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88年,中国首届酒文化节在陕西省碑林博物馆举办了一个特殊的展览——中国古代酒具展。在众多的酒具中,有一件展品以它奇特的结构,别致的造型,精美的装饰令人驻足观看,引来人们阵阵的赞叹声。这件神奇的酒器就是铜川耀州窑五代末至北宋初的产品青釉提梁倒装壶。 提起这件倒装壶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1968年,陕西彬县城关公社东关大队的一位农民在城墙取土时,突然从土中挖出一件东西,他赶忙拾起来,...
舞灯制茶、剪纸刺绣、雕刻泥塑……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文明脉络的传统技艺,在岁月长河中,通过一个个能工巧匠的口传身授,才得以保留和延续——这些能工巧匠,就是我们如今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留住人,才能留住艺,留住文化之脉。 为此,南京日报与市工艺美术大楼、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推出专栏报道《倾听传承人的故事》...
今年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作为江苏省的重要活动之一,《汇聚历史,留存记忆——江苏60年征集文物成果展》,将于遗产日当天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向市民展出。175件展品凝聚了南博文物征集专家60年的心血,可以说件件珍贵,个中故事说不尽、道不完。昨天,记者有幸走进正在布展中的展厅,聆听征集专家讲述这批文物的传奇经历。 5万元奖励又捐贫困小学 鲁力是南博征集部的负责人,记者在他的带领下,首...
《二十八忠孝故事图》是中国近现代画坛巨匠张善孖先生的铭心杰作,作品取材于古代28位贤良、忠孝之士的事迹,画于1937年十月、十一月间。 张善孖(1882——1940),名泽,字善孖,号虎痴,四川内江人。他擅画山水、花卉、走兽,尤以画虎驰名,精于鉴赏,家富收藏。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舍弃财产与收藏,以一个手持画笔的文士,积极投身抗战救国的民族大业。他画了许多虎画,寄赠给前方将士,鼓励他们奋勇杀...
湖心寺与《牡丹灯记》 宁波的月湖,形成于唐太宗贞观十年。宽处似满月,狭处似眉月,故称月湖。在北宋初期,月湖中心湖心岛上已建有“寿圣院”。北宋元丰二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上任明州太守时,写过《游寿圣院》:“一峰潇洒背城阴,碧瓦新堂布地金。落花禅衣松砌冷,日临经帙纸窗深。幽栖鸟得林中乐,燕坐人存世外心。应似白莲香火社,不妨篮举客追寻。...
当下,文物收藏热正在肆意蔓延。这种热火中,有几种现象值得注意。 一是迷信故事 美丽的故事总是让人着迷。于是:但凡露面的古董基本都是祖传的,或是战争年代偷出来的,或是哪年老宅子里掏出来的。人们喜欢听这样的故事,却忽视了文物本身的价值。而事实上,动人的故事大多都是瞎编的。信了故事,买回家仔细一瞧,上网一搜,或许你会发现:这物件在哪儿哪儿都能批发。 在北京,经常看见衣衫褴褛的“民工...
三亚公布第三批市级非遗名录 黎族民间故事等七项入选 本报三亚8月13日电(记者郭景水)三亚市日前正式确定并向社会公布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传统民俗等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 记者今天获悉,三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三亚市黎族民间故事(民间文学)、海螺姑娘(民间文学)、疍歌(民间音乐)、苗族三元舞(民间舞蹈)、黎族...
省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幅《报父母恩重经变》图,图是绢本、敷彩,纵182厘米,横127厘米,据说原出敦煌石窟。全图绘佛、菩萨及世俗像达110余人,并有大段题记,是国内现存的幅面较大且有纪年的一帧绢本佛画。我省著名文物专家、今年82岁高龄的秦明智老先生介绍说:这幅经变图可以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连环画了。 秦明智先生解释说,所谓经变画,就是依据佛经绘制的画,最早出现在南朝时期。经变图分说法图和故事画两大部分...
1964年12月,在甘肃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发现唐代大云寺的塔基地宫,出土了一套舍利容器,共5件,依次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玻璃舍利瓶组成,由大小相隔套装在一起。最外层为石函,由质地坚硬的灰色大理石制成,方形覆斗顶,长50.5厘米、宽49.5厘米、高42.5厘米,金棺通高6厘米,长7.5厘米,宽5.4厘米,重107克。金棺内置亿玻璃瓶,高2.6厘米、腹径2.1厘米,长颈、圆腹、平底,白色透明,内...
(1999年 编者加)7月29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迎来40岁生日。 这一天,20多位曾历任该馆馆长和政委的老军人,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他们久久凝视着刚刚整修完而焕然一新的军事博物馆,个个喜泪沾襟。触景生情,他们以亲身经历讲述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棵松树使军事博物馆后移了两米多 贾若瑜是军事博物馆的元老,第一任馆长。85岁的他看上去很精神,超常的记忆力和敏捷的思维使他至今仍能清晰地...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钧窑居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首。然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钧瓷胎质细腻,坚实致密,扣之有声,清脆动听,圆润悦耳,犹如金属,釉色莹润,五彩缤纷,古朴典雅,艳丽绝伦,尤以多种窑变为其他窑口产品所不及,釉色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色彩纷呈,争奇斗艳。古人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和R...
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是一位思想解放、作风民主、卓有远见的领导人,特别是对新闻报刊的舆论宣传作用尤为重视。他作报告、讲话常常是离开讲稿,不但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而且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在主政福建期间,他经常给报纸写文章或言论,寓意深刻,逻辑性强,在社会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笔者近日发现项南69年前发表在《国讯》旬刊上的一篇标题为《福建通讯》的文章,这篇报道福建动态的文章里,项南在文中对抗日战争早期福州的社...
马王堆汉墓2号墓发掘现场 千百年来,有谁见过两千年后皮肤具有弹性、面如生容的女尸?谁又见过,一件大袍不到一两重? 1972年,周世荣有幸参加举世闻名的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并担任发掘业务组副组长,如今去省博参观马王堆文物的人多如潮涌、街谈巷议、众说纷纭、添油加醋、编出许多离奇的故事。 众人皆知之事,多说无益,但周世荣讲的故事你可能真不知道。 1969年冬,在全国干部下放的洪流中,周世...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万多件古代玉器以用料珍贵、制作精巧、数量巨大而著称。大的玉石山子重达万斤;小的玉石扳指携于指尖,却深受多朝皇帝垂爱。本期故事就从这一大一小的神秘之玉说起。 中国人自古爱玉,中国的玉文化也传承了七千年之久,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所刻画的玉之“通灵”,使得人们对玉的崇仰之情可见一斑。玉成为人们心中美好事物的象征,而细数故宫中的玉器,三万余件古代玉器更是以...
马王堆汉墓2号墓发掘现场 千百年来有谁见过两千年后皮肤具有弹性面如生容的女尸谁又见过一件大袍不到一两重 1972年周世荣有幸参加举世闻名的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并担任发掘业务组副组长如今去省博参观马王堆文物的人多如潮涌街谈巷议众说纷纭添油加醋编出许多离奇的故事 众人皆知之事多说无益但周世荣讲的故事你可能真不知道 1969年冬,在全国干部下放的洪流中,周世荣全家大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