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11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如园考古现场发掘的嘉庆皇帝御笔石刻。樊甲山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昨天,圆明园公布如园遗址考古重大发现。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已摸清如园遗址在嘉庆时期的布局和形制,并出土嘉庆御笔石刻、粉彩地砖等文物。据介绍,包括如园在内的5处遗址将完成考古发掘。 自1996年开始,圆明园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目前的发掘是从2013年开始,至2020年结束,为圆明园最大规模的一...
正南门遗址出土的唐代“波斯陶”,证明柳州作为一个水陆交通枢纽,在当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货物流散到内陆的其中一个支点。通讯员陈艾宇 摄 18年接力长跑、近两年漫长工作、3个月室内整理、上万件文物……柳州市博物馆在风情港内正南门遗址的西面和北面250平方米区域,展开了柳州历史上首次桂中商埠专项大型考古活动。近日,此次考古发掘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许多重大发现为破解柳州历史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其中一片...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自1996年开始,圆明园遗址公园先后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现在进行的发掘自2013年开始至2020年结束,为圆明园遗址史上最大规模的发掘项目。日前,这次考古发掘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圆明园面积3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
开元观 始建于唐代、位于荆州博物馆园区内的开元观,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配合环境整治工程考古发掘。楚天都市报记者昨日看到,从观内地表以下约80厘米深度发掘出的一条青灰砖“圣道”重见天日。 荆州开元观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31-741年),现存山门、雷神殿、三清殿、祖师殿等古建筑,是明清时期复建,也是荆州“三观”保存最完整的一组建筑群,极为珍贵。观内另保...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自1996年开始,圆明园遗址公园先后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现在进行的发掘自2013年开始至2020年结束,为圆明园遗址史上最大规模的发掘项目。日前,这次考古发掘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圆明园面积3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
焦家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山东省文物局供图 通过一年多的发掘,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焦家遗址考古工地近日传出消息:系列出土文物和遗存证明,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已经产生并不断强化,也是黄河下游进入古国阶段的典型代表和确切例证。 出土文物已具礼器性质 焦家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约800米,南距城子崖遗址4公里。遗址所处的章丘地区,属于鲁北古济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1日重启汝州张公巷窑考古发掘,引起中外陶瓷研究者和爱好者密切关注。张公巷窑被认为“高度疑似为北宋官窑”,考古刚刚开始,引起各方瞩目。 “虽然张公巷窑的重要学术地位毋庸置疑,但长期以来其性质还缺乏统一认定,希望通过这次深度发掘,能够确定张公巷窑的烧造年代和窑业性质,解决北宋官窑的相关问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在张公巷瓷窑址考古发掘启动仪式上说。 “这是...
达勒特古城又称达勒特破城子,位于博乐市东南37公里的破城子村北缘,坐落在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河交江之处的黄土台地段上。整个古城被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干枯河分为两部分。 达勒特古城是新疆北部保存较好的宋元时期古城遗址,为进一步厘清达勒特古城遗址的形制、布局、文化性质及遗迹分布规律等问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启动了新一轮考古发掘,以期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达勒特古城位于新疆博乐市达勒特镇破城...
6月21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启“高度疑似为北宋官窑”的汝州张公巷窑考古发掘,引起国内外陶瓷研究者和爱好者关注。 “虽然张公巷窑的重要学术地位毋庸置疑,但长期以来其性质还缺乏统一认定,希望通过这次深度发掘,能够确定张公巷窑的烧造年代和窑业性质,解决北宋官窑的相关问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在张公巷瓷窑址考古发掘启动仪式上说。 “这是一次具有明确学术目标的考古活动。”考古队领队、...
西湖十景全国闻名,有一个叫“双峰插云”,杭州人一听,就能报出:双峰么,就是南高峰和北高峰,插云的意思是,它们高。 你们错了! 真正“插云”的“双峰”,说的是当年峰顶上的两座塔,名字朴实且直白:南高峰塔、北高峰塔……800多年前,它们是南宋临安城的制高点。 今年,消失了数百年的南高峰塔露了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高峰塔进行了考古发掘,它的塔基、塔院(荣国寺)建筑基址等,被一一...
今天,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正定县人民政府在正定组织专家对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2016年度考古发掘工作及2017年度考古工作方案进行论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北省文研所、邯郸市文研所、石家庄市文物局及正定县相关部门参加了论证会。 近期,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通过考古发掘,首次发现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
为进一步探秘达勒特古城形制、年代及历史沿革,再现这座古城700年前的“真容”,近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了该古城2017年考古发掘工作。 昨日,记者致电博州文物局了解到,达勒特古城遗址位于博乐市达勒特镇破城子村北缘,西距博乐市约27公里,是目前北疆地区保存较好的宋元时期古城遗址之一,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推测,该古城遗址最早为唐朝双河都督府所在地,是古籍提到的宋元...
记者19日从新疆北部的和布克赛尔县获悉,为配合国道219线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至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的公路工程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布克赛尔县文广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和布克赛尔县境内进行了首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据悉,考古组在国道219线对公路沿线受工程影响的古墓葬进行了调查,发现有32座,之后展开了墓葬的发掘工作。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根据古墓葬分堆的埋葬习俗和文物的形状,推断...
6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二队和该所联合组成的“2017年度辽上京宫城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将对辽上京宫城三号院落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辽上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918年(神册三年)开始兴筑,初名皇都,为辽代五京之首。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其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试掘,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重...
在清风吹拂、碧波荡漾的滇池南岸,环湖南路东侧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岗,这就是属战国至汉代滇王及其家族臣仆墓地的石寨山。1955年,从第六号墓中出土了金质篆书的“滇王之颖,轰动国内外考古界,印证了《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的汉武帝“赐滇王王颖的史实。而石寨山以南1公里处,便是晋宁县上蒜镇金砂村上西河遗址乙区(西王庙),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晋宁考古队自去年11月至今一直在这里进行考古工作,发现了滇池盆地第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