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7年11月6日,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蒋海松一行向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捐献珍贵地震文献实物资料、电子视频若干件,并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蒋海松说2008年自己正在西南政法大学攻读博士,“5·12”震后他十余次深入北川地震重灾区,担任北川志愿者教师、西南政法大学赴北川赈灾支教队队长,并发起北川“春风助学”活动,为北川县等地震极重灾区的特困学生、孤儿、单亲和伤残儿童,重点对...
梓潼县贺旺县长所捐赠的新县城规划图 梓潼县贺旺县长介绍所介绍文物 2017年5月13日,梓潼县贺旺县长带领中规院一行专程赶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捐赠地震文物及相关资料。中心(局)党委委员、副主任(副局长)刘强和典藏陈列科相关人员参加了捐赠仪式。 仪式上,贺旺将规划的第一手资料、手工绘规划图、相关文件、报纸、大量珍贵图片捐赠给地震纪念馆。贺旺原是中国规划设计院的博士,...
日前,中国科协办公厅公布了2016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考核结果:在被推荐的187个基地中,共评出110个2016年度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与成都动物园一道,成为四川省仅有的两家获奖单位。 据了解,去年以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不断增强地震知识社科普及基地功能,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不断扩大地震知识社科普及基地影响力。扎实开展地震知识社科普及...
“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项目于2014年3月开工,2015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去年4月完成布展,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5682万元。建设内容包括纪念馆主体工程建设、室内布展以及纪念馆配套设施工程等。纪念馆内设抗震救灾厅、科学重建厅、幸福生活厅三个大厅,集中展示重建新路的四川实践,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展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 去年7月20日纪念馆免费对外开...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位于四川省北川县老县城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总是人头攒动,参观者络绎不绝。 自2010年5月免费开放以来,纪念馆接待人数逐年上升,一直在国内同类纪念馆中名列前茅,今年接待量已突破130万人次。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已成为展现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不当被动的“守馆人”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纪念馆都是固态的,用死板的方式、凝固的...
12月21日,江苏省常熟市科协主席卜鸿昌、副主席翟俊霞等一行4人赴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考察。 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卜鸿昌一行先后考察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考察中详细了解了地震纪念馆开放接待情况以及对社会公众科普、教育、培训活动开展情况。
参观地震纪念馆 2016年11月25日,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地球物理专业80余名学生参观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仔细了解地震的成因、危害及其波及范围,掌握了地震自救互救知识。针对个别震损建筑和地面破裂情况,同学们在参观后还结合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讨分析。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
20日,“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开始向社会公开开放。该馆集中展示“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真实记录和反映“4·20”芦山强烈地震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展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 “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位于芦山县汉姜古城内,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每日开放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周末正常开...
记者12月16日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获悉,该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到位项目资金1501万元。目前,项目已进入公开招标阶段。 目前,地震纪念馆已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文物、资料11万余件,目前都在自然环境下保存。为最大限度地抑制和减缓环境因素对文物、资料造成的破坏,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邀请上海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院,编制了《“5·12”...
7月14日16时,四川省气象台再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记者获悉,作为“5•12”汶川地震遗址的四川北川老县城自7月8日以来遭遇了50年最强洪水,由于北川大酒店遗址、地震遇难者公墓等重要保护地均被洪水淹没,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任家坪的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受灾情况备受关注。 “虽然近期暴雨连袭汶川,但位于任家坪的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因所处地理位置偏高,并没有受到洪水冲击,十分安全。”汶川县文化体育局局...
7月14日16时,四川省气象台再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记者获悉,作为“5·12”汶川地震遗址的四川北川老县城自7月8日以来遭遇了50年最强洪水,由于北川大酒店遗址、地震遇难者公墓等重要保护地均被洪水淹没,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任家坪的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受灾情况备受关注。 “虽然近期暴雨连袭汶川,但位于任家坪的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因所处地理位置偏高,并没...
位于北川县曲山镇,占地14.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名为“裂缝”。5月9日,在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位于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历时两年多建成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2008年5月12日,8级强震重创四川。五年中,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对口援建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灾区感恩奋进,从废墟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科学发...
纪念馆里虚实结合。“5月9日,举行一个升旗仪式后就向公众开放!”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暨北川老县城指挥部获悉,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任家坪、命名为“裂缝”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9日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七厅一区”组成“裂缝”纪念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其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据北川老县城指挥部工作人...
为全面了解和有效推进绵阳市的文化、文物工作,2012年6月18日,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带领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省文物局局长王琼在绵阳市委书记罗强、市长林书成等有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北川地震纪念馆和绵阳博物馆新馆建设等文化、文物建设工程。在北川地震纪念馆建设工地,黄彦蓉副省长详细察看了工程进展,并认真听取了北川地震纪念馆工程建设、陈列布展以及北川老县城保护等有关情况汇报后强调:北川地震纪...
2011年11月7日,四川省文物局召开了北川地震纪念馆建设工作会议。听取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关于北川地震纪念馆建设进展的情况汇报,并就文物资料征集、展览招投标、机构设置等问题与省文物局进行了沟通。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博物馆处处长李蓓、指挥部指挥长韩贵钧、纪委书记赵凯生、党办主任赵云国、文展部部长陈云波等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目前北川地震纪念馆土建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