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蒙古服饰、发式陶俑 鄂尔多斯文化神州行西安活动周今天(5月28日)启动,作为活动周主打内容,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展即日起在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开展,200多件组来自大草原的精品文物让你大饱眼福。 启动仪式上蒙族歌舞表演 鄂尔多斯博物馆讲解员韩思娜:“这是一件元代的巴斯巴文圣旨金牌,金牌重348克,正背面写有两行巴斯巴文,巴斯巴文是忽必烈时期的国师所创立...
前不久,鄂尔多斯市民俗活动鄂尔多斯杭锦旗马奶节、传统医药鄂尔多斯市蒙医医院的蒙医体质辨识等15个项目入选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积极组织全市文化工作者、动员社会力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保护、传承和研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项,自治区级名录项目90项,市级名录项目180项;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
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鄂尔多斯式青铜器,起源于鄂尔多斯(今伊克昭盟)及临近的地区。它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有着种类繁多的装饰品和日常生活的实用品。尤以优美造型的动物纹为装饰的铜器驰名世界。如带扣和动物纹饰牌,在鄂尔多斯至西伯利亚广大地区常有出土。解放前,在欧美曾以收集这类艺术品为荣,因此使这类珍贵青铜器大量流散到国外,被各国博物馆或私人所收藏。 根据考古发现,这类铜器在商代早期就有...
“鄂尔多斯青铜器”,主要指发现于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时代相当于商代中晚期至西汉时期 约公元前12—2世纪 考古遗存中的青铜或金银制品,因以鄂尔多斯地区分布最集中、发现数量最多、最具特征而得名。它是中国北方早期游牧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其文化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延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与之类似的遗存,在整个中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带均有发现。由于“鄂尔多斯青铜器”与欧亚草原民族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
摘要: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创意大会隆重召开 一带一路合作再添新动作。文化创意产业迎来新平台,中国鄂尔多斯举办国际文创盛会,并设立了3亿元的文化产业基金,吸引了来自国内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创名师及优秀创意团队,在此进行一场文创思想的碰撞及商 ——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创意大会隆重召开 “一带一路”合作再添新动作。文化创意产业迎来新平台,中国鄂尔多斯举办国际文创盛会,并设立...
3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政府对外发布,“古蜀探秘——三星堆和金沙出土文物菁华展”日前正式亮相该市,包括三星堆遗址青铜像等上百件罕见“国宝”的亮相,再次撩开古蜀国神秘面纱。 本次展览为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特展系列,共分“续展——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概要”、“三星伴月——三星堆古蜀王国神庙秘宝”、“金沙遗珍——金沙时期古蜀国祭祀重器”、“蜚声寰宇——‘三星堆’与‘金沙’的巨大影响”四个...
昨日,记者了解到,“古蜀探秘——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菁华展”即将在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开展,期间将展出137件(套)精品文物。 据介绍,本次展览分为序展——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概要、“三星伴月——三星堆古蜀王国神庙秘宝”、“金沙遗珍——金沙时期古蜀国祭祀重器”和“蜚声寰宇——‘三星堆’与‘金沙’的巨大影响”四个部分,以青铜器、玉石器为主,兼及金器、陶器,包括人物与动物造像、眼睛形器、玉石...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编号: Ⅹ-55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15世纪,随着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安奉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甘德尔敖包上,蒙古族的鄂尔多斯婚礼便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在鄂尔多斯民间。鄂尔多斯地区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鄂尔多斯婚礼...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考古工作者在准格尔旗新发现一处宋代遗址,城址形制为较罕见的圆形,极有可能是附近大型城址的附属古城,属军事城砦、边堡一类的性质。 这处宋代城址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修筑于一座独立的山体顶部,四面临沟,与周围山体距离较远,其所在的山体为此处地势最高点,可将整个周边地区尽收眼底。 鄂尔多斯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高兴超说,城址平面呈圆形,利用原有山体结构黄土夯筑墙...
鄂尔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昨日发布消息称,日前在准格尔旗魏家峁乡寨子峁村境内新发现一座城址,并暂将其定名为寨子峁城址。初步判断城址年代应为宋、西夏时期,年代下限不超过元代。目前,我区已发现3座宋代城址。 据介绍,该城址修筑于一座独立的山体顶部,城址平面呈圆形,利用原有山体结构黄土夯筑墙体,使夯墙与山梁共同形成城墙。考古专家认为,根据对寨子峁城址结构及遗物标本判断,城址遗物在整体面貌上与准格尔...
准格尔旗发现宋代城址 新发现城址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魏家峁乡寨子峁村境内。该城址是准格尔旗文物管理所今年首次发现,在以往的考古调查中未曾见。2016 年7 月初,鄂尔多斯博物馆和鄂尔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二长渠壁画墓葬联合考古队在准格尔旗文管所相关同志的带领下对其进行了初步调查,暂将其定名为寨子峁城址。 城址修筑于一座独立的山体顶部,四面临沟,与周围山体距离较远,其所在的山体为此...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17日发布消息称,今年6至7月,该院与鄂尔多斯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准格尔旗境内发现三座宋代壁画墓。 联合考古队是在准格尔旗境内的二长渠壁画墓群中发现这三座宋代壁画墓的。二长渠壁画墓群位于该旗纳日松镇二长渠村墩子墕社一处名为坟湾的南坡,北距二长渠宋代城址约2公里。 与此同时,考古队还获得了一批壁画资料和文物标本,为研究鄂尔多斯及内蒙古地区的宋...
2016年6月至7月,鄂尔多斯博物馆和鄂尔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考古队,对准格尔旗境内的二长渠壁画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此次工作共清理壁画墓3 座,获得了一批壁画资料和文物标本,为进一步研究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地区的宋代历史、文化、艺术及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二长渠壁画墓群现位于准格尔旗纳日松镇二长渠村墩子墕社一处名为坟湾的南坡,北距二长渠宋代城址约2 公里。该处墓地是鄂尔多斯古...
首届鄂尔多斯文化遗产博览会8日晚上在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石窟开幕,博览会将持续到25日。开幕式现场,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漫瀚调﹑古如歌、筷子舞、鄂尔多斯剪纸技艺﹑鄂尔多斯服饰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展演展示活动。 本届博览会由鄂尔多斯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当晚也同时开馆。本届博览会以“民族瑰宝 走进生活”...
7日下午,鄂尔多斯市7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各个旗区赶来,聚集在康巴什区乌兰木伦石窟,为即将开幕的首届鄂尔多斯文化遗产博览会做准备。此次博览会上,他们,无疑是主角。 8日下午,随着博览会的开幕,设在乌兰木伦石窟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也同时开馆。 “让躺着的文化遗产站起来”,这是鄂尔多斯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而在此次博览会上,陈列在鄂尔多斯高原广阔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