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26日,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展厅迎来了神秘的新主角——“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被轻轻放入展柜,原来的“明永乐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正式撤展,27日起它正式对公众亮相。 据了解,镇院之宝展厅排序为9号展厅,这个偌大的展厅里从来只展一件文物,能在此间亮相的都是世间唯一的珍宝。本次展览的梅瓶全世界只有两件,一件在南京市博物馆,没有盖子;而带盖子的,非常完整的,全世界只有这一件。它是南京博物...
釉里红是在元代开始烧造的,明初辉煌了一段时间,在宣德就停止了。差不多二百年之后。康乾盛世再度辉煌,随着盛世的结束,釉里红也就结束了。可以说,釉里红的烧造,都是伴随着盛世出现的。 釉里红三果纹碗是宣德朝创烧的一个名贵瓷种,它构图设汁新颖,果纹刻划非常生动。三果,分别为苹果、桃、石榴,代表平安、长寿、多子的吉祥寓意。其标准釉色应该是亮青釉和鲜红的红色,但是由于氧化铜在高温下特别活跃,非常不容易烧成,...
它的烧制工艺极难掌握,以至数量极其有限;它就是“釉里红”瓷器,就像“是金子总会发光”一样,美轮美奂的“釉里红”在数月前的一次拍卖中,以近8000万港元的成交价横扫拍场……数千件明洪武年间景德镇的瓷片在挖掘机下出土,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釉里红。虽然都是残片,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珍贵价值。釉里红,这种稀少的瓷器品种开始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其卓然大气的风范,成为瓷器收藏中真正的贵族。 “釉里红”为...
青花釉里红瓷 青花釉里红瓷器 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这一新的釉下彩品种的出现,是元代瓷器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青花,是指用青花料描绘图案花纹,然后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 釉里红...
缸高17.1、口径21.8、底径12.5厘米;玉璧底,底心凹脐及平底的边缘部位施釉,其中间涩圈上有一环垫烧痕,胎质细洁坚硬。通体罩粉白釉、色呈浆白,釉面光润,并有较多针孔状小棕眼。整器具康熙晚期风貌。 釉里红呈浓红色,用笔同康熙“五彩青花”相类,以浓淡不一的多种色阶及纹饰间局部留白的虚实对比法,渲染出鱼纹的正与侧、背与腹的层次变化以及水藻的阴阳向背。画面富有立体感,笔墨勾画细腻,加上鱼眼用青...
大明王朝持续了276年,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31年。朱元璋虽然不像宋徽宗那样醉心收藏,但是其在陶瓷方面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高10cm,口径20.6cm,足径9.1cm。现藏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有100多件洪武时期的瓷器,其中80多件都是釉里红。朱元璋一朝烧制的瓷器不仅以个头巨大闻名于世,延续了元代釉里红这个品种的烧制更是让洪武瓷器名声大噪。...
明洪武(1368—1398) 高54厘米 口径27厘米 底径24厘米 釉里红是以铜红釉在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后,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釉里红创烧于元代,真正成熟是在明初洪武年间,而明初将红色定为皇室专用色之一,釉里红也仅限于官窑生产。洪武釉里红目前发现均为大件器物,有瓶、盘、碗、壶、炉、等,基本不见杯盏之类的小件。 ??天津博物馆藏有一件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大罐,高54,口径2...
清雍正(1723—1735) 高15厘米 口径19.4厘米 底径18.7厘米
清 康熙 高7.3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4.5厘米 器因形似苹果,故称为“苹果尊”。口内敛,圆腹,内凹圈足。通体以釉里红装饰,口沿为缠枝花卉,腹部为四朵盛开的折枝花组成,有莲花、牡丹、菊花、茶花纹,胫部为莲瓣纹,外底磨款。 釉里红瓷是古代著名的釉下彩瓷品种之一,元代景德镇窑有烧制,明初洪武时期盛烧,永乐、宣德时期已十分成熟,明中期以后逐渐衰落,直至清康熙时期恢复烧造,釉里红色泽鲜...
清 康熙 高16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19.4厘米 器呈筒形,直口,直壁,玉璧形底。外壁青花书馆阁体小楷《圣主得贤臣颂》文,字体工整,笔法精细,下钤釉里红“熙朝传古”篆书方款。底心施白釉,上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圣主得贤臣颂》是汉代王褒奉汉宣帝刘询之诏而作。清代康熙年间,政通人和,文化昌盛。瓷制笔筒的生产也达到了鼎盛时期,不仅品种繁多,有青花、五彩、斗彩...
正在杭州博物馆展出的“月隐天城——杭州市朝晖路窖藏出土元代瓷器展”是朝晖路窖藏自1987年发现以来的首次集中亮相。在54件展出的元代瓷器中,有一件彩色的高足杯尤为耀眼。 这是一件青中透红的瓷器珍品,在灯光下晶莹剔透,有着几分春日里淡淡的清爽灵动。它属于釉里红瓷,杯内的龙纹也暗示了它与皇室的关系。 这是一件怎样的釉里红珍品?它相比于其他朝代的釉里红珍品有怎样的异同?它与皇室又有怎样的联系...
清 康熙 高28.8厘米,口径28.7厘米,足径24.5厘米 缸敛口,扁圆形腹,圈足沙底。缸内外施满釉,外壁釉里红绘双龙戏珠纹,辅以青花五彩绘云纹、山石、海水纹,波涛翻卷,蛟龙穿腾于云海间,表现出龙的阳刚之美和翻江倒海的磅礴气势。 康熙时期是清代瓷器生产的黄金时代,制瓷工艺精湛。此器造型饱满,釉里红与五彩装饰相结合,相得益彰,色彩缤纷奇丽,绘制细腻,纹饰立体感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
清 笔洗 高3.4厘米,口径11.47厘米 敞口,斜壁,玉璧形底,胎骨细腻。洗心一闭嘴戏珠龙,龙头微低,长须飘舞;身躯健壮,四肢强劲,五爪趾间肌肉凸起,呈现出十足的攫取之态;尾部细长,末端回绕打卷。
清 高5.9厘米,口径9厘米 碗为撇口,深腹,圈足。腹外壁用釉里红绘五条团身龙,内底相同图案,线条纤细,刻画入微。外底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款。
清 乾隆 高31.2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9厘米 釉里红亦是釉下彩,元代已开始烧制。在器胎上用含铜的釉料绘出纹饰,然后上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到清康熙、雍正时期,釉里红烧制技术更进一步发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