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天记者从宁乡县炭河里遗址管理处获悉,为保证炭河里青铜博物馆今年10月顺利开馆迎客,经相关部门批准,该县794件库存国家级文物将正式移交至炭河里青铜博物馆。 据悉,此次移交的文物包括新石器时代至当代的木、石、瓷、陶、玉、纸、铁、铜、银等质地器物,其中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近200件。 近年来,宁乡县炭河里遗址管理处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这件青铜鎏银高足杯,宁夏海原县出土。据《光绪海城县志》记载,海原县城宋名天都寨,夏改为东牟会,元名海喇都,明初以地赐楚王,又名海城。近年来,有学者研究认为海原县城之元名海喇都,就是《元史》中记载的成吉思汗的“哈老徒行宫”。 此高足杯虽然体积很小,高仅5.5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4.6厘米,但铸造非常精美,敞口,圆鼓腹,腹部有莲叶纹一周,喇叭小圈足,整体鎏银,是典型的西夏晚期的一件器皿。青...
刘雨,字忠诚,1938年生于吉林省集安市,1950年到北京,1958年毕业于北京101中学,当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至1963年毕业,同年考入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师从容庚、商承祚两位先生读研究生。文革后,進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从事研究工作,1997年奉调故宫博物院,任古器物部主任。2001年退休。 刘雨的学术活动始终围绕我国殷周青铜器及其铭文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他特别注重资料的科学整理,...
近日,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吉木萨尔县白杨河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60多座分属商周、春秋战国、汉代前后和唐宋时期的墓葬,出土陶、铜、铁、石、玻璃器等100多件(组)文物,并在一座墓葬中发现了疆内首枚方形铜镜。 考古人员认为,这枚方形铜镜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在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风貌和丧葬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次考古发掘队队长张杰介绍,这枚方形铜镜出土于编号为M21的竖...
6月8日,市文物局为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授牌,这标志着伊川县第一家博物馆开门迎宾。今后,对青铜器感兴趣的朋友,可在这里欣赏到精美的青铜器,领略源远流长的青铜文化。 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位于葛寨乡烟云涧村,是国内首家青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也是伊川县第一家博物馆。此次博物馆开门迎宾,在伊川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博物馆将复杂的青铜器制作工艺,...
最大的一座墓葬的全景 铜胎漆盘 出土的漆器 记者昨从我市考古部门获悉,江苏宿扬高速公路发现汉墓群,出土了玉器、漆器、铜器、釉陶器等各类文物800余件,其中包括今年1月本报曾报道的扬州出土保存较好的铜胎漆盘,非常罕见,为研究扬州漆器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也再次佐证了胡场附近是扬州汉墓集中区域。 胡场汉墓群发掘结束 35座墓出土800余件文物 ...
滨河新区203省道在拓宽改造过程中,文物保护部门对横城汉墓群进行抢救性挖掘,据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介绍,墓室内发现陶罐、铜镜、漆盒、陶盆等文物,墓室的建制反映出中原文化在汉朝就已经影响宁夏。 由于滨河新区203省道拓宽改造需要从5月26日开始,文物保护部门对此区域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部分文物在5月31日出土。 古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 该墓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就发...
在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青铜峡市将于6月9日举办“鸽子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公众开放日”活动,当天下午2:30至5:30,普通公众可前往这处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现场,亲自参与部分发掘工作,体验文物考古乐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鸽子山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1.27万至0.8万年。该遗址对研究中国西部古人类文化传播、植物采集加工驯化和原始农业...
宋玲平,女,汉族,1966年出生于山西省汾西县,博士。 198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科研处(研究室)、资料信息中心、科研处工作。历任故宫博物院科研处(研究室)副处长(副主任)、资料信息中心主任、科研处处长。 主要研...
清宣统二年醴陵彩墨彩松鹰纹瓷瓶,国家二级文物。 今年国庆节,位于宁乡县黄材镇的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将开馆,届时,宁乡县文物局收藏的700余件文物都将在这里与游客见面。本报5月27日《国宝级“瓿王”将亮相》一文披露此消息后,很多读者纷纷打来电话,想知道究竟有多少珍贵文物将在博物馆展出,是哪些值得一看的文物,文物背后又有什么故事……近日,长沙晚报记者来到位于宁乡县玉潭街道振兴北路的宁乡县文物局,...
由北京市海淀博物馆与北京市园林局颐和园管理处联合举办的“皇室遗珍——颐和园清宫青铜器展”日前在北京海淀博物馆拉开帷幕。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50余件(套)颐和园青铜器皆为原清宫遗物,时代上起商周,下至明清,既有青铜时代的顶尖之作,也有后续历代的仿古鼎彝,种类涵盖尊、卣、觥、觚、壶等酒器,鼎、鬲、豆、簋等食器,盘、罍、瓿等水器,以及乐器、摆件等,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礼器体系。展出文物中有国家一级...
挖出的汉墓和陶罐 前几天,在南京六合区方州广场附近一工地,开挖掘机的师傅在挖土作业时,突然发现挖斗“格登”震动了一下,他赶忙关掉机器,打开车窗下去察看,这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挖斗里横着几块棺木,开挖掘机的师傅立即停止作业并赶忙报警,民警赶到后对现场进行了暂时封锁。昨天下午,考古人员到场进行了保护性挖掘。 当地马鞍机场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不久,挖掘机已经停止作业,并停至现场20米远的一块...
5月下旬,宝鸡市文物交流中心将近年来征集到的30件社会流散文物移交给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据宝鸡市文物交流中心主任张荣军介绍,这些文物包括战国时期青铜盘、青铜匜(yí)、铜镜各一件,汉代铜镜14件,唐代铜镜2件,宋金时代铜镜2件,汉代陶器9件。 张荣军说:“宝鸡历史悠久是周秦文化发祥地,征集这一批文物,资金国家给一部分,大部分自筹,主要是市场价格收购流散文物,好的交给博物馆保存。” ...
出土的象棋 23日,记者从成都市文物考古队获悉,天府新区一号文物点,近日发现了宋代墓群,其中一个墓出土了青铜镜、武士俑和一套青铜象棋。这是成都首次出土相对完整的唐宋时期象棋。 记者从成都市文物考古队了解到,该墓群是在5月20日发现的。目前,本次出土文物还在整理阶段。据了解,本次发掘的是长方形砖石墓,该墓被发掘时,这套30枚的象棋倒在墓主小腿骨旁边,很多粘连在一起。一起被发掘的,还有买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