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张静木雕作品《长亭送别》。受访者供图 “木雕艺术的传承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还需要文化内涵的积淀。”记者近日来到位于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木雕工作室,采访了湖北省非遗项目武汉木雕的传承人张静。 木雕作品《像风一样的女子》。受访者供图 今年51岁的张静18岁开始接触木雕艺术,师从老一辈木雕艺术家邓道航。1986年,张静带着其粉笔雕作品走进了时任武汉工艺雕刻厂木雕总设计师邓道航...
苏峰在制作“苏恒泰”油纸伞。受访者供图 “留住老品牌,复兴家传油纸伞是我必须要坚持做下去的事。”记者近日在位于武汉剧院旁的“苏恒泰”油纸伞工作室内,采访了“苏恒泰”第五代传承人苏峰。 “苏恒泰”品牌1864年在汉口创立,其创立人为湖南长沙东乡石门坎人苏文受。“苏恒泰”油纸伞曾名扬华中,以结实耐用著称。其制作工序繁杂而考究,相传能抵抗6级大风。历经百年风雨后,老字号“苏恒泰”一度在人们的...
《华夏魂》系列作品之一《盘古》武一力摄 “我一生从事艺术,作为炎黄子孙,我尽力了!”武汉77岁老艺术家安志柏看着工作室里亲手打造的上千件雕塑作品,他感到十分自豪。 安志柏是楚韵铜雕和汉派石雕两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在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上,他的汉白玉雕塑作品《盛世观音头像》获得金奖,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华夏魂》系列作品之一 武一力 摄...
李常宪制作的立体烙画武一力摄 以铁为“笔”,以葫芦为“纸”。记者近日走进“85后”小伙李常宪位于武汉昙华林的烙画工作室里看到,他正一手握着电烙铁笔,一手缓慢地转动葫芦,不出10分钟,一只栩栩如生的褐色小虾便呈现在这只3厘米高的葫芦上了。 烙画源于汉代,又被称为“火针刺绣”。绘制烙画多以木板、树皮、葫芦等为作画材料,以烙铁烫烙使其炭化,形成天然的棕褐色“颜料”。它是古代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
2019年1月29日中国传统农历小年。一年一度的春运刚刚开始,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联合武汉天河机场共同举办《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书——连环画中的红色经典》机场巡展活动。 天河机场是湖北省重要的旅游出行窗口,本次机场巡展活动是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与武汉天河机场双方发挥自身优势,探索行业跨界合作、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一次全新尝试。活动旨在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
武强年画博物馆讲解员张浩博为参加开幕式嘉宾讲解。陈贺芝摄 据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透露,29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正值中国南方“小年”,《风韵千载——武强年画与我们的春节》武强年画专题展及体验千年武强年画传统技艺活动在湖北武汉革命博物馆拉开帷幕。当日,80余件武强木版年画珍品和精品亮相于此。 武强年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康英勤现场演示武强木版年画印制技艺。陈贺芝 摄 该活动由河北武强年...
“色又鲜,纸又白,年画打从武强来。门神灶王样样有,屋里墙上搭戏台。”在武汉革命博物馆,风趣地唱卖词、花花绿绿的画片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昔日热闹的年节庙会。 腊月二十四是南方传统的小年,民间有“过了小年就是年”的说法。小年当天,武汉革命博物馆以“年画重回春节”为主题,举办“风韵千载——武强年画与我们的春节”年画展览,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让广大市民在欢欢喜喜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中...
展出的《穿白棉布衣的年轻女人》石膏像 展厅内复制的庞贝古城贵族家庭的中庭,中间为接雨水的水池 烧焦的面包 记者杨涛 摄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携手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天津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特展”于23日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举行开幕式,本站为巡回展览的第四站。 此次展览以来自意大利...
一双巧手,将块块粗简的布匹变成精美的艺术品。记者21日走进武汉民间艺术家刘浩芳家中,探访丝绫堆绣技法的制作。 丝绫堆绣技艺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在我国的荆楚一带就有了这种工艺的雏形。它是在织物的基础上,采用浮雕、编织、刺绣、缝缀、堆贴、抽丝等多种工艺制作 今年73岁的刘浩芳是在退休之后才开始研习丝绫堆绣工艺。近15年以来,她平均每天坚持3个多小时提升技法、精细工艺,将丝绫堆绣技艺练到炉...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展出的宫殿复原模型。 1月1日,湖北省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开始试运行,试运行阶段实行团体预约模式,暂不开放个体参观。 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遗址,自1954年发现以来,先后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年代距今3500年,是商代南土中心城邑,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中心,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
“今年是我父亲去世整10年,我们在家建这个小型泥炉博物馆,既是怀念他老人家,也是想把泥炉制作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近日,在武昌后长街33号一家由老平房改建的小型泥炉博物馆里,记者见到武汉最早的泥炉手艺人叶国铭的儿子叶先勇。叶先勇说,提起他父亲的名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但用过他做的煤炉子的武汉人绝对数以万计。他的父亲大半生都在做炉子。 “泥炉王”家的故事 她和老伴儿做了半世纪的炉子 ...
12月22日,“不忘创业初心 接力改革伟业——安庆武汉书画联展”在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开幕。 联展共展出安庆、武汉两地书画家作品64幅,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让广大市民能真切地从书画中感受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巨变。 两地书画家真诚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互相学习,共同探索,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佳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贡献。 ...
中山舰舰体 本文配图均由中山舰博物馆提供 中山舰缆绳发射器 中山舰上使用的电取暖器 在中国近代史上,湖北武汉是一个重要的存在。晚清重臣张之洞在此创办汉阳兵工厂,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首义于此。1938年武汉会战(又名“武汉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走向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转折点。在这次会战期间,一代名舰中山舰被日军炸沉于长江金口水域,携...
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展出非遗汉绣团队原画作品。武汉工商学院供图 日前,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非遗汉绣团队的原创作品将武汉风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相结合,以艺术屏风的形式呈现,受到了市场欢迎。 本次项目是由该校指导老师和16名学生团队组成工作室,为期一年完成。将装饰图案课程与汉绣图案开发相结合,提供具有武汉特色的原创装饰图案,开发汉绣文创产品定向主题图案。 目前,非...
12月3日至4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文化局和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承办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八届联席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36个挂牌单位和67个立项单位共103家单位的代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及媒体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此次论坛的主题是“L&P&A_生活@公园@考古”,是历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