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门楼、雕花、飞檐、斗拱……这些都是清末时期莱州市民居的特色,但是现在的人们很少能见到这些民居特色了。最近,在莱州市的金城镇万家村,考古人员竟然发现了清末时期民居建筑聚集的民居一条街,街上的古民居都呈现鲜明的清末民居特色。 据莱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介绍,从前一些讲究的人家,进门照壁上面的青砖必须得是水磨雕花的,门楼则要是红漆彩绘的。民居一条街上的民居历史最短的也在百年历史,都...
10月20日上午,江山市副市长王卫明带领市建设、规划、文化等部门先后前往西塘古民居、城北凝秀塔等施工现场,检查江山市文化融入城市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并就施工中出现的有关景观设置和资金落实等问题进行现场协调解决。 江山市西塘古民居群建于清末至民国年间,规划范围内四幢相邻的古建筑占地面积为18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20平方米。该古民居的修缮工程于今年8月10日正式启动,在有关部门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努...
连日来,庆元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筹集抢修经费10多万元,对省级历史文化村大济古村面临倒塌的庆德堂等古民居实施抢救性维修,以使该村的传统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 庆元省级历史文化村大济村较好地保存着聿新堂、怀德堂、世德堂、达德堂、修德堂、挹清楼等明清古民居二十几幢。这些古民居布局合理,工艺精细、别具匠心,造型各异。历年来经过几次抢修,大济村的古民居保护局面有了一定改观,但仍有许多古民居因年久失修而濒临...
日前,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岱岭乡福掌村发现清代古民居(见图),距今200多年,现保存完好。 坐落深山之中的吴氏民居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依山而建,建筑用工精细,独具山区民居特色。整个建筑坐东南面西北,由厢房、正厅组成半敞开式院落。院落中间为天井,保持原泥土面,高于外地面,外沿用不规则块石垒砌成档墙。二者间置七级踏步,用花岗岩质地条石横铺而成。厢房四开间,阁楼式,外层间窄于其余3间,中间楼梯,与天井间置...
3月18日,陕南文物普查试点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展开,首日即在该地区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古民居花屋。该民居是一院一井一庭两厢结构,现存两进,梁为七架,是规格较高的建筑形制,两边偏房已经垮塌,但布局基本完整。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作为文物大省,结合本省实际实行省市联合组队、逐县普查的形式,陕南石泉县是其中一个试点地区。 陕南文物普查试点今日在此间安康市石泉县展开,首日即在该地...
12月5日,笔者从文化部门获悉,江山市将对市区西塘古民居进行修缮。 西塘古民居群建于清末至民国年间,地处市区西塘巷,四幢相邻的古建筑占地面积为18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20平方米。作为一处遗留下来的古迹,西塘对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但长期以来,西塘因缺乏规划,景观与功能都不能满足当代城市景观的基本要求。此次设计修缮的目的是将其改造成一处雅致的休闲空间,提高该地区的...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南京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江宁区斥资近900万元抢修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杨柳村古建筑群,这批明清古民居群将被建成民俗文化园。 据介绍,杨柳村古建筑群现由36座宅院组成,为明代万历至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历时200余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民居一般为三进、四进、五进,最多的“翼圣堂”是“七进、十八道门槛”。其规模格...
根据文物普查了解到,散布于安吉山区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古民居近200座,面积达20000余平方米。虽然这些古民居点多、面广、分布散,既没有古民居村落之宏伟,也没有名人故居之精湛,但它既有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之共性,又有山区地方建筑之个性,是山区保留极少的特定历史时期的古建筑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反映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的标记,其已成为当地居民唯一可值得留念的历史遗存点。 2003年,为配合县委、县政府...
主持人的话 古民居,承载着乡土中国千百年的历史记忆。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的进程,这些“老宅子”往往年久失修,濒临坍塌、荒弃,被保护开发的只是“冰山一角”。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商人,到皖南、江西、浙江一带收购徽派古民居或其构件,以这种方式“流失”的皖南古民居,每年接近100幢。 本版4月10日刊发《上海老板是是非非...
龙溪李家大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龙溪村村支书李名汉忧心忡忡。 “雕工精湛的雕花家具、木窗遭盗卖,古民居群中林立现代化的新建筑,房屋墙面开裂……”7月10日至12日,省政协副主席章锐夫带队,10多位省政协委员及相关专家,对永州部分历史文化名村和古民居进行了专题调研视察。由于保护意识不够,永州古民居现状堪忧,省政协委员呼吁,古民居保护刻不容缓。 ...
当年徽商休憩、品茶的一座茶楼“翠屏居”如今堆满了杂物,国外的商人却相中了这依然古色古香的民居,准备将其整体搬迁到国外。虽然在各方的关注下,当地政府最终根据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对搬迁实行了紧急叫停。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岁月风霜的侵蚀中,谁能保证类似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不会以其他方式再次上演?“翠屏居”留下后能否获得真正有效的保护? 提...
10年前走遍皖南古村落的黄山画院院长俞宏理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皖南古民居目前“已经有1/5不在世上了!不是坍塌就是拆了、卖了”。皖南古民居亟待保护! 以古徽州为核心地区的皖南,现在拥有的古村落50余座,拥有徽派古建筑5000处以上,其中仅黄山市就有4700多幢包括许多明代建筑。就中国现存古村落来说,皖南古村落保存最多、分布最密集,也最具整体保护价值。 黄山市古建保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