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山东博物馆28日上午展出包括山东、福建、浙江、江苏、广东等8个省市的300余件海上丝绸之路珍贵遗存。 据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介绍,这次《启航——海上丝绸之路特展》荟萃了包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江西等8个省市的近300余件海丝遗存,包括瓷器、丝绸、陶器、香料、玻璃器等门类,其中绝大部分展品都是各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表示...
8月27日,由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省民俗博物馆和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主办的“鲁迅生平与创作展”在柳湾彩陶博物馆开展,这是柳湾彩陶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举办的外省展览。 鲁迅一生求索真理,被誉为是中华民族之魂的象征。他的著作是伟大人格、智慧和思想的结晶,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上海鲁迅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名人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上海市主要旅游景点之一。本次展览通过...
28日,“黄埔军校——近代中国军事人才的摇篮”展览在香港孙中山纪念馆举行预展,适逢黄埔军校今年建校90周年,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及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合作展出多项与黄埔军校发展史有关的珍贵文物,让香港市民近距离感受一代杰出军事精英忠心卫国的精神。 黄埔军校1924年由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及苏联的支援下创办,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出众多杰出军事人才,为北伐及抗日战争的胜利作...
2014年8月27日上午,“零距离:王晓辉微水墨艺术展”在位于杭州南山路218号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是今年继济南、上海等城市之后,2014王晓辉微水墨全国巡展的第五站。王晓辉的本科、研究生阶段均在中国美术学院求学,并且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另一个展览“罗曼•西格纳——影像与电影(1975-1989及现在)”同时开幕,“微水墨”对话“微影像”,因此本次展览呈现出特殊的意义。 这次展览展...
“明:皇朝盛世50年(1400-1450)”珍贵文物展将于9月18日至2015年1月5日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展览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英国大英博物馆共同策划,是大英博物馆继2007年举办“秦始皇兵马俑展览”以后,再一次举办以中国为主题的大规模特展。 据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姚安介绍,“明:皇朝盛世50年(1400-1450)”特展文物精选自中国10家博物馆,以及大英博物馆和欧美日等国博物馆的藏...
山西博物院收藏的《九天后土圣母诸神众图》等7幅明代画作,日前起运前往英国,参加大英博物馆“明:皇朝盛世50年(1400-1450)”展览。7幅画作全部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是我省文物首次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明:皇朝盛世50年(1400-1450)”展览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大英博物馆共同策划,展览将于2014年9月18日开展,2015年1月4日结束。这是继2007年大英博物馆举办“秦始皇兵马俑...
为迎接吐鲁番第二十三届葡萄节,丰富广大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吐鲁番博物馆举办了“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 此次展览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引进,共展出历史各时期旗袍及配饰94件,其中40件为风格各异的旗袍,充分展示了旗袍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上海在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移民文化相互碰撞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独特旗袍服饰文化。让广大市民在近距离享受海派旗袍之美的同时,也对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
对于喜欢琥珀制品的消费者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近日,在阿穆尔地方志博物馆开办了《史前琥珀昆虫》展。该展会展出的均是稀有的昆虫标本,像无尾蝎、金龟子和蟑螂等,这些都是极为难得的史前标本,该藏品都是由一位学者从新西伯利亚带来的。 最引人关注的是一个琥珀球当中凝固着远古蝎子,它没有尾巴而且很小。为了便于大家观察,主办方在琥珀标本下面安置了照射灯,上面则安放了塔式透镜。 另一个稀有...
记者25日从山西博物院了解到,该院收藏的九天后土圣母诸神众等7件宝宁寺水陆画已完成点交、包装、起运,飞赴英国大英博物馆参加“明:皇朝盛世50年(1400-1450)”展览。 “明:皇朝盛世50年(1400-1450)”展览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大英博物馆共同策划,是继2007年大英博物馆举办“秦始皇兵马俑展览”以后,再一次举办以中国为主题的大规模特展。 该展览选取自永乐皇帝夺位直到正...
8月22日,“齐云观道——马晓煜安徽齐云山写生展”在太原开化寺古玩市场内的麒麟画馆灿然开幕。山西书画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徐树文,山西省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徐晋平,著名画家霍俊其、孟旭耀等,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西省书画家协会、五台山收藏家协会共同主办,共展出青年画家马晓煜写生作品33幅,展览持续到8月31日。 马晓煜,山西五台人。自幼研习书画。先后毕业...
文物“尊盘” “噩矦方彝” 编钟乐团在表演编钟乐《东方红》。 “蟠螭纹簠” “钟鸣鼎食”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那么这样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形?也许,去看看目前正在无锡博物院举行的展览就可近距离体会了。8月20日上午。由无锡博物院、湖北随州华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钟鸣鼎食——周代王宫贵族的礼乐生活》展在无锡博物院西区二层文物精品展厅举行,为期两个月。据悉,展览期间,...
从青铜器到石雕,从玉器到丝绸,300多件中国稀有文物曾亮相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这个名为《中国:走向盛唐,公元200年―750年》的大型文物展将向参观者展示,在汉末到盛唐之间,中国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并发展到一个顶峰的过程。汉末到盛唐是中国对外来思想和艺术兼收并蓄的一段文明发展史。相当一部分参展文物都表现出异国特色。它们证明,中国当时曾与远在如今的阿富汗北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通商,并在文化...
8月21日,备受期待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域历史的记忆——新疆历史文物陈列》大型专题展览终于向观众揭开“面纱”。每一件文物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历史,陈列展精选新疆各地历年出土的各类精品文物700多件,其中不乏稀世孤品,向国内外观众展现一个系统全面的新疆历史发展历程。 此次陈列展展出的有原始先民使用过的各类石器,有地域特征鲜明的陶器和青铜器,有闻名中外学术界的吐鲁番文书,有数千年前绚丽多彩...
傅抱石《雨花台颂》 今年,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诞辰110周年,为纪念这位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画家,北京画院联手南京博物院共同推出“踪迹大化—傅抱石艺术回顾展”,展览于 8月1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并将持续至9月17日。 傅抱石的山水画艺术大气磅礴,自成一家,而且开创出独具个人风格的“抱石皴”;他的篆刻取法赵之谦,风格爽利劲健,率真雅正,早在日本留学期...
“甲午 争与战”展览21日在香港海防博物馆开幕,展出90件珍贵文物,向参观者介绍甲午战争的历史和影响。 香港海防博物馆一级助理馆长李家乐向记者介绍,今年适值甲午战争120周年,香港海防博物馆和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合作举办这一展览,旨在让更多人认识甲午战争的历史、北洋舰队的组成以及这场战争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影响。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副院长王记华表示,这一展览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北洋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