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丽水市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从今年的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办法颁布后,丽水市丽水市文广新局立即进行贯彻落实,开展宣传活动。 一、通过新闻媒体、网站进行宣传。第一时间在市局网站、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网站发布《办法》通过消息。丽水日报、处州晚报、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和文化休闲频道,广播新闻综合频率和交通音乐频道等相关媒体都作了报道。各县(市、区)组织的宣传活动动态均在省文物局网站作了报导...
为了加强对古民居的保护与管理,浙江省丽水市政府今年9月初出台了《丽水市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这一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此,丽水市文物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各县、市文物部门从9月初开始在各乡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丽水市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宣传展示活动。截止10月底,全市已在15个乡镇、街道开展巡回宣传活动。 9月20日起,丽水市文广出版局牵头,市文保所、市文物监...
河南省地下文物位居全国第一,如今却因工程建设对地下文物破坏严重。十一起,《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正式实施。以后,建设重大工程必须先考古,否则造成严重后果最高可罚50万。 文物上刻“到此一游”可罚200元 目前,在很多文物保护区,都能看到个别旅游者刻下“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 十一以后,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禁止刻画、涂污、损坏文物等。如果违反规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在8月13日上午举行的丽水市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上,《丽水市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获得通过,并将于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 《丽水市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共五章二十四条。第一章总则一共六条,主要表达了制定本《办法》的目的、依据;古民居的定义;第二章 保护与管理,共十条。主要表述了认定古民居的条件,申报、审核及其公布的流程,古民居保护的政府责任和具体办法。第三章维修与利用,共三条。主要表述了古民居...
陕西省级文保单位龙山前塔墙体出现裂缝。 山体滑坡摧毁四川广安文庙。 入汛以来,我国已有多个地区因为连降暴雨导致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水患在危及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同时,也给各地文物带来了巨大威胁。日前,本报对四川、陕西两省文物受损情况进行了调查。 陕西安康:多处明清古民居受损 据本报陕西记者站调查,7月15日以来,陕西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共有安康、汉中、商洛、渭南、咸阳、宝鸡、铜川、西安...
7月19日,浙江省丽水市区政协副主席刘宗林带领区文史资料委员们一行到老竹镇、太平乡等地开展古民居专题调研工作。 委员们对古民居保存较为集中、建筑质量上乘的老竹镇曳岭脚村、梁村,太平乡的溪上、留畈等村进行了现场考察,详细察看了这些古民居的周围环境、建筑结构、破损情况,并和房屋内的住户亲切交谈,询问居住情况,经济收入等,交待他们要及时做好房屋的翻漏、防霉等日常保养工作。 委员们就一些价值较高、破损...
明代拱桥 日前,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镇海区文保人员在九龙湖秦夹岙,发现一大片用鹅卵石砌筑古民居和拱桥,“这些鹅卵石民居为明代建筑,是镇海区发现的最悠久的建筑群体,它们聚集成群,实属罕见。”文保专家这样认定。 据介绍,秦夹岙是镇海最古老的村落,据清光绪时期的《慈溪县志》记载:“唐时已有夏姓宦族居此”,故亦称夏家岙。而秦夹岙村,如今为秦姓聚居,村名的来源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当年为秦始皇东渡取长生...
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至今还保留着中国最南端规模最大、连片而建的明清民居建筑群。目前,该民居建筑群处在一种民间自发保护的模式下,被拆除和自然毁坏等问题严重,状况堪忧。 百年老屋难逃厄运 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至今保存着45处连片的一类明清历史建筑,以及160多处与之协调的二类风貌历史建筑。 海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阎根齐认为,这些古建筑不仅年代久远,而且保护较好,大片成规模,其外部形态如接...
中国最南端明清古民居群濒危仅靠民间自发保护,难!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至今还保留着中国最南端规模最大、连片而建的明清民居建筑群。目前,该民居建筑群处在一种民间自发保护的模式下,被拆除和自然毁坏等问题严重,状况堪忧。百年老屋难逃厄运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至今保存着45处连片的一类明清历史建筑,以及160多处与之协调的二类风貌历史建筑。海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阎根齐认为,这些古建筑不仅年代久远,而且...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自2009年以来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对该县24个古村落和230幢古民居进行挂牌保护。截止到今年6月,纳入一期工程的9个古村落的保护利用规划和105幢古民居的修缮利用方案已基本编制完成。 该县采取政府主导、民修公助、企业参与等方式保护古民居、古村落,大力破解建设资金难题。到2010年5月底,全县 “百村千幢”工程投资已超2亿元。渔梁、棠樾、北岸、...
106个村落古民居等你认领 可居住,不可改造黄山市此举是为解决徽州古建筑保护“差钱”的难题 黄山市日前出台《皖南古民居认领保护办法》,将正式向海内外推介一种全新的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各界人士均可认领保护古村落或单幢古民居建筑。该市首批将推出106个古村落,认领者可获得古民居的居住使用权,但不得破坏和私自改造古建筑。 85%古建筑“落下残疾” 古徽州区域内有1022个古村落、69...
古民居,承载着乡土中国千百年的历史记忆。以农耕文化占主导的江西省,遗留了众多古建筑,大部分的古建筑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被开发、被游览,但令人痛心的是,也有一部分古建筑不堪岁月的风吹雨打和未被重视保护,渐次坍塌荒弃或者“流落”他乡…… 迷失在“钱途”的古民居保护 江西有多少古建筑没有得到保护而倒掉,连历史的浮尘都来不及拍散?这已无从考究。但是古建筑被收购外卖倒是有迹可寻。在盛世收藏网站上,记者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