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深圳藏友李先生带来的“白釉玉壶春瓶” “盛世收藏”免费文物鉴定活动现场 (记者 聂灿/文 韩墨/图)面向深圳市民举办的免费文物鉴定咨询活动——“盛世收藏”系列活动近日开启2017年度第三场“免费文物鉴定”。本场活动地点设于深圳博物馆,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站长何锋、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深圳市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巡视员刘涛、深圳收藏协会荣誉会长杨传耕“坐镇”现场...
经典传承,文物典藏。我国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一直以来,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承载着时代发展的遗迹和脉络。文物的继承和延续则是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无论哪个朝代,都有着它无与伦比的历史遗迹,发掘的同时也让后辈对过去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近日,国内最具权威文物鉴定机构北京中宝泓国际文物鉴定中心惊现元代青花荷花纹玉壶春瓶,更是拉开了对元代历史文化的研究轨迹。 元代青花荷花纹...
金代 · 绞釉玉壶春瓶 高18、口径5.6、足径6.2厘米。 山西省朔州市曹沙会村出土。 敞口,细长颈,球形腹,圈足。浅黄白色胎,胎质较粗。施釉近足,釉色白,密布极为细碎的开片。白、褐红两种化妆浆相混合,经适当搅动再施于坯体上,其纹饰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有学者认为此器的年代应属金—元代。)
玉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诗句。李白也有:“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在古代已家喻户晓,而在现在的中国瓷器享誉世界,无论“身份”、“地位”都在其中位于前列,它之所以位高权重,全在于它的特点及来历。 玉壶春瓶 关于“玉壶春瓶”名字的来源,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典雅》中有“玉壶买春 ,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
中华古玩网 http://www.gucn.com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人民网 玉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
清乾隆(1736—1795) 高16.3厘米 口径4厘米 底径5厘米 明代有一种新兴的特殊工艺品,它是在铜胎上,以蓝为地色,掐以铜丝,填上红、黄、蓝、绿、白等几种色釉而烧成的精致工艺品。由于其蓝色在明景泰年间最好,因此有“景泰蓝”之称。清代前期,从国外进口有与景泰蓝相似的金珐琅、铜珐琅等品物。当时国内也盛行在铜、玻璃料和瓷器等不同质地的胎上,用进口的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珐琅彩器,其中...
元(1271-1368) 通高29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9.3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内口沿绘如意云头纹。颈部为缠枝花卉,颈腹之间饰一周几何纹,腹部主题纹饰绘两鸳鸯游弋于莲池之中,其下绘卷草纹,颈绘变形莲纹瓣,足壁是重叠覆莲。用国产青料绘画,青花色调淡雅。胎质细白,釉色细润,白中闪青,工艺精湛,反映出元代景德镇制瓷工艺的水平。
元 高26.9、口径6.8、足径8.2厘米 1982年卜瑞平先生 捐赠 侈口,细长颈,垂圆腹,圈足。器身彩绘褐花,以弦纹隔成两个纹饰带,上下各绘三朵位置相对错开的写意花卉;腹部近底处露胎,胎色青灰有杂质,底足无釉,瓶口有修整过的痕迹。该器是元代磁州窑烧制的一种大众化的实用器。 (杨桂梅)
元 高25.8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7.4厘米
元 至顺四年 公元1333年 1955年安徽合肥孔庙旧基元代窖藏出土 高51.5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23.5厘米、足径12厘米 此瓶带盖,敞口,细颈,垂腹重心较低,颈、腹部过渡比较明显,圈足略向外撇。圈足里刻有“至顺癸酉”、“庐州丁铺”、“章仲英造”字样。庐州就是今天的合肥。可见这件银瓶是由安徽合肥丁家店铺的工匠章仲英制作的。 玉壶春瓶,也叫玉壶春壶,这种形制可能是古...
明 洪武 高32.1厘米、口径8.3厘米、腹径20.1厘米、足径11.9厘米 釉里红亦是釉下彩,先施彩釉,再挂透明釉,然后一次烧成。彩釉中含有铜(Cu)的成分,烧成后呈红色,故称为釉里红。
元 公元1206年-1368年 高29.8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9.9厘米 此瓶口部外敞平展,束颈,垂腹重心较低,颈、腹间过渡圆滑流畅,低圈足略向外撇,器型稳重。釉色莹润透明,饰青花云龙图案,笔法简洁奔放。 元代瓷器制造最有代表性的成就是釉下彩技术的广泛应用。所谓釉下彩技术,是在瓷胎上先画出纹饰图案,再施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经高温烧制。其优点一是由于可以直接在瓷器上进行绘画...
元 1956年山东省济南市出土 高29厘米、足径9.4厘米 在这件瓷瓶所施釉料中含有微量的氧化亚铁(FeO),因此烧成后,它的釉色白中泛出青绿色。这种釉色非青非白、似青似白,被称之为“青白釉”或“影青”。这种瓷器以江西景德镇窑的产品最佳。
霁红釉瓷,亦名“祭红”、“鲜红”、“宝石红”、“鸡红”、“积红”等。早在明初洪武年间已烧制成熟。但至明中期即失传,以低温矾红代替。清初康熙年间又恢复了生产,这种霁红釉瓷,在清朝以康熙质量最佳,但数量极少,晚清生产更少,只见光绪仿康熙红釉器,但制作粗率。 霁红釉因起名的角度不同,历来叫法不一,但基本呈色类似。据《景德镇陶录》记载,霁红釉的配方主要由红铜条、紫英石,兼配碎器、宝石、玛瑙等组成。永...
玉壶春瓶,系古人的实用酒器。“玉壶春瓶”四字,指的就是用玉壶去买“春”(“春”系指酒),玉壶春瓶,因此得名。 这里介绍的是一件明代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见图),高32.8、口径9.8、底径12.1厘米,撇口沿,细颈,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为杏圆状下垂圆腹,曲线变化溜圆,圈足相对较大,稍向外撇,底施白釉,胎质细白,较厚重,釉色青白肥润,纹饰颈部为蕉叶纹,腹部为缠枝莲纹,胫部为如意纹,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