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21年3月28日,南陶瓷·北内画,同根同源·共庆百年《千秋万代》双王大师尊全球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发布会现场空前盛大,由景德镇市文联、衡水市文联、瑞金市文联三方权威机构发行,以及来自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工艺美术界、文博界、收藏界的众专家领导、新闻媒体代表以及众多文化艺术收藏爱好者均出席了此次活动,共同见证《千秋万代》双王大师尊的全球首发。 ...
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2月22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幕。陈列厅内摆放了大小80件文物,吸引众多观众观看。
鎏金青铜编钟 没有惊喜,没有激动,只有心有余悸,伴着些许欣慰。眼前的文物难得一睹真容,价值不可估量,但对于钟爱文物、常流连于各类文物展览的北京市民李天明来说,看展时心情如此百味杂陈,还是第一次。“如果这些宝贝会说话,它们一定在控诉!”他告诉记者,“险些!它们将‘流亡’海外或者永久不见天日。” 这是“众志成城 守护文明——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的现场。近日,该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落...
书画的欣赏、保存和维护均离不开装裱,故有“装潢者,书画之司命”之说。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旧书画留存至今,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各种原因,会出现变色、霉烂、蠹蚀、酸化、断裂等病害,影响其观赏和保存,严重的会直接危害书画存亡。对已产生病害的古旧书画进行保护、修复,以恢复其原貌、延长其寿命,是博物馆一项重要工作。长久以来,古旧书画的保护和修复技艺,由于种种原因而秘不示人。 2018年12月28日,由...
2018年12月31日,由天津市文物局主办,天津博物馆、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天津管理处共同承办的“丹心慧眼护国门——天津文物进出境管理成果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主要回顾自1952年天津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成立以来的60余年间天津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的历程,展示历年海关移交文物成果,宣传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期提升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文物...
12月26日下午,“众志成城 守护文明——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国庆、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以及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出席开幕式。 此次展览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文物局联合...
近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2018鲁渝非遗扶贫培训成果展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举行,共展出526件培训学员作品。 据了解,按照山东省、重庆市扶贫协作的总体要求,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中心,促进留守贫困人员和残疾人就近、居家就业为出发点,今年9月至11月,重庆市万州区、巫溪县等四个贫困区县分别举办了鲁渝扶贫非遗(刺绣)培训班,酉阳苗绣、彭水苗绣等4家刺绣企业对...
近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南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创意非遗 美好生活”——“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探访孵化成果展在湖南省文化馆展出。 2017年7月至8月,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探访活动以“探三湘秘境,生机盎然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由非遗专家、文化专家、设计师、媒体等组成探访车队,分湘南、湘北两条线路,深度探访了湖南境内40余项非遗项目,并遴选...
图为一名观众在观赏广西的铜鼓。宋延康摄 图为“乾隆皇帝——故宫博物院文物特展”一枚精美的雕刻饰品。宋延康 摄 图为“乾隆皇帝——故宫博物院文物特展”吸引众多观众前往观赏拍照。宋延康 摄 图为广西出土的古青花瓷器。钟建珊 摄 图为广西出土的古青花瓷器。钟建珊 摄 图为乾隆皇帝印章。钟建珊 摄 ...
11月16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8年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成果展在湖南长沙大麓珍宝古玩城开幕。 本次展览为期7天,以“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为主题,涵盖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苗绣3个项目的振兴成果展,以及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滩头木版年画等19个传统工艺项目的专题展,50多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展演,集中展示近年来湖南传统工艺振兴成果,以进一步推动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的...
近日,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成立后的首个年度项目——“文化之美·漆心可见”展览在山西省运城市开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展出了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漆器工艺与创新设计研修班”学员的创新漆器作品33件(套),以及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山西漆器文物19件(套)。 2017年7月,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致力于保护与传承中国...
“华美再现--汉代木漆器保护成果展”暨“汉代木漆器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6日在扬州举行,本次展览是由扬州和荆州两座历史文化名城携手,精选出130件汉代木漆器精品在扬州博物馆公展,旨在展示汉承楚风的浪漫主义美学,与市民共享文物保护丰硕成果。 此次活动由扬州文物局主办,扬州博物馆、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博物馆、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承办。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介绍,木漆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
图为展览现场。刘忠俊摄 西王赏功币、大顺通宝钱、大量金锭和银锭、各类金册……21日,“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四川博物院正式拉开帷幕,为观众们逐渐揭开300余年前张献忠“江口沉银”的秘密。 展览由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眉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将持续至2019年1月18日。展览共展出521件/套精品文物,主要以金银器为主,还有铜、铁、木等质地的文物。 ...
为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日合作开展尼雅遗址考古30周年,在新疆文物局的统筹指导下,由新疆博物馆策划创作并联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推出的“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 9月22日开幕。 尼雅遗址,是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一处闻名于世的汉晋时期绿洲城邦聚落遗址,因其发现之传奇、环境赋存之神秘、沙埋珍藏之绚丽、历史文化之丰富,长期以来一直是历史、考古、地理学界以及...
22日,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在新疆博物馆举办的“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中亮相。炭精刻“司禾府印”“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等300余件尼雅遗址出土的文物与其同时展出, 此次展览将从9月22日持续到2019年1月。 尼雅遗址,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一处闻名于世的汉晋时期绿洲城邦聚落遗址,是新疆首个评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绿洲城邦聚落遗址。经考证,其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