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博物馆是洞悉城市文化之窗,也是承载文化记忆的殿堂。12月24日,浙江温岭博物馆开馆,含国宝级文物青铜夔纹蟠龙盘在内的1500余件文物引得观众与文博专家驻足。 开馆当日,当地民众纷纷前来参观。 童笑雨/摄 博物馆是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角的吹响,博物馆数量迅速增加,一片片“文化洼地”也逐渐蜕变为“文化高地”。 国宝镇馆,因其年...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 高23厘米 长126厘米 宽46.6厘米 禁是西周前期的承尊器,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尊等盛酒器皿的几案。《仪礼?士冠礼》记载:“两庑有禁”。郑玄注:“禁,承尊之器也。”放置酒器的几案为什么会被称作禁呢?对此人们一直众说纷纭,据古代文献记载,西周初期曾厉行禁酒,“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禁这个名称源于戒酒,出于更有效的督促民众实行禁酒的考虑...
商 盛食器 高27.2厘米,口径31.7厘米,足径21.7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青铜铸成,圆口,沿外折,鼓腹下敛,弧形底,底下正中有一半环钮,为系铃之用。圈足甚高,足身有十字镂孔三个。器全身饰纹,口沿下由张口吐舌、卷尾夔龙组成纹带一周,二龙相对。其下为变形蝉纹。再下凸弦纹二周。此器造型特殊,高足周壁下层尚有突起的大兽面纹,空白处填以雷纹,在商代青铜器中,是一件较...
商周青铜器上的“夔纹”,似龙非龙,似蛇非蛇,它是古代传说中的一足怪兽,据说这种怪兽一出现,不是风雨来临就是大旱。古人把它铸刻在青铜器上,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 夔既是人名又是怪兽名 在古代青铜器上有一种装饰纹样,似龙非龙,似蛇非蛇,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有的只有一个头,有的则是双头形象,两个头一上一下,身子呈对角线展开。自宋以来的著录中,都称之为“夔纹”或“夔龙纹”,有双...
【摘要】本文重新梳理横岭山墓地资料,根据墓地空间布局,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组合等信息,考察夔纹陶时代岭南社会复杂化程度,探讨早期方国社会形成之前岭南分层社会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横岭山 夔纹陶时代 岭南 分层社会 【机构】厦门市博物馆 来源:《福建文博》2016年01期
又一大批古墓葬现身,而且还是先秦时期的! 昨日(26日)上午,新快报记者跟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来到九龙镇棠下村榄园岭先秦遗址挖掘现场。在这个2000多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50个墓穴错落有致。 据考古院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强禄介绍,50座出土墓葬中有49座为先秦时期墓葬,也是广州自出土增城浮扶岭和萝岗大公山古墓群以来,第三个先秦古墓群的集中发现点。 现场 2000平方米面积发掘50座古墓...
昨日上午,记者跟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来到九龙镇棠下村榄园岭先秦遗址挖掘现场。在这个2000多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50个墓穴错落有致。 据考古院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强禄介绍,50座出土墓葬中有49座为先秦时期墓葬,也是广州自出土增城浮扶岭和萝岗大公山古墓群以来,第三个先秦古墓群的集中发现点。 现场 2000平方米面积发掘50座古墓 今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广州...
战国 高19.2厘米,口径17厘米。1965年长治市分水岭出土。盛食器。带盖,盖顶有喇叭形捉手。器为直口,圆腹,两侧有环形双耳,下承喇叭形高圈足。通体错金夔龙纹、莲瓣纹、垂叶纹、斜角云纹等。错金纹饰细腻,工艺精湛。
夔纹铜禁 西周夔纹铜禁,高23厘米,长126厘米,宽46.6厘米。整体呈扁平立体长方形,中空无底,禁面上有三个微凸起的椭圆形子口,中间的子口略小于两边子口,禁前后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十六个,左右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四个,禁的四周饰有精美的夔纹,纹饰生动,造型端庄,铸造精良。 禁是西周前期的承尊器,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尊等盛酒器皿的几案。之所以称“禁”,盖因周人总结夏、商...
西周铜禁是什么?禁是西周前期的承尊器,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尊等盛酒器皿的几案。《仪礼·士冠礼》记载:“两庑有禁”。郑玄注:“禁,承尊之器也。”放置酒器的几案为什么会被称作禁呢?对此人们一直众说纷纭,据古代文献记载,西周初期曾厉行禁酒,“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禁这个名称源于戒酒,出于更有效的督促民众实行...
图片资料 禁是西周前期的承尊器,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尊等盛酒器皿的几案。《仪礼·士冠礼》记载:“两庑有禁”。郑玄注:“禁,承尊之器也。”放置酒器的几案为什么会被称作禁呢?对此人们一直众说纷纭,据古代文献记载,西周初期曾厉行禁酒,“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禁这个名称源于戒酒,出于更有效的督促民众实行禁...
一、出土经过 1917年陕西省靖国军兴起以后,陕西被地地方军阀所割据。其中有一个小军阀党玉琨(又作党毓坤,党玉崑),首任省防军旅长。1917年至1928年,党玉琨盘踞在凤翔、宝鸡、岐山地区达十二年之久,俨然是个土皇帝。 党玉琨年青时曾在北京古玩店当学徒,知道文物之贵重。宝鸡斗鸡台1901年出土了夔蝉纹禁,哄动一时,所以,党玉琨从1925年起征派宝鸡等县的民工及命其部队数千人在宝鸡斗鸡台之戴家沟...
商代后期,邐簋,高14.2cm,口径19.7cm,重2kg。 圆腹,圈足,半圆形双兽耳,耳下各垂一小珥。颈前、后铸半浮雕对称二兽头,每三个兽头两侧各饰一夔纹,圈足上饰双夔合成的兽面纹,均匀地构成了四组兽面图案。 器内底铸铭文3行19字,合文1字: 辛巳,王饮多亚 享京,邐 赐贝二朋,用作太子丁。 大意是:在辛巳这一天,商王在厅中宴请众官员,随后又在京地举行祭享典礼。邐可能因参与上述活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