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孔雀石鼻烟壶 鼻烟壶为孔雀石制成,扁圆形,通体为深浅绿色花纹相间,充分显示出孔雀石天然生成的纹理。其顶上有錾花铜镀金托嵌红色珊瑚盖,下连以玳瑁匙,底有椭圆形足。 以孔雀石制作的鼻烟壶极为少见,此烟壶颜色深沉,盖钮以红色珊瑚加以点缀,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使烟壶整体显得十分活泼。
驼黄色暗花缎底绣孔雀纹补服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泰州已出土明代服饰300余件,种类之全,数量之众,均居全国前列。其中最珍贵的是一件明代三品官服为“驼黄色暗花缎底绣孔雀纹补服”。 这件孔雀纹补服,1980年发现于海陵区鲍坝,是徐蕃墓主人徐蕃的官服。衣长131厘米,两袖通长242厘米,面料是姜黄色八宝四合云纹暗花缎,里料是姜黄色朵花杂宝直径纱。 ...
宋 长5.9厘米,宽3.7厘米 此器扁平体,双面雕。孔雀凹点眼,衔绣球正欲飞翔。翅膀用两排竖阴线雕刻,间以横线相隔。花尾上翘,尾根部上下并列两个钻孔,应为嵌接其他材质的簪体之用。
清 长89厘米、最宽37.5厘米 风帽紫缎地,彩绣孔雀开屏、翔凤、花蝶、风景;帽缘白缎地,彩绣花卉、孔雀、彩凤、小鸡、斑鹿、白鹤等。帽后部下垂,网纹口沿,紫色丝线流苏;帽口蓝色缎带,带头尖形,镶四重边。
孔雀绿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一种低温颜色釉,宛如孔雀羽毛般雅丽青翠而得名,又称法翠。唐宋元时期,许多窑都烧造孔雀绿釉产品。与明清孔雀绿釉器的区别是,唐宋元的为陶胎,明清的为瓷胎。唐代孔雀绿釉罐标本,色如孔雀羽毛般雅丽,又似绿松石般青翠,有西亚风格。扬州博物馆收藏有唐代孔雀绿釉波斯风格双耳罐。我收藏的这片唐代孔雀绿釉罐标本(图1),为唐代波斯人对华贸易带入,镇江、扬州等口岸偶有发现,作为标本不可多得。...
清 文具 长41厘米、宽33.4厘米、厚6.5厘米 砚面受墨处平而微凹,上部雕山石、松林、圆月,雌雄两只孔雀立于其间。端砚为砚中名品,砚石产于高要县(今属广东省),呈深紫色,其质坚细柔润。
高3厘米 宽2.2厘米 长6.5厘米 金。洁白。器上部立雕一孔雀,缩头,饰云状冠,圆眼,短喙,曲颈,双翅收拢,以三排阴刻线显示羽毛,尾较短,阴刻两组扇形羽毛纹,边缘刻锯齿纹。插针弯曲,上与孔雀下腹相连,下端尖锐,供插戴。1974年北京房山墓葬出土。现藏首都博物馆。
五代十国 五代 后唐 盛器 1965年福建省福州市郊刘华墓出土 高75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16厘米 瓶敛口,矮颈,广腹,小底,状如橄榄。肩颈部置3耳,上腹壁贴饰3组半圆弧条纹,下腹部有一圈粗绳纹贴塑。胎质粗疏,呈橙红色,通体施孔雀蓝釉,厚而晶莹,瓶内颜色青灰。同出的孔雀蓝釉陶瓶还有2件,与之均放置在墓穴前室。一件和此瓶类似,另一件颈肩附4耳,腹壁环贴4道粗绳状纹。 ...
孔雀绿釉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是难得一见、极为名贵的珍稀品种。目前珍藏于我国各大博物馆的实物标本资料也极为有限稀少,因而确实弥足珍贵。 孔雀绿釉,又称“法翠”。它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因唐宋时期开始在北方民窑中陆续制作。至元代,景德镇浮梁瓷局建立后,也生产过一些孔雀绿釉瓷器。景德镇御窑厂旧址曾出土宣德时低温铅绿釉和孔雀绿釉的制品,其中的铅绿釉产品还锥刻花纹装饰。孔雀绿釉的产品见有三足炉、高足...
磁州窑是我国瓷器的重要产地,烧造时间之长,产品之多,影响之大,为后人所关注。 这尊孔雀蓝香炉产自明代早期磁州窑。孔雀蓝香炉为出土之物。高7厘米,直径14厘米,炉内外均施孔雀蓝釉,厚唇,炉身朝外自然敞开,呈喇叭状,炉身盛开三朵黑釉葵花,视觉效果突出,四周配上茎叶,主次分明,画面剩余空白处采用席纹补白,笔意流畅,构图精巧。香炉圆底露胎,留有修胎的痕迹;炉腰下有凸起圈,圈下外装饰三只浮雕型如意...
笔者收有一件明宣德孔雀蓝桃形瓷印泥盒,长4.5厘米,宽3.5厘米,高4.5厘米,上部有三片凸塑连枝桃叶纹,尖部有许多凸塑小点纹饰。印泥盒造型漂亮、典雅,小巧玲珑,有蓝宝石般的光泽,包浆温润,其上下部口沿处,局部有剥釉。 印泥盒瓷胎为典型糯米汁胎,细腻、洁白。印泥盒为手工塑制,造型讲究,做工精巧,上下扣合完美,合在一起恰似刚从树上摘下的新鲜蜜桃,让人爱不释手。此印泥盒釉色纯正、厚润,蓝得鲜艳、...
孔雀绿釉属低温釉,颜色类孔雀尾毛绿色,故得名。此种釉始于宋代磁州窑,到明代永乐时期,孔雀绿釉已经十分成熟,但有官窑款的完整传世品始见于明成化。明正德时此品种釉色呈色普遍较成化时浅淡。清康熙时,孔雀绿釉再度盛行,雍正、乾隆时继续生产,但少见有釉下青花装饰的,多为单一色釉的祭器及瓷塑和盆奁等陈设用瓷。 清代孔雀绿釉多无款,须把握各朝造型特征及胎釉工艺特征,确定其具体时代。康熙、雍正朝产品大体相同...
遗产编号 ⅲ―27 所属地区 云南·德宏州·瑞丽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云南省瑞丽市 申报日期 2006 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
遗产编号 ⅰ―2 所属地区 安徽·安庆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安庆市潜山县、怀宁县 申报日期 2006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全诗357句,178...
时间: 2006 类别: 传统舞蹈 地区: 云南省 编号: Ⅲ-27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瑞丽市 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