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赵氏雷火灸门诊部,赵氏雷火灸的传人正在用灸条对患者进行治疗。 燕青门正骨疗法第八代传人朱怀宇,采用燕青门正骨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这是从1929年开始设立的纪念日,旨在让中医能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可在随后的几十年间,相伴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医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如今更面临后继乏人等诸多问题。 今年初,我市公布了第四批共11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涉及...
近日,韩国《朝鲜日报》披露了有关韩国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有者(在韩国,非遗传承人被称为无形文化财保有者)认证资格被撤回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 据报道,今年1月,韩国文化财厅撤回对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有者――彩画漆匠李义植的认证资格。此前曾有消息称:“担任审查委员的4名专家中只有一名的专业与‘漆’相关,而李义植的技法为日式技法。”该消息在韩国国内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媒体认为,此次李义植的认证资格被撤回,与这一...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近年来,皮影演出市场日渐萎缩,目前全国行当齐全、能正常演出、有传承能力的皮影艺术团体仅有10余个,这些团体大部分也面临着生存上的危机。而随着一些老皮影艺人年事已高,这门精湛的技艺也面临着断代和失传的危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危机?怎样才能拯救这门曾经璀璨的艺术,重新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呢?近日,《中国木偶皮影》杂志主编姜尚礼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表示,剧目创新是皮影...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木偶戏,又被称为傀儡戏,是一种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认为其源于汉,兴于唐。根据木偶结构和操纵技术的不同,在宋代已有了悬丝傀儡、杖头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和肉傀儡。现在流传的木偶戏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线木偶、药发木偶等几类。 上世纪80年代前,国内木偶戏曾经出现过...
问:今年两会,您在提案中认为,当前很多地方热衷“申遗”,非遗项目成为“唐僧肉”,对此如何理解? 答:自2005年国家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有191个戏曲项目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不仅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每年还拨出专项经费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不可谓不重视。但是,正因为有了保护经费,非遗项目成了“唐僧肉”,各地踊跃“申遗”,一方面伸手向上要钱,一方面漠视传承的现象比较严重。 问:您...
●场内声音 “我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忧大于喜。”在昨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吐槽中国的非遗保护。 《非遗法》 “公布3年,就是一纸空文” 冯骥才谈到,“《非遗法》公布起码3年了,谁见过媒体公布一例执行非遗法的案例?没有,没有人执行。这么多文化处于濒危状态,却没有执行的案例。坦率说,就是一纸空文。” 对比日本、韩国对每...
无论是画、是人还是事,最能打动人内心深处的是他(它)所包含的最细微的细节处。细节处带给人的感觉,就如同一件漂亮新衣服的扣子掉了,有人体贴地在你穿之前亲手给你缝补上,温馨得令人动容,也令人尊敬。看陈庆明的山水画,就有这种令人动容的温馨感觉。 他在画作构图上遵循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很好的表现出了山水画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随着近景、中景、远景的推移,...
一盏做工精良的宫灯如今却变得“灰头土脸” ,剑鞘上覆盖有珍贵鲨鱼皮的佩剑则锈迹斑斑,体量巨大的皇家马车内饰壁画耷拉下一半儿……走进尚未对公众开放的慈宁宫,这些昔日的宫廷御用品被摆放在配殿中等待重焕光泽,因为“故宫博物院院藏的一大批亟待修复与保护的文物迎来了他们新的守护者” 。6月26日,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合作开展的“平安故宫”工程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47位身...
3月4日,笔者在市文化委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调研黔江座谈会上获悉,黔江区建立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以“非遗”保护传承助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和文化强区建设。 生态传承及早谋划。2010年,在该区五年保护总体规划下,各市级以上非遗生态传承项目得以明确。“马喇号子”在马喇镇全面推广并举行大赛;“帅氏莽号”和“谢家锣鼓”在阿蓬江镇得以传承;“南溪号子”在鹅池中小学和机关单位唱响;“向氏武术”...
自2005年国家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已有191个戏曲项目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不仅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每年还拨出专项经费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全国政协委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在各地踊跃的“申遗热”下掩盖着强烈的功利主义,非遗项目重申报、轻传承,有“传承人”,无“承接人”。 “正因为有了保护经费,非遗项目成为了"唐僧肉",一方面伸手向上要钱,另一方面漠视传承...
好的作品沁人灵府。传统文化艺术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之中表现的自尊、自信,自觉与自强,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到振奋。唯有艺术,能给人慰藉,启迪心灵;唯有艺术,能在文化大发展中成为不可或缺、用之不竭的力量与资源。 一、无声之处见苍茫中国书法,传达着书家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超越,有时也是书家为了证明现实的合理性而尝试的创新实践。书法本身,就是放大了想象的元素,线条之舞,让人们抒情、怀旧,又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
连日来,省委副书记李军深入调研特色文化发展。他指出,要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铆足劲头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提升贵州文化发展核心竞争力。 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国家级名录列全国第七位。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实现从“非遗”大省向“非遗”强省转变?1月6日、15日,李军先后两次邀请宣传文化系统、文化企业负责人,侗族大歌传承人、歌师、整理者以及民族民俗文化学者、“非遗”工作管理人员讨论研...
近年来,峄城区把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提城市文化内涵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推进,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以名录保护为重点、基地传承为载体、特色队伍为纽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峄城区围绕“查清资源、规范整理、保护传承、合理利用”目标,按照“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的普查要求,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覆盖的调查和登记,并建立融声、画、文为一体的文字资料、TV资料、图像资料电子文库。...
唐人居 传统手艺雕刻 “古典家具热”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直至今日,其价格始终只高不低,由此也带动了“红木家具热”。红木家具已在国内家具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且成为一种品位的象征。乔迁新居,屋里不摆上一两件红木家具,似乎缺少点文化气息。虽然现在市场上的红木家具多为古典家具的新仿,即仿古家具,但很多却是“表里不一”,仿的是外形而非精髓。正如王世襄所说:“由于古典家具热,全国各地生产厂家、作坊,多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按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及其有关的物品和劳动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在与大自然的相互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不断传承、创新和积淀的成果,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