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从钴料在元代被用来创造出釉下青花瓷品种以后,明、清二朝青花器一直占据着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地位。随着工艺的进步和创新,青花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多,用青花表现纹饰的方法也不断变化,“青花留白”就是一种非常工致美丽的纹饰制作方法。 所谓“青花留白”是指用釉下青花表现蓝地白花纹饰或图案的一种方法,它同高温蓝釉地填白(或堆白)和低温蓝地白花在制作上有本质不同。高温蓝釉地填白(或堆白)器是在胎体表...
根据目前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全世界元青花整器的存世量仅为400件左右,散落在海外的就约200余件。 土耳其:盘子数量最多据了解,海外的元青花珍品分别藏于伊朗、土耳其、日本、英国、法国等国的博物馆里。其中,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秘藏着40件令世人惊艳的中国元青花瓷器,是元青花在海外数量最多的收藏地。 伊斯坦布尔曾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从隋唐开始,中国销往...
黑如漆、白如脂的青花料宛若中国山水泼墨画,用黑与白描绘着山水的神奇、建筑的典雅以及鸟、兽,草、木生动逼真的意境和情趣,让众多玉友为之倾倒。 青花料属于和田玉中的特色品种,本文只是对青花料的产地和产出状况的辨识做一个概述性的介绍,以供玉友在收藏过程中借鉴。 在了解青花以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墨玉和青花的关系,墨玉与青花从总体上讲它们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从我几十年对墨玉的研究发现,...
“在荷花街道胡坪村董家冲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山冲里,发现大量奇特的瓷碗残片,附近可能有文物……”昨日下午,市文物局考古专家根据浏阳论坛网友提供的线索,对散落瓷碗残片的山冲进行考古勘查,结果发现这个荒无人烟的深山里,早在清朝时期曾有村民散居,现场发现多处民居遗址。 网友邝先生介绍,几天前,他和几位朋友到董家冲一处荒废矿山里考察,在一个山坡下发现了大量的瓷碗碎片,“花纹很精美,碗底也有文字图案,但...
江西省景德镇艺术瓷厂内,1991年出生的吴望涛在拉坯。中国网图片库颜闽航/摄 江西省景德镇艺术瓷厂内,1992年出生的占金波在利坯。中国网图片库 颜闽航/摄 江西省景德镇,一名师傅在打灰。中国网图片库 颜闽航/摄 江西省景德镇工人周师傅在装窑。中国网图片库颜闽航/摄 江西景德镇素有“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美誉。近年来,一些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景德镇,尝试着利用...
帽筒,俗称“官帽筒”,是清代官员在上朝之前休息时置放花翎顶戴用的,创制于清初嘉靖年间,盛于康雍乾三朝。初始,“帽筒”用于置放帽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居家摆设。光绪后期到民国初期,帽筒渐渐成为普通人家的陈设器。“帽筒”的制作工艺、制式、纹饰绘画等都能反映出当时的名俗风情,比如,从帽筒上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文化差异,在北方,帽筒更多体现“官文化”,加官晋爵时,亲朋好友常会送帽筒祝贺其“高升”;在南方,帽...
成化青花可谓是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庄精巧,颇受后人喜爱。大明成化款青花秋葵撇口马蹄样式杯,是明代陶瓷艺术品的颠峰之作,以其独特的整体造型,流畅的线条,展现明成化独树一帜的艺术,画面文饰刻画文雅,青花晕染色彩细腻,可用“质精色良”四字概括,即以线条流畅的造型、薄似蝉翼的胎体、润如堆脂的质地及清新淡雅的色调,在彩瓷中。成化青花可谓是青花瓷中的佼佼者。 御宝轩近日...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明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明代瓷器的制造工艺在宋、元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整体技术得到大步提升,以江西景德镇陶瓷最为突出,当时景德镇的瓷器产品几乎涵盖全国主要市场,享誉国内外。明代瓷器纹饰很多以青花为主,其他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十分出色。 哥釉器,亦名碎釉瓷,始于宋代,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宋代哥釉传世极少。哥釉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瓷...
元青花,即元代的青花瓷器的简称,被中国陶瓷界认定为与唐三彩一样的专有名词、专有品牌。在学术界,一般将元青花分为两种类型,至正型元青花和延型元青花。元青花的釉料,主要为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且大件精品主要供出口,供中亚、欧洲宫廷贵族赏玩、珍藏,故元青花留给后人谜团很多。 关于元青花瓷器,体制内专家们认为,元青花在世界范围内只有300件,其中国内100件,海外200件。然而,有些收藏家认为,民间收藏的...
高:43cm 口径:18cm 底径:17.5cm 中国是个以瓷为珍的国家,瓷器在中国的历史上一度成为国家的象征!青花瓷作为中国瓷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流传之广,评价之高,影响之大,达到其他任何瓷器无法企及的高度。总览中国青花瓷发展史,元青花瓷无疑是一抹亮睛之笔,青花自元朝开始臻于成熟,正期元青花大器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素雅高洁,蓝色的花纹与洁白的胎体交相映衬,宛若一幅优美的...
近日,悉尼邦瀚斯成功举办了《亚洲艺术》主题专场拍会。期间,一件罕见的中国明代御制青花云龙纹捧盒闪耀全场,成为了现场和线上藏家的竞夺焦点,竞拍价格不断攀升,最终以14.6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0.2万元)的高价成交,远超其1000至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100元至1.2万元)的拍前预估达140倍之多,创下了此类中国瓷器在澳大利亚,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拍卖新高。图为此次上拍的中国明代御制青花云龙纹捧盒...
雍正一朝虽历时仅短暂的13年(1723-1735年),但瓷器造型却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雍正瓷器素以雅致精细著称于世。从景德镇青花瓷器看,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雅"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隽永的风格。如果说康熙青花富有阳刚之气,那么雍正青花则更具有阴柔之美。所谓阴柔之美,即雍正青花的造型构成一种优美的艺术形态。这种优美的风格表现在:雍正青花一般比较小巧。...
6月15日拍摄的落马桥窑遗址出土的元青花瓷器残片。当日,一批景德镇落马桥窑遗址出土的瓷片被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整理对合出来。随着这批修复件的面世,落马桥窑遗址向专家学者抛出了一系列的疑问,等待着人们解读这些秘密。
“首届中国‘元上都’元青花精品展及学术研讨会” 组 委 会 公 告 为了弘扬蒙元文化,推进元代古瓷的研究与学术交流,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民政府、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包商银行、北京华萃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首届中国‘元上都’元青花精品展及学术研讨会”。“元青花精品展”恰逢元上都旅游文化节隆重举办期间,海内外的嘉宾、贵客、旅游爱好者必将怀着虔诚之意聚会于此...
郎溪明代砖石墓出土瓷碗 6月9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日前郎溪县文物部门接到姚村乡文化站报告,该乡白阳岗一挖掘机作业时翻出数块大青砖,疑似一座古墓虽然封土已破坏,但墓室保存完好,无盗掘痕迹。文物部门迅速出动,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该墓位于白阳岗老坟山南坡,为砖室竖穴墓,封土已破坏,但墓室保存完好,无盗掘痕迹。T字形墓室由青砖砌成,券顶。该墓共出土青花瓷碗4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