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6 月25 日至29 日,受广东省文化厅委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赴泰国曼谷,在湄南河西岸的火船廊修缮工地开展工作。此次工作主要内容是对火船廊两座建筑上的中国风壁画内容进行释读。 火船廊的业主是泰国华侨陈慈黉家族。陈慈黉(1843-1921)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澄海县,12 岁随其父陈焕荣到香港,后接替其父经营香港乾泰隆商行。1871年陈慈黉到泰...
汉代兽形提梁盉。主办方供图 12月16日,“南粤藏珍——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展”展览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3月31日。 2012年10月,国务院启动对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调查、认定和登记工程,俗称“国宝大调查”,而广东省文物普查工作也自2012年12月起全面展开。经各方努力,历时四年,全省4000多名普查工作者,摸查了403家国有单位的文物收藏情况,...
12月6日,广东省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副省长陈云贤指出,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尽快成立普查机构。 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透露,目前广东文物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文物普查进度也比较滞后。目前全省共落实经费1300余万,与全省普查实际所需经费(约2亿元)相差甚远。 方健宏列举今年接连发生省内发生的文物被毁事件,称其影响十分恶劣,并对出事地市提出批评:今年4月...
广东文物宣传被指不到位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要借文物宣传文化、宣传广东,擦亮文物招牌 羊城晚报讯 记者 黄丽娜 报道: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本月将就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7 日, 检查组的部分组成人员先行听取了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 在汇报会上,多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广东对文物的宣传很不到位, 很多在广东生活了半辈子的人都不清楚广东哪里是世界...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尘埃落定,位于清溪镇明清时期的松岗碗窑位居省文物“十大发现”之首。在东莞市文广新局编制的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松岗碗窑遗址”推荐材料中,记者看到,有一只瓷器盒在松岗碗窑遗址东区出土,据考古调查,东区的遗迹和遗物均表明,以龙窑为核心的作坊遗址为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的遗存,也就是说,该瓷盒的出产时期应该也是那时。记者看到,该瓷盒呈圆柱状...
广东黄沙塘高桥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广东评“十大新发现” 广东现存最早铁路桥被列为文物 广东省文物局近日评选出“十大新发现”,昨日南方日报记者独家获悉这一信息,它们全部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新发现。 据了解,今年6月,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新发现得到了国家普查办和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的最终确认,其中普查新发现数量为2.7万余处,省文物...
备受关注的“南澳一号”古沉船,在历时一个多月的外围打捞后,终于转向沉船区域内沉船船体及船载文物的发掘。10日下午,考古队开始正式打捞船载文物,并通过央视进行直播。在第一天的打捞过程中,共有8箱文物出水,众多珍贵青花瓷器首次公之于众。在此之前的外围打捞中,“南澳一号”采集出水的完整或可复原文物累计已达1000余件,但仍有诸多谜团未解:船上到底有多少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