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以匾研史,可当佐证;以匾学书,可行笔髓。 匾额承载着中国古老文化,将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之大成,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品。 在新余,有这样一位农民——十年苦心、八方奔走,他省吃俭用,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成为了四处举债也要收集匾额的“痴狂人”。 今年10月1日,由他自办的江西首家匾额博物馆正式免费对外开馆。 3000平方米博物馆藏300余块匾...
网络图片 博物馆的大门十分特别,是一座上面雕刻着花纹的古老牌坊,门前站立着文臣武将石像。据说,这牌坊是明代的东西,它的珍贵之处在于正中的牌匾是空白的,所以叫无字坊。因为这个家族盼望能够有人苦读取得功名,然后再补刻匾额,以光宗耀祖,遗憾的是家族后人始终没有高中,所以一直就空白着。馆长姚远利说,这座牌坊已经成为附近的标志性建筑。 除了科举历史的介绍外,令我感兴趣的是序厅内的“科举考...
唐建摄 科举匾、忠义匾、宗祠匾、堂名匾、官第匾、敬老匾……5辆20米长的大卡车近日一路从广西浩浩荡荡驶入通州漷县,风尘仆仆2000多公里,车上装载的竟是一块块充满历史感的匾额,“年纪轻”的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瑶王殿”匾,“年迈的”甚至有近800岁的宋代进士匾,整整3200方。这些匾额将成为通州正在筹建的中国匾额博物馆的首批藏品。 文物专家周良说,按一块匾额两米长计算,一块一块无缝连接下...
5月18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内的张家界学苑匾额博物馆开馆。该馆分为民俗、名人、状元和湖湘文化四个展厅,共藏有1000余件藏品,其中“闱分两广”匾为明初永乐状元曾棨所题,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状元木匾真迹,距今600余年。邵颖摄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共收藏木石匾额五百多方。其中石刻匾额近五十方,数量之多,在国内尚属首家。收藏有明清三十二名状元题写的匾额四十余方,十三名榜眼题写的匾额,十二名探花题写的匾额。 年代最久的状元匾为明永乐十六年,距今五百八十九年。收藏的元代科举门,系镇馆之宝。 解读国学,弘扬传统文化,已被举国关注。为此,该馆以展陈众多的科举匾额,宣传科举文化为切入点,让更多北京人在了解科举制度的同时,进一...
北京的专题博物馆有很多,科举匾额博物馆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个。在朝阳区高碑店民俗文化街上,穿过一座巨大的石雕,我开始了解科举制度的古老和神秘。 馆长姚远利是一位匾额文化研究者,他在收藏匾额的过程中逐渐对古代的“功名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谓“功名匾”,是官方为了褒扬苦学有志之士而题的匾额。多数题匾人是进士出身,也有不少状元、榜眼、探花。从官职上讲,有...
编者按:上海有多少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博物馆?神奇的博物馆里究竟有多少您所不知的秘密?即日起,东方网陆续推出原创系列报道——《博物馆里的秘密》,带您走进上海各大博物馆,穿过时空的阻隔,揭开尘封的历史,探寻背后的故事,见证上海的变迁。这个夏天,让我们用心聆听历史,静心品味文化。 东方网记者方翔6月26日报道:2012年上海高考成绩预计6月26日20:00公布。对于许多考生来说,都期待着“金榜题名”的...
本馆所展陈的匾额,就其书法来论,都可称之榜书艺术。而本厅展陈的匾额因其形体硕大,字径相应更大一些,故称之为榜书艺术厅。 这些木制和石刻匾额,有题款的很少,但观其字,应是当时的书法名家,中国榜书协会主席李力生先生观后,感叹的说:“这才是真正的榜书艺术。中国书协副主席 刘艺老 先生观后提出:“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今人已无法超越。”题写在匾额上的大字,古人称之为榜书或...
《进士》指可以进授爵禄之士,隋大业中,乃以进士为考取人才的科目,唐宋金元皆因之,明清两朝,具有举人资格的人,经全国统考(会试,殿试)后成绩及格的被录取者,皆称进士,因成绩之高低,分为三甲(三等),称一甲三名,一甲(一等)赐进士及第,二甲(二等)赐进士出身,三甲(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本厅展陈的匾额,皆为进士所题写之匾额,其中以状元题写为最多,次之为榜眼,探花,余者为著名进士所题写。 进士,其学位,...
举:向朝廷举荐人才之意。 汉代取士尚未施行考试之法,皆令郡国相荐举:故谓之举人。 明清两朝科举制度中,称乡试(全省秀才考取举人的统称)被录取者为举人。 “举人”这一科名,相当于今日的学位,按清末废科举之后与新办学堂 相对接规定,举人学位相当于高中毕业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属中级学位。 具有举人资格后,有新的社会地位。见县太爷可以不拜。如犯法,须先革除 举人学位,方可治罪。类...
科举制度的孕育和产生,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选拔贤才”治理国家是历代统治者的共同愿望,对如何建立选拔官员的制度,夏商之后都不断进行尝试,而汉、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曾用过的选官制度则直接为隋代创建科举制度铺垫了道路。尤其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治主张,使孔子“学而优则仕”这一思想理论得到充分应用。
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为仿古两进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2600平方米。其中,展陈以与中国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的“科举匾额”及较多科举文物为主。博物馆共分五个展厅:第一序厅展出中国科举简史及有关科举知识,以图片实物为主;第二厅,生员(秀才)匾额厅;第三厅,举人(文举、武举)匾额厅;第四厅,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匾额厅;第五厅,大型木匾、石匾厅。本馆由姚远利个...
跨入牌楼式大门,展现在面前的是励志堂,这里放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的科举门。这座科举门实际上是一座汉白玉石雕牌坊,其顶部为元代汉白玉石刻遗存。其实,以前的贡院考棚、州县府学、文庙等考试及教育场所,都立有这类象征意义的牌坊,但是在正中所刻文字一般为“禹门”或“龙门”,唯独这座牌坊正中所刻文字为“科举门”。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