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昙华林百年老建筑翟雅阁 建筑西南角镌刻的名字 篮球队在翟雅阁训练 初冬的暖阳洒进昙华林的街道上,伫立在昙华林东大门的百年历史老建筑翟雅阁,又重新焕发了光辉。11月11日,历时两年,被修葺一新的翟雅阁,变身为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开放。经历了曾经的辉煌和一度的落寞,翟雅阁再度回到老武汉人的眼前。 它是国内第一座室内健身所 翟雅阁再度对外开放那天,昙华林的老住...
武汉博物馆拟在现馆内启动二期建设,扩建面积相当于现在的一半。昨从武汉市规划局获悉,项目的待审批规划方案结束公示。 武汉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旅游景区,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学术科研、宣传教育、文化交流以及休闲娱乐诸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位于汉口青年路373号,西距汉口火车站300米。十五年前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17834平方米,陈列面积6000平方米。...
辛亥革命博物馆 昨日,美国知名侨领、武汉市荣誉市民方李邦琴将其珍藏的《少年中国》晨报等实物捐赠给辛亥革命博物馆。 方李邦琴捐赠的文物及资料包括《少年中国》晨报合订本、《美国国家档案馆关于孙中山先生早年在美国的有关资料》影印本。捐赠仪式上,武汉市相关领导向方李邦琴颁发收藏证书。《少年中国》晨报,于1910年8月19日由孙中山及几位美国华侨创办,在海外革命报纸中历史最悠久,是纪念和...
中山大道改造,车站路口有根闲置近10年的百年电线杆原准备拆除后送进博物馆。记者昨日从供电部门获悉,这根我市最老电线杆不拆了,将作为街头文物予以保护。 在中山大道与车站路交叉路口,金源大厦楼前这根锈迹斑斑的铁塔状电线杆,各个部件靠铆钉连接,通体没有一处焊接口。昨日,记者看到,塔上已挂上“文物严禁损坏”的牌子。 原武汉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德应介绍,这根供电铁塔见证了中国电力自力更生的发展史...
在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武汉中山大道的综合改造施工中,一座“百岁”高龄的供电铁塔因周边拆违现身施工现场。17日,武汉电力部门对供电塔进行抢救性保护。年底,这座供电塔将与沿街160处历史建筑重新亮相,再现老汉口“十里繁华”的文化景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供电塔锈迹斑斑,武汉电力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原地保护,对其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并对水泥塔基和塔身铆钉进行修复加固。 原国家电网武汉供电公...
网络图片:武汉博物馆 昨天,武汉革命博物馆两个关于长征的纪念展览同时开幕,“雄劲铁流女豪杰——中国女红军长征故事展”和“北上先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胜利80周年”,为观众展示了长征这段震撼的史志。 被称为“北上先锋”的红二十五军是唯一一支从湖北出发的红军队伍,武汉革命博物馆副馆长孟婵介绍,红二十五军是最先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在长征途中,他们抗击了敌人30多个团的围堵,到达陕北...
摄影 记者熊波 “南土遗珍——商代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特展”昨天在武汉博物馆开展,这是首次为市民系统、全面地呈现武汉商代盘龙城遗址发掘60多年来的考古成果,展出了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等文物共200多件,部分文物是首次公开展出。 武汉城市之根可追溯到3500多年前的商代盘龙城,这也是中国南方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商代前期城市遗址。策划这次展览,集合了多家文博单位之力。盘龙城遗址博物...
李家嘴1号墓出土的铜提梁卣记者彭年摄 杨家湾11号墓出土的青铜大圆鼎记者彭年摄 今年是武汉博物馆新馆开放15周年,“南土遗珍——商代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特展”昨日在该馆开幕,这也是收藏于多个博物馆的盘龙城出土文物首度集中亮相。 盘龙城遗址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1954年,武汉遭遇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因取土筑堤需要,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盘龙城这一商代瑰宝。考古工作者...
藏品是博物馆开展教育、收藏、研究、展示等各项业务工作的物质基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武汉博物馆总结制定出一套严谨、规范的藏品管理模式和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藏品标准化管理制度。 自新馆开馆以来,武汉博物馆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调拨、移交、收购、接受捐赠等方式共征集文物藏品数千件,不断补充完善馆藏体系。特别是在武汉市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关怀下,武汉市文物商店整体合并到武汉博...
10月28日至30日,浙江自然博物馆优秀志愿者一行赴武汉,参观学习了湖北省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对外开放和志愿者工作开展方面的经验做法。 湖北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也是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的十佳团队。大家参观了博物馆最经典的常设展览《曾侯乙》和临特展览《五色玲珑——欧洲玻璃艺术展》。当天下午,湖北省博物馆的...
28日上午, “乐乡传奇——大型音乐节目《乐乡传奇》暨湖北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展 ”在武汉音乐学院内湖北音乐博物馆拉开帷幕。本次陈列展记录了中国大地18个地区的非物质遗产和音乐文化精华,并以广播节目、在线视频和实物展览等多种形式全方面展现中国音乐之乡的神采。 据悉,本次《聆听乡音——大型音乐节目〈乐乡传奇〉暨湖北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展》由“荆歌楚舞”和“神州乐乡”两个部分组成其中,“...
玛瑙巧雕鼻烟壶 作为盛装鼻烟所用容器,鼻烟壶曾一度是文人与达官显贵赏玩的心爱之物。如今,鼻烟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品门类,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给观赏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10月20日起,“嗅里乾坤——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展出,为期3个月,共展出120余件来自武汉博物馆的珍贵鼻烟壶,多为清代至近现代时期的作品。它们材质品类丰富,玛瑙、玉石、水晶等均有涉猎...
作为盛装鼻烟所用容器,鼻烟壶曾一度是文人与达官显贵赏玩的心爱之物。如今,鼻烟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品门类,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给观赏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10月20日起,“嗅里乾坤——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展出,为期3个月,共展出120余件来自武汉博物馆的珍贵鼻烟壶,多为清代至近现代时期的作品。它们材质品类丰富,玛瑙、玉石、水晶等均有涉猎,从西洋花瓶到古代有吉祥之意的...
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 清代皇帝都喜欢召集宫廷画师给自己画行乐图,道光帝也是。 在《道光帝行乐图》中,他端坐在“澄心正性”亭里,慈眉善目,看着皇子、公主在公园里玩耍。如果看得够仔细,就会发现他手里握了一个鼻烟壶。 到了另一幅《喜溢秋庭图》里,会看得更清晰。 道光帝和皇后,坐在亭子里,旁边的炕几上,不但放了一个绿色鼻烟壶,还有一个白色的烟碟。 这就说明,道光帝喜嗜鼻烟,而...
由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8省文物部门和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组织的专家考察活动,于10月12日抵达湖北,来自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对襄阳、五峰、鹤峰、武汉、羊楼洞一线的申遗推荐点进行了考察,以确定湖北省拟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遗产点。 13日,专家团队在襄阳铁桩码头登船,沿途考察了樊城迎旭门矶头、林家巷码头、大码头等港埠。其中,林家巷码头规模较大,上建石牌坊,下筑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