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24日,记,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系统古生物学)》23日在线发表了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的一巨型水獭新种化石——似獾泰国水獭新种。这是迄今欧亚大陆发现的体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獭化石之一。 水獭是鼬科中半水生的食肉动物,现生水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但其化石记录非常贫乏,尤其是距今600万年前...
资料图 近日,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考古队在张家口市沽源县九连城城址考古勘探过程中,在城址南侧发现一处古代窑址。经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分析,认为该窑址为半地六式窑炉,历史年代为金元时期,是一处新发现未登记在册的古代文物遗址,也是该县首次发现的古代窑址,填补了不可移动文物的空白。 九连城遗址位于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镇政府所在地北行一公里处,建于金代,初称昌州,曾经是集政治、军事、贸易、手工业、农牧...
历经近六个月的考古勘探和发掘,陕西考古人员日前在陕西榆林横山区贾大峁村发现了一处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新石器仰韶时期龙山文化遗址。 这处名为贾大峁的仰韶文化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六十年代。2016年,陕西考古人员开始对这里进行勘探和发掘。在七处遗址发掘点,已清理出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的古人类居所、壕沟等遗迹。时间跨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
历经近六个月的考古勘探和发掘,陕西考古人员日前在陕西榆林横山区贾大峁村发现了一处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新石器仰韶时期龙山文化遗址。 这处名为贾大峁的仰韶文化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六十年代。2016年,陕西考古人员开始对这里进行勘探和发掘。在七处遗址发掘点,已清理出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的古人类居所、壕沟等遗迹。时间跨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 仰韶文化是...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学家在著名的史前巨型聚落遗址——杨官寨遗址旁边,首次发现一处距今6000年的大型公共墓地,其埋葬2000余人的规模堪称史无前例。 杨官寨遗址位于陕西省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属关中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超大型聚落,其环壕围筑的聚落状态颇有“以沟围城”的感觉,可与西安半坡遗址的聚落建筑相媲美。 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炜林...
牛坡洞B洞图片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提供 第四期陶器 今年1月,2016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洞穴遗址名列其中。这一重大发现,让贵州早期洞穴遗址第一具完整的古人类骨骼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直以来,贵州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尤其是洞穴考古发现和研究相对薄弱。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贵州省平坝县文物部门对区域内洞...
洋湖湿地公园南侧宜家工地继发现11座战国古墓葬群并发掘出土一剑一矛后,1月23日,在战国古墓群附近,长沙文物考古工作者又清理发掘了六朝古墓葬,目前已清理出土瓷器数件。 1月23日,记者在洋湖湿地公园南侧六朝古墓考古发掘现场看到,清理出来的六朝砖室墓墓砖花纹纵横,不少群众啧啧称奇。有关洋湖湿地公园南侧山坡先后发现的古墓及古墓文物所透露出来的历史信息,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在认真研究中。
勘察现场。 首席记者张鹏翔摄 1月22日记者从泾川县获悉,近日该县发现一东汉墓葬,出土了包含罕见铜镜在内的铜器、陶器、钱币等一批珍贵文物。 据了解,1月18日中午12时许,泾川县高平镇大寺坳村罗家社农民在开挖新墓穴的时候,意外发现砖箍古墓一座。泾川县博物馆接报后,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于下午2时许赶到现场。经勘察,新开挖墓穴开口位于古墓葬的西侧,新老墓室连环相套,古墓葬的西壁破坏严重,用...
资料图 近日,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考古队在张家口市沽源县九连城城址考古勘探过程中,在城址南侧发现一处古代窑址。经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分析,认为该窑址为半地六式窑炉,历史年代为金元时期,是一处新发现未登记在册的古代文物遗址,也是该县首次发现的古代窑址,填补了不可移动文物的空白。 九连城遗址位于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镇政府所在地北行一公里处,建于金代,初称昌州,曾经是集政治、军事、贸易、手工...
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周原考古队,日前在我省宝鸡岐山县凤雏遗址甲组建筑旁发现了一处大型建筑基址,根据建筑风格和时代等因素推断,它可能是周王或其他贵族使用的宫殿或宗庙遗址。 新发现的建筑基址位于1976年发掘的凤雏甲组基址东面,整体夯土面积超过1400平方米。建筑基址的基本格局为东部是一处大型院落,西部是一处小型院落,四周均为夯土,如同一个“四合院”。在东部大...
记者近日从2016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上获悉,陕西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历经五年多的艰苦调查,迄今已在中国古代大道——秦蜀古道陕西省境内,发现313处道路文物本体遗存,它们主要由栈道、栈桥和碥道三部分构成,还包括驿站、关隘、寨堡、城址、隧道等。 秦蜀古道是中国古代的国家级大道,穿越秦巴山地,是关中盆地通往四川盆地的7条主道路组成的一系列道路的统称。 在《从此出发——秦蜀古道调...
定陶黄肠题凑汉墓近期在夯土区新发现建筑遗址,疑似墓葬重要组成部分,原考古方案恐因此面临大幅调整。记者1月20日随山东省文物局工作人员到山东菏泽市定陶区考察时获悉上述消息。 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在参观陈列于定陶文化中心的定陶黄肠题凑汉墓出土文物时表示,定陶被称为“天下之中”,自春秋至西汉一直是中原地区著名的水陆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和军事战略要地,定陶黄肠题凑汉墓的保护与发掘对于千年故地来...
大型墓葬主墓室出土的金饰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1月19日,陕西文物部门透露,中国西北大学中亚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扎干遗址大型墓葬进行了发掘,发现金器80件,包括项坠、耳坠、管饰等。 据介绍,这处墓葬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西南23公里撒扎干北部山前缓坡上,封土被当地村民取土建房破坏,现存直径约37米,高3.7米,推测原直径在40米以上。 墓葬为带阶梯墓道的穹庐顶洞...
“壮士断腕”指勇士手腕被毒蛇咬伤,就立即截断。比喻做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但这是传说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事?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高陵的杨官寨遗址考古新发现中,不仅有望佐证“壮士断腕”的典故,还有可能将西安市的建城史、建都史提前至5500多年前。 佐证“壮士断腕”“一笄封喉”? 2015年——2016年,省考古研究院对杨官寨遗址环壕外围进行针对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大量的...
文物考古工作者经过近六个月的发掘,近期在榆林横山区贾大峁村发现了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米的新石器仰韶、龙山文化遗址。 这处名为贾大峁的仰韶文化遗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直到去年6月才再次被人们发现重视。目前,在现场七处遗址发掘点,已清理出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的古人类居所、壕沟等。时间跨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目前,文物保护部门对已发现遗址采取了对应的保护措施。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