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仿古铜彩出戟尊,清乾隆,高28.4cm,口径14.6cm,足径14.6cm。 尊广口,鼓腹,圈足外撇。器身四面出戟,以青铜色为地,辅以绿松石釉、金银彩,间饰青铜锈色。外底刻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外围金彩双方栏。 此件瓷尊无论造型还是颜色均刻意模仿青铜器,达到了使人仅凭肉眼无法辨别是瓷还是铜的地步,这种釉色是乾隆时期的新创釉色。
山西省朔州市的朔城区和平鲁区(简称平朔),地处古老的大同盆地西南缘,南、西、北三面均有高山环绕,中东部为平川,桑干河从其腹部蜿蜒流去,历来就是中原与塞外的交通要冲。在秦汉之世,统一了北方草原的匈奴族实力空前强大,不断南下与中原发生碰撞,这里就成为秦汉两代北拒匈奴的边防要塞。西汉对匈奴反击的第一战“马邑之伏”即发生在朔州。为保证军需,西汉政权在山西北部的郡县屯驻大量人口和军队,晋北朔州因此成为重要的...
日前,新昌博物馆特邀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建华先生作“南北朝时期金铜佛教造像艺术讲座”。 讲座分佛教基础知识概述、中国早期佛教金铜造像艺术和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三部分,分别介绍了释迦牟尼、印度早期佛教的创立与传播、佛教的基本思想和印度早期佛教造像产生的相关情况。同时,她结合大量精美的佛教造像图片,一一讲述从东汉至南北朝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佛教金铜造像特征、制作工艺和鉴赏要点。在提问环节中,刘老师...
古铜彩描金花圆盒,清乾隆,通高3cm,口径6cm,足径5cm。 盒扁圆形,盖面凸起,圈足。通体以酱釉为地,满饰金彩,并以金、银彩描绘纹饰。盒身口沿下绘朵梅边饰,近足处绘如意云纹。盒盖口沿处绘圆点纹、水波纹,盖面中心绘一变形西番莲,四周绘如意云纹。底以金彩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仿古器品种繁多,其中以仿铜器最为成功。此器的制作方法是先以高温烧成一种釉色似铜...
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清乾隆,高27.7cm,口径17.5cm,足径8.5cm。 花觚仿铜器造型,四面各有出戟。器身施古铜彩,局部纹饰描绘金彩,器体模印蕉叶纹,束腰处模印夔龙纹。外底印“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古铜彩的烧制较为复杂,首先要在高温下烧成茶叶末色釉,再于其上加绘金彩和绿锈斑色,然后入窑低温二次烧制,才能达到古旧斑驳的效果。乾隆时期的瓷器仿制出类拔萃,惟妙惟肖,其中尤以仿铜器...
仿古铜金釉三足炉,清乾隆,通高33.1cm,口径14.9cm。 炉仿铜质香炉的式样,嵌入式炉盖,直口,束颈,冲天绳耳,扁圆腹,下承三柱状足。口沿处印阳文“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排篆书款。通体施金彩,饰模印和镂空花纹。盖面均分为6瓣,每瓣圆形开光内镂雕双螭纹,开光上方模印变形龙纹一周,盖钮为镂空莲花荷叶纹。炉颈部与炉身三个桃形开光内凸印蟠螭纹,腿部凸印变形蝉纹。 陶瓷器上装饰金彩始于唐代,宋代定窑...
古铜彩双耳炉,清乾隆,高4.9cm,口径8.9cm,足径7.3cm。 炉平沿,短颈,扁圆腹,颈、腹间有对称双耳,圈足。通体以茶叶末釉作地,器内光素,器外以金彩为饰,口部平沿及近足处绘卷草纹,口沿下绘回纹,肩部绘如意云头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夔龙纹,底心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印章款。 此炉造型、釉色、纹饰皆仿铜器,工艺精巧,纹饰描金,充分显示出乾隆官窑高超的制瓷工艺。
长沙铜官窑自唐代中期兴起后,一直以外销瓷而著称。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专家在长沙铜官窑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出土“吉利利市”书款残片,表达了作坊主对市场繁荣、瓷器畅销的期许。 在最近一次对长沙铜官窑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从一处制瓷作坊出土大量碗、壶、罐、瓷塑等,彩绘、诗文、贴花等典型长沙铜官窑装饰技法一应俱全。此外还出土一件刻有“张元誉”的窑具和不少刻划或印有“张”字的产品,...
古铜彩牺耳尊,高22.2cm,口径13.2cm,足径11.7cm。 尊侈口,收颈,鼓腹,圈足外撇,肩部对称贴塑牺耳。此器釉色、器型、纹饰均仿古青铜器式样,底部篆刻阳文“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乾隆朝的瓷器生产盛极一时,在瓷器的制作上又突出发展了特种工艺,即仿漆器、仿竹木器、仿古铜器及仿各种水果、海螺等象生瓷。仿品不仅形似,且釉色、质感也与实物相差无几。这种制瓷工艺的创新得力于当时的督陶官唐...
皇上从王振身上搜出赃物银票,人赃并获。这时镜头给到银票上,仔细一看那银票的确是大明宝钞……而且面额是“壹贯”!那么,问题来了,这“壹贯”值多少钱呢? 《太医明妃传》是近来热播的电视剧,但因其与历史不符之处太多,它在热播的同时也饱受争议。在该剧第29集中,皇上的亲信太监王振在采购军需药品时,中饱私囊,收受药商巨额银票的贿赂。皇上后来从王振身上搜出赃物银票,人赃并获。这时镜头给到银票上,仔细一看那银...
金龙博物馆最新收入的景泰蓝铜狮 坐落于澳大利亚维州本迪戈(Bendigo)的金龙博物馆(Golden Dragon Museum)近日迎来成立25周年纪念日,作为庆祝活动的一部分,这家博物馆最新收入了17件价值连城的中国文物,包括两件无价之宝——两尊已分离10年之久的景泰蓝铜狮。 这两尊景泰蓝铜狮为清代烧造,又被称为“福狗”(Fu Dog)或“天狮”(Heavenly Lion),是天龙博物馆...
青铜器物是铜锡合金,有较强的硬度,不像瓦当砖瓦、甲骨陶瓷及书画碑帖等易于破碎,而是便于长期收藏。再则青铜器皿形态各异古朴典雅,线条畅达,这也是其他古玩所无法企及的。 首先,中国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究竟中国有多少件青铜器物,这是谁也无法统计的数字。有人统计过,仅以有铭文的青铜器物而论,从汉代到今天,出土就达一万件以上。若加上无铭文的铜器,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正因为数量大,中国青铜器的品种也...
早在原始社会,作为礼器的钟就出现了。当时的钟或以木制,或以竹制,或以陶制,是一种简单的打击乐器。随着青铜文化的开始,在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制作的钟。 钟的节奏感强,它能表达人们的欢乐喜悦,又可以在生产劳动中协调人们的劳动步伐、在舞蹈中使舞姿整齐优美、在练兵中使士兵步伐一致,以振军威,因而在劳动生产中最需要这种乐器。《诗经》中有不少诗篇都记载了钟的演奏。如:《关睢》:“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鼓钟》...
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可移动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到民国,乃至现代的港台地区,鎏金铜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 鎏金铜佛像的断代和鉴定是件比较难的事,但如能加以科学考证和分析,是会识别出真假的。下面介绍几方法: 看造像特征以断代 各时代的佛像有各时...
【摘要】广州出土的青铜器十分脆弱,强度极低。本次工作对脆弱青铜器典型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电导率、密度、吸水率等的测试,以及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试其腐蚀后的主要成分,以此表征青铜器的脆弱程度,为后续的保护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广州 脆弱青铜器 腐蚀 矿化 表征 【基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资助 【来源】《文物春秋》2015年06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