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21日下午,笔者在镇海区九龙湖镇文化中心前发现,许多村民在“远古的微笑——镇海鱼山·乌龟山遗址考古成果”展板前,边观看边议论纷纷,好不热闹。该镇河头村的陈大爷感触地对笔者说:“未想到阿拉生活的脚下,至今为止竟是镇海最早的先民发祥地,今后我们一定配合政府将这块宝地看护好。”这就是镇海区文物部门开展的镇海文物遗址保护宣传大蓬车进乡村的一个场面。 鱼山·乌龟山遗址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河头村境内...
日前,由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城墙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湖山之间——木渎古城考古成果展”系列活动,邀请参与者听讲座、看现场,体验考古工作的科学与严肃。 11月5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唐锦琼在苏州城墙博物馆给公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考古视野中的城》。唐锦琼依托城址考古的最新资料,为听众剖析了考古对古代城址观察的独特角度,指出了古代城址相较于一般性聚落的基本特征,以及对苏州城市...
11月1日,“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活动(云南站)”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开幕,全面展示了30余年来,我国在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普查、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此次展览包括四部分:“丰富多彩:少数民族古籍”展示了书籍类、铭刻类、文书类、讲唱类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民族遗珍:少数民族古文字古籍”展出了现存的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文献价值的珍贵古籍原件...
地秧歌演员表演乐亭地秧歌 为加深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远意义的认识,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10月24日,乐亭县组织开展的“乐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正式启动,首展在汀流河镇时代广场举行。 本次活动规模大、范围广、水平高,具有浓郁的乐亭地方特色。活动主要分为三项内容:国家级非遗项目优秀剧(节)目展演;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展板展览及资料发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进校园...
日前,由省考古所和宿州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宿州芦城孜遗址考古成果展”在宿州市博物馆开展。展览精选出土文物200余件,以芦城孜遗址为主,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陈列,辅以图文介绍,对发掘过程、遗址遗迹以及考古知识进行直观呈现。芦城孜遗址位于宿州市南部桃园镇浍光村芦城孜自然村东侧,距市区约16公里,是皖北地区保存较好、时代较早、文化内涵丰富的一处古聚落遗址。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从距今4600年前龙山时...
10月1日,由舟山博物馆主办的“博物汇览——舟山博物馆近年文物征集成果展”在博物馆一楼特展厅展出。展览历时2个月,将持续到11月30日结束。展览集中挑选了自2009年至2015年期间征集到的文物近百件,涉及瓷器、书画、杂项等,类型多样、形式各异。 近年来,舟山博物馆通过实地走访、联系藏家、接受捐赠、召开座谈、参与拍卖等多种渠道,征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自2013年以来,就已征集藏品千余件...
今明两天,由太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太原美术馆、三晋文旅集团、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和山西大学历史学院共同承办的旅游文化建设成果展,在太原美术馆如期举行。 此次展会同时进行图文展和文创作品展,以图文形式与实物相结合,通过展板展示和一些砖雕、旅游文化纪念品等方式进行展出。方便更多的人了解山西,了解龙城太原2500年来沉淀下来的历史足迹以及文化成果。 展馆将分为8类布展,参展企业可谓都...
记者昨从浦江博物馆获悉,为配合“稻作农业起源暨‘上山文化’命名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浦江博物馆将举办“上山文化十周年考古成果展”。截至目前,该展文物借展工作全面完成,展览将成为上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的首次集中亮相,涵盖了早、中、晚各个时期代表性出土文物,代表了考古工作者十年心血。 据了解,为使展览如期进行,从2015年11月起,浦江博物馆就开始筹备相关的借展工作。本次借调的文物主要有大口...
自3月2日起,“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亮相首都博物馆。记者获悉,这场展览本应该在6月2日撤展,但由于观众参观热情高,展览将延期至6月26日。26日12时至21时,还将为刚走出中考考场的学子开专场展览。 26日海昏侯展将开中考考生专场 2015年,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墓的发掘在业内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共展出文物441组件,以金器、...
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的西藏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西藏博物馆开展。 此次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展示区、县普查办和各国有单位开展普查工作的相关情况,包括采集文物数据、上传数据、通力合作、广泛宣传等内容;第二部分展示普查取得的成果。展览分别从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管理处、罗布林卡管理处、群觉古代兵器博物馆、萨迦寺等收藏单位借展文物52件(套)...
为了迎接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7日南浔区举办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成果展示活动。本次围绕主题精选文字与图片,制作一批文化遗产宣传板。另组织市级优秀文博志愿者参加此次活动,面向大众进行讲解,并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册。 本次展览主要是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南浔区共21处,包含了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和其他5大类。截至目前,南浔区共有各级文物...
6月8日上午,由淄博市文广新局、淄博市文物局主办,淄博市群众艺术馆、淄博市博物馆、张店区文化出版局承办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暨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开幕式在市博物馆举行。琉璃灯、烙葫芦、淄博烙画、鲁派内画、民间剪纸、核雕等14个非遗项目的优秀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人进行现场展演展示,让市民们了解和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只要拿的动剪刀 就要让这门艺术传承 “剪纸的手法很多,但是...
近日,由阿拉善盟文广局、盟文物局主办,阿拉善博物馆承办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开展,共展出馆藏文物30件(套),展期45天。 当天的活动吸引了阿左旗第九小学和蒙古族学校的200余名师生,大家一起制作植物标本,参加了阿拉善博物馆首次举办的集博物馆知识、社会大百科及互动游戏于一体的“智勇大闯关”活动。阿左旗蒙古族学校的师生,还现场演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沙力搏尔式摔跤。 据了解...
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内蒙古博物院作为中国主会场,展出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果。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河套文化博物院藏唐代三彩炉、内蒙古博物院藏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缴获的美军子弹箱、内蒙古博物院藏1979年呼和浩特市第一炉单晶硅等内蒙古一大批珍藏文物一同亮相。中国其他省份文物以图片形式进行了展示。 记者获悉,国务院决定于2012年至2016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
4月22日是第47届“世界地球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了秦岭“献给地球的礼物”13周年成果展和《陕西日报》“秦岭世界”周刊创刊号首发仪式,陕西省原省长程安东、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等出席活动。 展览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反映了秦岭山区重大考古发现、动植物保护和环境治理的重大成果。秦岭珍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在道教、佛教和古道等方面的文化遗存丰富。秦岭共有七条“秦蜀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