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东莞正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昨日,市政府官网公布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透露,将围绕“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这两大最突出的品牌,鼓励对南社等传统村落进行分类分级保护和利用,禁止在各级文化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工程,打造东莞历史文化的靓丽名片。 鼓励单位个...
蒋彬正在对文物进行修复。 在东莞博物馆文物库房部工作的蒋彬是东莞5所市属公立博物馆里唯一的专职文物修复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室对破损的文物做“手术”,让其起死回生。在二十多年的从业经历中,蒋彬修复的文物不计其数。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热播虽让文物修复员大火,但蒋彬觉得文物修复是一项枯燥的工作,好多从业者耐不住寂寞而选择放弃。他希望从业者们能够重拾专注的工匠精神,...
9月25日——11月25日,由东莞市博物馆、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哈密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徐闻博物馆和逸颐艺舍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丝路之旅——古代丝路文明展”在东莞市博物馆二楼展厅展出。此次展览汇集了各区域具有代表性的“丝路”文物,包括彩陶、木器、泥塑品、钱币、丝织品和纸质文献等,多角度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让观众全方位了解“丝路”文化。 为配合此次展览,东莞市博物馆还推出全新体验式社教项目——“...
《龙卧南阳——南阳汉代文物展》即日起至2015年1月11日在东莞博物馆二楼展出。154件汉代文物精品将为东莞观众开启了解南阳历史的大门,立体呈现历史文化名城南阳的厚重底蕴。 南阳,位于现今河南省西南部,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发迹之地,因而有“帝乡”、“南都”的美称。此外,家喻户晓的孔明先生诸葛亮也曾“躬耕于南阳”。汉代的南阳政治、经济、文化盛极一时,与当时的洛阳、长安形成鼎足之势,是汉代中原...
吴华国书画作品 李世玉书画作品 9月3日-18日为期半个月的吴华国、李世玉书画联展即将在东莞市可园路可园博物馆第三展厅展出,该联展共展出吴华国、李世玉书画最新精品四十余幅。 吴华国是广东省知名书画家,其笔下的松岭、云海、山川、原野等无不具有深厚的岭南风格。他取景恢宏、泼墨淋漓、落笔干脆、着色精致,既有大江东去的浑厚,又有小桥流水的清丽,营造出雄浑、大气而又清秀、机趣的意境,富有艺术欣...
东莞博物馆新进的9件明代梅瓶。 东莞博物馆近日新增一批馆藏文物,这是全省各地海关截获罚没的“古董”,有三千件之多。这批文物包括一些铜币、玉器和木雕等,最珍贵的就是9件明代梅瓶。东莞博物馆本身也藏有两件价值百万的白釉梅瓶,此举大大丰富了该馆的馆藏量。据了解,梅瓶中的明代永乐宣武年间官窑出品是最珍贵的,而元代蓝釉白龙梅瓶更是国宝级文物,扬州博物馆就藏有一件,曾有人出价40亿人...
今日起至5月28日,旅顺博物馆和东莞博物馆联合在东莞博物馆举办“中国箸文化展”,为市民揭示中国箸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箸,又写作“筯”,俗称“筷子”。用箸进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考古发现表明,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始,我国先民已经使用骨箸。先秦至两汉时期,箸的使用非常广泛,用箸制度已经形成,对我国传统礼仪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