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日,记者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获悉,良渚申遗文本将于2月1日前正式递交世界遗产中心,申遗结果将于2019年出炉。 “2017年3月,良渚遗址申遗程序正式启动,申遗预审文本已在2017年9月交至世界遗产中心。”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寿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此前对媒体表示,良渚遗址申遗范围是“良渚古城+瑶山遗址+11条水坝”。 ...
今天的艺术批评,在茁壮成中又饱含争议,严肃的美术史论家们总不把参会发言的批评行为当学术研究看待,就是批评家内部,也对那些“大词”化、“哲学”化、“翻译”化和“老外”化的批评词语提出批评。更甚如坚持国学批评的彭德先生,对当下中文写作者,在行文中动不动像我一般使用“XX化”这样词语的行为都持批评态度,以为这样的写作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中文写作。批评家对当代艺术批评日益边缘化、无足轻重的批评失语、自甘堕落...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下,余杭区和良渚遗址管委会全力攻坚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日前,申遗文本(预审稿)已如期送到国家文物局,这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申遗文本》的编制和上报,是良渚遗址申遗的首道关口。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申遗文本》需要在今年9月30日前送交世界遗产中心预...
日前,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文本申遗文本(预审稿)如期报送国家文物局,这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前期,余杭区政府和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开展了《申遗文本》编制,7月初完成初稿后,一方面由良渚遗址管委会组成专门班子进行校核,管委会班子成员三审三读,工作人员逐行逐字认真校对;另一方面,由省文物局牵头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对《申遗文本》进行了论证评审。...
为加快推进良渚申遗步伐,2017年7月29日,省文物局召开良渚申遗文本专家审查会。会议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院所的考古和申遗专家参与申遗文本评审,以便在文本提交预审前作最后一轮修改。国家文物局派员参加指导会议并作发言。 与会专家听取了申遗文本编制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申遗文本介绍后,对申遗文本进行...
青瓷窑遗址 6月19日下午,《青瓷窑遗址(浙江上虞)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省级专家论证会在上虞召开,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等领导及专家参加了会议。 与会领导和专家认真听取文本编制单位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介绍,对文本进行认真的论证讨论。会议认为,《青瓷窑遗址(浙江上虞)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编制遵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基础工作扎实,文本制...
东西城公布文保计划;东城将腾退17项不可移动文物,西城启动15项直管公房腾退项目 持续了7年的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今年年内有望完成初稿,将涉及文本制作、保护规划和缓冲区范围划定等方案。昨日,市文物局表示,由于目前中轴线文化带的保护面临着文物单位产权混乱、使用不合理和文物腾退资金缺口较大等问题,短期内暂无冲击世遗计划。同时,东西城分别公布文保计划。新京报记者 黄颖 两年花费文保资金约20...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司法肇始于清末新政时期,为了选任兼具娴熟法律业务技能和较高道德修养的司法官,清末民初经历了从“主管部门请简制”到“法政学堂选官制”,从注重司法经验,到强调专门法律素养,再兼顾司法经验、法律素养的曲折变迁,它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司法官选拔、培养、成长的内在规律。 光绪三十二年,清末新政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司法审判机关,这可谓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司法机构。关于大...
日前,平阳县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大纲文本首次论证会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会议室召开,会上,陈列大纲文本编制单位介绍了平阳县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大纲文本撰写的指导原则、基本陈列布置的结构思路、各展厅的重点内容等。 与会人员对陈列大纲的总体思路和架构给予了肯定,对陈列大纲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陈列大纲要突出平阳历史文化和馆藏文物特点、突出地方特色的设计思路。与会人员还就大纲主题的定名、展陈的重点内容...
记者从13日召开的泉州海丝申遗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泉州海丝申遗和牵头服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得到国家文物局的高度评价,是“全方位的领跑者”。会后,国家文物局还将派员专门指导泉州迎接国际专家考评,着重考虑清源山锡兰侨民墓地、土坑村申报国保问题。 【文本编制】 申遗文本2月前提交联合国 会议透露,去年9月30日,海丝申遗文本送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预审。目前正进一步修改完善...
近日,在泸县玄滩镇刁河村刁氏祠堂内发现了《泸州叶主示喻选举族长条规》,里面涉及了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关于宗族管理的方方面面,更是点明了族长选拔条件等情况,族长作为一个家族德高望重的人,不仅引领着全族人们前行,对当代的好家风建设极具重要意义。 首次发现 还原清移民背景 每个家族都有家族的故事,从早时期开始薪火相传,拥有族权的族长处理婚丧喜庆、家庭纠纷、宗祠祭祀等事务,在整个家族中起到了承上...
7月6日,温州博物馆历史厅改陈文本及设计方案审定会议召开。 会上,温州博物馆汇报了历史厅改陈文本的修改情况,施工方汇报了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初步方案和构想。各位与会专家就文本材料内容和汇报情况,对文本和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剑谨、副市长郑朝阳参加了会议,并对文本的修改结果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要求在后续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改陈进行深化和...
9日,记者从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部门获准独家采访并获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文本正做最后修改,拟于3月底前提交国家文物局。“申遗”文本将细说中国明清城墙根源,折射古代国家建制,体现南北特色。 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文本调研、形成耗时多年,共五六十万字。 “城墙序列”透露尊卑建制 目前申报“队伍”含中国6省8城,“城墙序列”包括都城(江苏南京城墙),府城(陕西西安城墙、浙江临海台州府城墙、湖北荆州...
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历时十年,13个城市城墙“打包”、“体量”庞大,“申遗”进展加速。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13日在南京受访时表示,中国明清城墙“申遗”田野调查、文本编制、规划保护、人才培养等诸项正同步推进,其中文本编制工作将于明年完成。 贺云翱是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文本的起草人、主持者。在他看来,中国古代曾现辉煌的“城墙”时代,上万个城市以城墙固风水、展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