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想要成为非遗项目的,有若干标准: 首先,要有传承过程,最起码是百年以上的传承过程; 其次,要有独特的文化形态,不管是故事、风俗、节庆、饮食,都要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第三,还必须有传承人,传承人的脉络要很清晰,形成一个体系。
南京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露明介绍说,非遗保护工作启动已经十来年了,通过多年的努力,一些鲜为人知、甚至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又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非遗的根本灵魂是活态传承,不是‘临终’关怀,申报非遗项目,是为了让它们传承下去。” 王露明表示,“为了让非遗项目传承下去,每个非遗项目都有传承人,他们的责任是让这个非遗项目传承下去,如果不带徒弟传承的,未来将被踢出“局”。“如果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对它们...
“大家对我们真是非常关心,不但春节前夕专程到家里看望了我们,现在还为我们准备了这个体检套餐,想得真是太周到了。”日前,在浙江新安医院里,我市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感慨地说。 组织传承人体检、走访慰问传承人、召开传承人座谈会、进行传承人技艺展示……近日,一年一度的“服务传承人月”活动火热开展。而这也是我市第七次举办这项活动。“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做好传承人保护与服务工作,对...
这几天南京的南博老茶馆、老门东问渠茶馆冷清了不少,新春期间挤满观众听一出白局演出的盛况一去不返。寥寥几个观众,每场几十元的演出报酬,老艺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都进课堂不现实 白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原产地”的南京不仅乏人问津,其传承人的平均年龄也超过了70岁,后继无人。面对可能消亡的结局,白局的老艺人们坐不住了,他们迫切希望这一“非遗”项目能进中小学课堂,似乎“从娃娃抓起”才是拯救...
丁耀庭收集的土家文化图腾。 宣汉男子办土家族民俗博物馆,800余件土家传承物有望集中展示 昨日,达州市宣汉县余门拳传承人丁耀庭告诉记者,关于在宣汉县设立土家族民俗民居博物馆的申请已递交至宣汉县文管部门,等待审批。22年来,丁耀庭跑遍了宣汉的各处旧院落,收集到土家族服饰、图腾、窗花等800多件蕴涵土家文化的藏品。这数百件土家民俗文化藏品将有望被集中展示,以传承土家历史和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男子...
2月14日,在蒙古族传统节日“麦德尔节”来临之际,新疆卫拉特蒙古研究学会和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民间艺人、学者等召开新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座谈会。 据了解,在新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一些县市结合自身的优势打造文化特色,已形成一个地方一个特色。博湖县依托本县蒙古族妇女精湛的技艺魅力,多次举办蒙古族服装展示会,已有“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故乡”的美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海峡两岸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家坤认为意义深远。他告诉记者,茶叶的发现、使用、加工最早都是在中国。最初,茶叶是用来吃的,用盐蘸着吃,所以有“吃茶”一说。随着茶叶被晒干并保存起来,后来就有了发酵技术,这一技术的逐步发展,使得茶叶加工技术越来越深奥,如今已成为专门的学问,“特别是福建乌龙茶,它的发酵技术是所有茶叶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目录中就有茶...
“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的制作工艺也早在2008年就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文件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名列其中,归为第八大类传统技艺。 此次沙龙活动中,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来到了现场,和大...
近日,记者走访了六安市毛坦厂镇,在该镇明清老街见到大红袍油纸伞工艺市级传承人徐修生。他告诉记者,因工艺复杂、收入不高等原因,传承数代的大红袍油纸伞制作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六安市文广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科负责人李书文: 六安市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24项、市级30项,这个数量在全省排名靠前。六安地处皖西,历史悠久,现有非遗项目需要保护、值得保护,还有一些非遗项目需要挖掘、值得挖...
1月23日,安徽省合肥市卫星社区大鼓书艺人马云成在教孩子们练习大鼓书。 当日,安徽省合肥市卫星社区妇联组织辖区留守儿童学习“非遗”技艺。邀请社区里的大鼓书、剪纸等艺人向孩子们传授技艺,以激发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作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古老而悠久。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千百年中形成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和民俗名物。一器一物之上,不光有着岁月砥砺和文化锤炼,更有着富足安康的美好心愿与精神图腾。 刺绣门神 祈福纳财 寻常门神形象最多是木刻板套印出来的门神,一般一年贴一次。老的门神画能流传到现在非常不容易,因为多数是贴在门上的,一年四季,难免损毁。还有一类门神是画在大门上的,用彩漆,华丽无比,当然造价要高...
在中国珠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很多网友回忆起自己背着算盘上学时的欢快,还有网友晒出自己家的老算盘及其背后的温情故事。然而,我们发现,算盘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了,它成为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记忆。那么珠算申遗成功后,究竟该如何保护和传承?12月1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中国珠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
“申遗”成功能否重新“激活”珠算这门古老的“数字计算方法”?近日,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史研究所所长王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活态传承”,珠算才有生命。 王雷指出,珠算是历经千年保护传承下来的最具教育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国教育思想、教育知识、教育智慧的“活的载体”。 王雷表示,珠算的计算技艺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珠算的物质载体则具有文物的属性,具有艺术美。珠算的教学场景,尤其是体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