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周家老宅全景 近日,贵州省麻江县文物局在该县县城老城区西门,发现一处中共地下党凯里党小组秘密活动遗址。 据悉,此遗址建于清同治年间,迄今约150年,为木质结构建筑,共两层五间房,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保存较为完整,至今尚有人居住。“此老屋为当年中共地下党周振华住宅,现为周家一侄子居住。”麻江文物局局长聂凯华说,经老屋居住者口述,加上史料记载,此老屋就是当年中共地下党凯里党小组活动遗址之...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文物管理局近日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布古图嘎查境内,认定了一处新发现的远古岩画群。 新发现的岩画群位于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布古图嘎查境内,地处贺兰山西侧的冲积扇平原,被定名为巴彦浩特岩画。岩画群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画面多采用磨刻手法制作而成,内容有同心圆、符号、骑者、岩羊、盘羊、马、老虎、豹子等图案。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文物管理局业务科主任 李小伟:老虎的花纹,都呈V...
18日中午,济阳县曲堤镇孟家村村民在春灌时发现一石兽,目前,该石兽已被运至曲堤派出所。相关专家根据图片推断该石兽为元代文物,可能起拴马桩作用,20日将运送至相关部门进行鉴定和保护。 “济阳:吉羊之后再现神兽!”18日晚,不少济阳市民均在朋友圈内转发此微信消息,消息内还附有几张石兽的照片,让大家感到十分惊喜。 19日,齐鲁晚报记者联系到曲堤镇政府相关负责人电话,其称18日中午,孟家村村民...
2017年3月8日,城关镇东街村李氏族人经调查走访,在东安大道中段东侧一处果园内挖出一合明代墓志,经文物部门对志文仔细辨认,确认该墓志为东街李氏九世李煇墓志,李煇乃吏部尚书李戴之孙。志石雕刻精制,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志盖题篆书“明故承德郎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思玄李公元配敕赠安人杨氏合葬志铭”6行30字。志石楷书墓志铭,竖行35行,满行40字,全文计1154字,首行题“承德郎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思玄李公...
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日前揭晓。根据投票数排名,来自全国20个省级单位的25项考古发现入围初选,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入选。 据介绍,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13张,收到有效选票185张。根据投票结果,排名前25项入围2016年度终评。其中,得票第一的获得179票,第25名的得票数为91票。终评会将于4月10日至12日进行。 本次入围的25项考古发现在...
近日,乡宁县文化研究会一行在燕侯村采风时发现,这个掩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小村落,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冶炼之都。 燕侯村现有住户50余户,200多口人。村里两处建于清中期的王家大院、杨家大院虽然早已破败不堪,但依然难掩昔日的辉煌。王杨两家在清代时已经是方圆有名的富户,并各自建起了深宅大院。这些院子院套院、上下院、院中有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十分气派。 据84岁的王国胜老人回忆,燕侯村王杨两家之...
长丰县下塘镇韩岗社区农民周之敏在翻整自家的土地时,意外发现一座古墓。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发掘,认定这是座东汉古墓(如图),而部分出土文物也是首次发现,这为研究江淮地区东汉时期墓葬的年代序列以及埋葬制度、民间风俗、器物组合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解放初这里曾翻出陶罐 昨日,记者来到韩岗社区采访,这里正在进行土地整治。刚犁过的大片农田在春风的吹拂下,散发出特有的气息。 听说...
永兴县马田镇的罗尾史家村,拥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个古老的村子,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甚多,大夫第是其中一座非常精美的古建筑。日前,笔者走近这个鲜为人知的清代古建筑。 全村目前有四百六十多户,两千三百六十多口人,村民都姓史。来到位于村子中央的古宅旁,一座完整的清代古建筑就完全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门头上白墙黑字刚劲有力的"大夫第"三个字格外醒目。 大夫第为青砖青瓦建筑,座西向东,大门向...
“天子坟”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姑孰镇洞阳行政村洞阳自然村东约1 公里,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该墓为吴景帝孙休定陵,故名。 为配合马鞍山市鸿翮实业有限公司文化园建设,同时为防止该墓再次被盗掘破坏,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文物局和当涂县文物管理所,于2015 年11 月27 日至2016 年12 月31 日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65 平方米。 墓...
作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地域广袤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对人类特别是古人类的生存、迁徙、交流和开发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高寒缺氧、生物资源稀少的不利因素制约着古代人类迁入和开发青藏高原的步伐,人类最早何时扩散到该区域至今仍为悬案。迄今为止,西藏自治区零星见诸报道的打制石器地点大约95 处,其中被学术界倾向于认可属旧石器时代的地点有8 处,但即使这些地点的石器标本也全...
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9日揭晓,根据投票数排名,来自全国20个省级单位的25项考古发现入围初选,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入选。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昨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天门石家河遗址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由40余处遗址点组成,该遗址在距今5000年左右,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的,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方勤说,石家河遗址及由它命名的...
为配合当地土地整治工程,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丰县下塘镇中韩古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据悉,此次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9座,根据地层堆积和出土器物判断,为东汉及清代时期古墓群。出土器物主要类型有瓷器、陶器、铜器、铁器和石器等。据悉,中韩古墓葬的密集程度在我省比较少见,部分出土文物也是首次发现,并反映出与其他区域的古代文化交流关系。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对阜新高林台城址的阶段性考古发掘,在位于该城址南门的东西两侧发现了长达10多米的汉代马面。专家认为,这样长度的马面少见且独特,说明在2000多年前,阜新北郊是个战事频繁的重要军事哨所。 高林台城址位于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高林台屯,是辽宁地区第一处发掘的汉长城沿线堡城,其对研究汉代长城沿线堡城的建筑布局、规格、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该城址进行发掘时...
3月10日,吉林省政府文史馆对外公布了一批发现于该省敦化地区的陶器。据专家论证,这些陶器出自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这一发现填补了吉林敦化古遗址和文物的考古空白,同时也给中国东北史地研究带来新课题。 当日公开的陶器有50余件,以陶豆、陶罐等器物为主,器物之盖、底、耳清晰可辨。这些陶器是吉林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张福有考古调查所得。 2016年4月以来,张福有曾11次到敦化考古调查,并发现了敦化市...
沧波门瓮城遗址北段挖掘现场。杜万钧 摄 南京环绕老城区的明城墙,一直是南京人的骄傲。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就在江北地区还有一座与南京明城墙同样历史悠久的浦口明城墙。让人惊喜的是,就在去年底,沧波门附近一处瓮城遗址重见天日。因为江北新区的拆迁改造,浦口明城墙一些遗迹如今就立在一片废墟边,其未来的保护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沧波门瓮城遗迹重见天日 让人惊喜的是,就在去年底,沧波门附近的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