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倪冰)中国传统书法作为世界上独特的文字艺术形式,既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开设书法这门课程,让学生浸润在民族气节和民族文化意境的熏染中,产生写好中国字的自觉行动,为中国人拥有灿烂文明和文化而自豪,进而将汉字博大精深的底蕴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对实现我国文化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具有深远意义。 根据教育部...
新春将至,西安碑林博物馆书法艺术交流中心组织6名书法家走进西安市红专南路社区为居民义写春联、送福字,陕西广播电视台5套文娱天天报栏目对活动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西安碑林博物馆书法艺术交流中心成员王冰、刘林、武儒昌、朱黎明、刘东平、段志凌等6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书写现场热闹而有秩序,短短2个小时,书法家们为社区居民书写了以迎新春、送祝福为主题的120余副春联。 去年,该馆在碑林广场为游客义写春联活动取得...
吴大澂临秦铜权篆书轴 清嘉庆、道光之后,篆、隶书法进入历史全盛时期,有所谓“三尺竖童,仅能操笔,皆能为篆”之说。文人、学者们更是由好古访碑、搜藏古器逐渐发展成为“唯金石是学”,“金石学”遂成为一门显学。这一风气,不仅激活了封存千年的篆、隶古文字,涌现出许多擅长篆、隶的大书家,而且也成就了一大批集收藏、鉴赏、考据、古文字...
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马相伯书法 马相伯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20世纪初,他所创办的震旦学院以及随后的复旦大学,乃是我国最早的私立大学。而当时北京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则为清政府的官办大学,这两所大学,一公一私,一北一南,揭开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序幕。 笔者曾在同道艺友王梦石处见一马相伯书写的条幅。这帧行楷书条幅,笔沉墨实、枯湿相间,整幅作品写得宽博秀逸、自然蕴藉。上款题赠的是̶...
自书诗卷(局部)赵孟坚书 赵孟坚,生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卒年不详。字子固,号彝斋居士,浙江湖州人。宋宗室,为宋太祖十一世孙。宝庆二年(1226)进士,官至朝散大夫、严州太守。赵孟坚虽出生皇族,也曾中进士,但他的仕途并不得意,只做过几任小官,还遭言官所攻,从此绝意仕宦,以书画自娱。工诗善书,擅水墨白描水仙、梅、兰、竹石。其中以墨兰、白描水仙最精,给人以“清而不凡,秀而...
李振兴用2种字体书写《论语》,图为其中一卷。 2年写120米长《论语》 为了与众不同,李振兴用了隶书行书两种字体 几十年的孜孜不倦,终于将“书写”练成“书法”,继创作世界第一部用小行楷书书写的《三国演义》长卷后,李振兴用了2年多时间使用隶书、行书2种字体书写的《论语》长卷近日完成。 李振兴祖籍山东莱州,自由酷爱书法,无论在部队服役还是在地方工...
卫元郛,号泰麟,男,属龙,祖籍山西夏县。中国书法协会执行主席,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孔子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自幼习书,除受家学的影响外,又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书法的全部内容,是书法专业的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研究生。中国道教全真派26 代弟子,全面继承并发展了“卫氏书法”。“卫氏书学”的第72代传人,2005年被中国书法协会授予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称号...
驰翰拍卖供图 驰翰拍卖供图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千年长河中,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的书法艺术犹如一颗璀璨明星,放射出熠熠的光芒。 优秀书法出佛家。在赵朴初以前,北齐的安道壹、隋朝的智永、唐代的怀素、近现代弘一,都有着不凡的成就。开宗立派,后人高山仰止,没有逾越。他们是书法大家的同时,也是高僧大德。赵朴初的书法饱满内敛、隽秀浑厚、清新质朴。他虽不是出家人,只是一位居士,但他的书法...
近日,中国国家艺术网总编辑、书法家钟文受邀钟天钊院长邀请,访问河南省钟繇书画院。双方就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艺术进行了深入沟通,并达成共同协作,积极推动以钟繇艺术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发展的合作意向。 河南省钟繇书画院是专业从事书画创作、理论研究、书画人才培训、组织展览全国各类书画作品的文化活动机构。书画院经营范围涵盖书画创作、展览、培训、交流、研讨、笔会等服务活动。 钟繇书画院院长钟天钊(左)向...
常州虞逸夫先生,别号天遗老人,又号万有楼主,今年已是九十五岁高龄,我比他小九岁,他是我的前辈。我们虽然隔着一个县,但实际是同乡,从我县无锡到常州,以往步行也只需两三小时。可惜虞老早早就离开家乡,何况我还比他小9岁,所以虽是同乡,却直到老年才欢然相识。 虽然我们很晚才相识,但在早年却有两件事是有点间接关系的。一是常州有位名士叫钱名山,诗文书画名动当时。抗战开始我失学在家种地,却酷嗜诗词,久闻名山先生...
羲之摹本现身日本 一件王羲之的双钩摹本,1月8日在日本被发现(下图)。日本 NHK将其称为“世纪新发现”,并将于本月22日至3月3日,在《书圣王羲之》特别展上,首次公开亮相。这件珍品是去年10月,日本的一位收藏家交给东京国立博物馆鉴定之后确认的。此次发现的《便大报帖》摹本纵25.7厘米,横10.1厘米,分为三行,共24字。释文:“便大报期转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
待漏院记(局部) 张即之书 张即之(1186——1263),字温夫,号樗寮,和州(今安徽和县)人。南宋宁宗嘉泰年间参知政事张孝伯之子,爱国词人张孝祥之侄。以父荫授承务郎,铨中两浙转运使。历官监平江府粮科院、将作监薄、司农寺丞。特授太子太傅,直秘阁致仕。 张即之的书法初学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后转师米芾,参以汉隶及晋唐经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并能̶...
图片资料 于右任1879年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原名伯循,字诱人。“诱人”典出《四书》“夫子循循善诱人”。直到1905年,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文章时首次署名“于右任”。“右任”是“诱人”的谐音,又暗含反清之意。因中国一向以“左衽”来指接受异族统...
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还在持续着,每天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傅雷书信集》,读两通傅雷用毛笔写成的手札。开始我关注手札的内容,致黄宾虹的手札,叙述了上个世纪两位文化巨人的人生行止、审美趣味、商业往来、人际交往,以及北京、上海的风俗。 两人是忘年交,穿梭于北京、上海的手札,写出了我们前辈的风流、高贵、潇洒。这种友情已多年不见,即使想一想,内心也充满了温暖。 关注手札的内容,更多地了解了傅雷与黄宾虹...
杨红兵 快报12月25日A8~A9版《课程表上是书法,学生上的是语文》报道了2012年初教育部公布的新标准要求毛笔书法进入中小学课程,但在港城多所中小学内,毛笔书法课只是进了课程表,书法课多变成了语文课。 书法课显然成了学校应付上级检查的标签,由此可见当下书法课在基层推进是多么艰难。为什么书法课有名无实?阻碍书法课推进的症结在哪里? 笔者认为原因归结起来有三点:一是科技发展削弱了书法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