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有嘉鱼,蒸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赋予长江中游湖北嘉鱼县的美名,也是中国最早有关鱼类的记录。 与之同样古老的乡土乐器、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嘉鱼“呜嘟”,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能演奏和音的土类乐器。 “呜嘟”被历史湮没数百年之后,嘉鱼县文化馆毕寅生将其...
秋意渐浓,太行山深处的山西省襄垣县正在加紧排练“消暑晚会”的最后一场节目《小二黑结婚》。虽是襄垣秧歌的“土特产”,在当地传唱了近70年,但这次让人感到新鲜的是,演唱的主角皆是20岁左右的小青年。 襄垣秧歌是太行山麓上党盆地的一个地方小剧种,产生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断发展,它逐渐成为一个板式齐全,唱腔优美,内容丰富,...
当地时间8月27日,“感知中国美丽云南”系列活动之一“云南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万国宫揭幕。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卡塞姆?托卡耶夫,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感知中国美丽云南”活动中国代表团团长赵金出席揭幕仪式。 非遗展上,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剑川木雕制作技艺、乌铜走银制作技艺...
8月26日,记者在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了解到,为满足青海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日前,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正式成立。 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张立新介绍,由于大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科学的保护,所以必须要通过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非遗保护中心去引领,从而起到审核、保护的作用。 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的...
8月22日,记者在沈阳全运村了解到,全运村运动员村中心地段设立了文化驿站,站内设有“民俗趣赏”等主题空间,沈阳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将在文化驿站内向人们展示极具东北特色的民俗文化,其中有初春枝满族民间剪纸、面人汤技艺和胡魁章制笔工艺、何晓霞辽绣技艺、张氏葫芦雕刻技艺和李氏民间掐褶纸技艺等,让入住全运村的“村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古阳关镇如今已经被埋在十米沙土之下。 有着丰富历史遗迹、文物资源的地区如何进行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近年来,这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单纯学理性的探究,恐怕不能涵盖一切。 对长安文化溯源的本质,是梳理历史文明发展的轨迹,达到对历史文脉的深度认知,增强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回望长安,要从丝绸之路、历史的角度,审视长安的辉煌。本次西咸新区重走丝路的活动,则让我们有了一些非常直观的收获。 西咸新区丝路溯源活...
8月20日至23日,由文化部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承办的全国第二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项目传承人培训班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厅厅长周纯杰,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乔玉光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北京、上海等东部9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项目的80余名传承人参加培训。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等专家就非...
随着收藏投资的走热,一些相对小众的藏品也开始渐渐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在不少古玩艺术品拍卖会上,曾经冷门的拍品如今也成为了市场调整期的特色专题,比如烟斗、鸟笼、虫盒、火花、小人书……不一而足。相比书画、瓷器这样受众广泛的大门类来说,这些小众收藏虽然关注的人不多,但真正“钻进去”的玩家却也玩得乐在其中。 本期就向您介绍一位喜好小众收藏的收藏家韩顺平,几十...
检纸师傅需要一张一张地翻开纸,以极快的速度把不合格的纸挑出来。 工人在摊晒宣纸制作原料——沙田稻草和青檀树皮。 邢春荣(右三)向工人传授捞纸技艺。 宣纸是传统手工纸最典型的代表,被誉为“纸寿千年,墨韵万变”。宣纸制作技艺是文化部首批确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
由中国文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2013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将于9月10日至12日在南宁举行。“对话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成为本届论坛主题。 据了解,本届论坛将邀请中国与东盟十国文化部门官员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和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东盟秘书处、中国―东盟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官员,...
方国强 梳篦俗称木梳、篦箕,在中国当属常州制作的最为出名。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常州梳篦在2008年入选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制作技艺是否繁复? 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讲究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如木梳,选用上百年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经过28道工序精制而成;篦箕则选用壮竹和上等胶漆、骨料,经过72道繁杂的工序精制而成。常州梳篦的国家级传承人金松群,也是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董...
“向世人介绍和宣传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编于海广在接受采访时说。 2001年至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29项中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这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逐项进行剖析,让人们了解它们为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佼佼者。 于海广对非遗的话题津津乐道。谈到编写初衷时,他说:“近...
近日,张家界市委、市政府邀请国家、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齐聚一堂,共商“非遗”传承保护大计,“从市场着眼、自娃娃抓起”成为大家共识。 张家界市有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等10大类、730余项“非遗”项目,拥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433位。本世纪初,著名歌唱家...
在今年的青岛啤酒节上,山东省青州市的非遗文化传承“青州搓琴”表演赢得了岛城人的喜爱。近年来,山东省青州市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开发,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今年该市财政已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经费150万元,推动各项非遗传承广大。 据了解,山东青州的“青州红丝砚制作技艺”“青州剪刀锻制技艺”“云...
恩施民间艺人姚登银正在为中小学生传授三棒鼓表演技艺 宣恩三棒鼓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暑假期间,县文化部门组织举办了首届三棒鼓培训班,聘请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朱锦泉、恩施优秀民间艺人姚登银等人,通过理论讲述、技艺传授等方式,为各乡镇挑选的12名中小学生免费传授三棒鼓技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