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桂花镇香楠村支书徐永香收集了红军驻地使用过的鼎锅、从井冈山带过来的扁担、开仓放粮留下的木斗和木铲等。 当年敌军部队在山上构筑的工事。 “贼抢圈子头,红军是对头。南坳放几炮,吓得屎尿流。”在泸州市古蔺县桂花镇高峰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知晓红军长征途经此地的历史,至今还有人记得当时村民给经过的红军编的这首顺口溜。 近日,古蔺县政协“红色文化调研组”一行,深入到...
近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之桂花厅修缮工程启动,该项工程由南浔古镇管委会组织实施,预计12月底完工。 小莲庄占地17165.80平方米,平面呈近似长方形,东西长,最大距离为208米,南北短,最大距离也有95米。西半部为建筑群,东半部为园林区。建筑群部分分列三条南北向轴线,从东到西依次为家庙、义庄、私塾。义庄位于家庙西侧,坐北朝南,分前后二进。第一进为平屋,面宽五开间,通面...
国庆佳节将至,京城的各大公园已是丹桂飘香,北京颐和园正在举办的“第十六届颐和秋韵”桂花文化展,每天都吸引了众多游人观花赏桂。桂树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花木,桂花则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先秦古典籍《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首篇就提到了桂树:“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而《吕氏春秋》对芳香飘逸的桂花更是大为赞赏:“物为美者,招摇之桂”。据考...
本次展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台办联合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台湾花莲县秀林乡秀林社区发展协会、台湾花莲县秀林乡陶朴阁美学才艺发展协会、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米雅各文化企业有限公司承办,将于2017年3月29日至6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展出,展出150件实物展品。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台湾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
遗产编号 ⅷ-11 所属地区 四川·成都·彭州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成都市彭州市群众艺术馆 申报日期 2006 桂花土陶是指彭州市桂花镇的传统制陶工艺。根据文献记载,桂花土陶具有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彭县志》即说,在明代嘉靖三年(公元1523年),桂花镇的土陶生产已经形成规模。现存桂花镇瓦子村龙窑窑址,就是嘉靖年间当地人烧陶制陶的有力见证。 ...
桂花鸭其实就是人们所说的盐水鸭,因其在桂花盛开的季节制作,故美其名曰:桂花鸭。每年中秋前后,盐水鸭的色香味最佳,吃一只香喷喷的桂花鸭,是极大的享受。 盐水鸭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很久以前,邻省的鸭农有赶鸭子到南京卖的传统,农历五六月,鸭农就开始赶着小鸭一路向南京走来,在路边、溪河、田间地头,鸭子们边走边吃。等走到南京的时候,已经是桂花飘香的八月了,小鸭子也长成肥鸭了。南京的老百...
清代墓葬群 顽童戏狮 梅花鹿雕刻 记录建造年代的铭文 焚化冥币的石香炉 人物形象众多的浮雕 近日泸州市古蔺县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古蔺县桂花乡发现一处清代家族墓葬群,当地政府随即组织了文管所、宣传部、电视台等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 古墓群位于古蔺县城西北部37公里处的桂花乡高峰村,墓葬依山势而建呈阶梯状分布,主要为骆氏家族墓葬群,总数有20余座,每座古墓高约3...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