 阳戏《侗山红》演出现场 贾 艳 摄 浓郁的侗族风情、朗朗上口的唱腔曲调、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7月4日晚,由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历时一年创排的现代革命历史题材阳戏《侗山红》在长沙实验剧场首演。两个小时的演出收获了观众近30次的掌声,好评如潮。 《侗山红》以改写红军历史、改变中国命运的“通道转兵”为历史背...
遗产编号 ⅳ―3 所属地区 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申报日期 2006 端午节,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阳戏的发源地――小河镇桃坡村游人如织,他们慕名前来欣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面具阳戏”。游客们无不为蕴藏在乡间的原生态传统音乐震撼陶醉。 流传在酉阳县境内,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面具阳戏,距今已经有...
遗产编号 ⅳ―5 所属地区 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申报日期 2006 阳戏是一种流行于湘西的地方小戏剧种。湘西古为楚地边陲,楚文化的许多精彩积淀在那些僻远的丛山峻岭之中。湘西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居住着汉、土家、苗、侗、白、回、瑶、壮等多种民族。楚文化的余绪,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都给阳戏以特别...
遗产编号ⅳ-36所属地区湖南·张家界·永定区 遗产级别市级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张家界市永定区申报日期2006 张家界阳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纵跨十五代!横跨湘鄂西,声驰九澧,誉满三湘!因张家界这块地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张家界阳戏虽然属于北路阳戏,但有上河调,下河调之别!剧目表演并无多大的差别!但在音乐上则各具风格,自成一体! 阳戏是张家界土生土长的民族民间艺...
遗产编号 ⅳ-36 所属地区 湖南·湘西州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吉首市 申报日期 2006 阳戏是一种流行于湘西的地方小戏剧种。湘西古为楚地边陲,楚文化的许多精彩积淀在那些僻远的丛山峻岭之中。湘西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居住着汉、土家、苗、侗、白、回、瑶、壮等多种民族。楚文化的余绪,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都给阳戏以特...
遗产编号 ⅳ-36 所属地区 湖南·怀化·鹤城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怀化市鹤城区 申报日期 2006 怀化上河阳戏:上河阳戏是怀化地区的地方剧种,内容取村小型多样,随意性强,贴近生活生产,就地取村,非常即兴化,表演形式有一定的程式化,语言有戏腔的口语化,生活化,角色以小丑、小生、小旦“三小”为主,大型剧目里面也有老生、老旦、书生、武旦、花脸;音乐高...
遗产编号 ⅳ-5 所属地区 四川·广元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广元市射箭乡人民政府 申报日期 2006 这是流传在四川民间的一种习俗文化。 在四川省广元市西部山区射箭乡一带,流传着一种旨在许愿祈告的民间傩戏――“花花愿戒”。因由于它长期流传于射箭乡地区,人们习以“射箭提阳戏”相称。 关于射箭提阳戏的起因:传说:当年唐玄宗魂游地府时,亲眼目睹...
“二爹妈生下我一个,长大了就把这戏来学。唱‘加官’怕把我喉咙震破,唱‘小旦’我的身段又不灵活。”头戴破帽、身穿短袍,鼻涂白粉,吆三喝四唱着的人“来头”不小,是会龙山川主、土主、药王三圣殿前的“了愿童儿”。“这就是马鸣阳戏中的丑角戏。”马鸣阳戏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张治满向记者介绍。 中国民间戏剧的“活化石” 马鸣阳戏属于四川众多傩戏家族中的一支,扎根于梓潼“帝乡土壤”,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近日,国家文化部公布了全国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怀化鹤城上河阳戏榜上有名,正式被国家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记载,阳戏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它是流行于沅水中上游及其支流、武陵和雪峰山的大湘西地区(含怀化、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和邵阳的部分县)以及毗邻的贵州、重庆、湖北部分县市的民间小戏剧种。阳戏的名称与巫傩戏有关,巫傩冲傩还愿时,戴着面具演唱的娱神戏,称为阴戏,也叫傩戏。涂面化...
土家族阳戏 【背景资料】 张家界土家族阳戏主要流传在张家界市及周边地区。张家界市为湖南省地级市,地处湘西北的武陵山脉腹地,澧水中上游,面积9563平方公里,160多万人口,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7%。张家界属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三省一市接壤的金三角地带,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该市,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交通十分便利。张家界土家族阳戏是张...
图为桃坡村阳戏班子部分成员。 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河镇桃坡村是“阳戏”的发源地,如今在这里仍能看到正宗的“阳戏”。 阳戏最早始于殷商时期,算起来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土家族的先民为驱鬼逐疫举行一种祭祀仪式,叫傩祭。阳戏从傩祭中汲取了营养并逐渐形成为一个剧种。戏里的角色都戴木制假面,扮做鬼神歌舞,又称为“木脸戏”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