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28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通报,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发现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墓室主人应为北宋正二品官员尚书右丞何郯以及他的妻子和父母。 这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四组,成安渝高速路成都收费站项目施工现场附近,目前文物保护区域长100米,宽30米左右。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座砖室墓皆为南北向双室墓,墓室距地面约2米,周围散落不少清理出的破碎青砖。 据成都文物考...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2月28日,记者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已完成对康平张家窑辽墓群抢救性发掘,10余座辽代墓葬出土。 辽王朝始建于公元10世纪初,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立国210年,历经9位帝王,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对峙,签订澶渊之盟,后被金朝所灭。其创制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与汉字并行使用。 据考古专家介绍,已勘察出辽代墓葬群5处、遗址6处,出土鸾鹤纹铜镜、绿...
记者昨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17年2月初,成安渝高速路成都收费站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葬,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经踏查和钻探,在施工区域内发现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并于当日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至2017年2月20日清理完毕。 据悉,墓地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四组。两座砖室墓皆为南北向双室墓,两墓南北向排列。M1西室已被施工破坏,东室完整,带斜坡墓道,墓道长4.9、残宽3...
1988年3月20日,连云港市开发区南经七路施工建高压电线塔挖塔基时发现两个灰坑,出土有石斧、石锛、箭镞等原始物品,尤其是有件鸟头状灰陶鼎足,鸟头造型双目一睁一闭,栩栩如生。原中云乡文化站站长王继澄怀疑此物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少昊部落有关,于是立即报告了市文管会,由此,揭开了一个横亘五千年的远古之谜团——藤花落古城遗址。 在遗址发掘期间,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和考古学家俞伟超、张忠培、严文明、张学海...
2月26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陶寺北墓地2016年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共发掘春秋晚期墓葬5座。其中2座大型墓葬为春秋晚期墓葬,同是大夫一级的贵族夫人墓,出土有鼎、豆、鉴、壶、簠、舟、鬲、盉、盘、甗等青铜器35件,以及乐器铜镈8件、铜纽钟9件、石磬4套20件和玉饰件等随葬品,为研究晋国史提供了宝贵材料。 陶寺北两周墓地群位于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处,占地总面积在24万平方米左右,东西...
龙泉十陵何氏家族墓地全景 龙泉十陵何氏家族墓地发掘现场 M1出土砖质文官彩绘俑 M1出土墓志 记者昨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17年2月初,成安渝高速路成都收费站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葬,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经踏查和钻探,在施工区域内发现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并于当日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至2017年2月20日清理完毕。 据悉,墓地位于成...
昨日,潜江市博物馆宣布,考古工作人员对位于潜江市张金经济开发区的林鸟台进行文物考古调查与勘探时,发现了新石器早中期大型聚落址(以下简称“林鸟台遗址”)。 据潜江市博物馆专家介绍,林鸟台新石器遗址位于张金镇田家湾小区东部台地上,东北距潜江市区约35公里,隶属于张金镇经济开发区。该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海拔高程27.5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呈南北向不规则的长方形,文化堆积(编者注:考古学术语...
2月27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市考古队了解到,日前考古人员在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四组发现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同时出土精美文物60余件。 考古人员根据现场发掘情况判断,此次发掘的砖室墓均为何氏家族墓地,其规模在四川宋代墓葬群中罕见。 据介绍,此次发现为研究宋代政治、历史、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 令人遗憾的是,位于墓地一旁的成安渝高速路成都收费站项目,在施工过程对...
春节期间,十陵镇上的成安渝高速路工地,工人们还在坚守岗位。随着施工的进行,当地群众发现工地上挖出了一些砖石和陶片,青砖破陶指示着这里可能有古人安寝。接到报告的考古队员立即前往现场,在他们的抢救性发掘下,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重见天日。 墓葬虽被盗扰和破坏,但有60余件精美文物出土,其中陶俑、瓷器占多数,出土三方墓志和一方买地券都保存较好,考古工作人员根据其判断出这是北宋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宋安德...
路县故城内的道路遗迹 从2016年2月至今,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北京市通州区的胡各庄村、后北营村、古城村等地展开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仅去年就完成了101.3万平方米的勘探任务以及4万平方米的发掘任务,共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092座、汉代城址1座、汉唐窑址69座,出土各类陶器、瓷器、釉陶器等文物万余件(套)。发掘出的上千座墓葬有何重大发现?汉代城址是如何找到的?...
2月21日,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启动。评选活动办公室从主动申报参评项目、《中国文物报·文物考古周刊》考古发现投稿项目、国家文物局2016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项目中进行遴选,共推荐40个发掘和调查项目参加初评,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大榭遗址Ⅰ期考古成功入选。 大榭遗址Ⅰ期考古曾入选“2016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发现”。它系宁波地区在海岛之上首个发现并首次发掘的新石器时代...
丽水浙江龙的椎体及后肢化石 世界上再没有一类生物能像恐龙这样让人感觉神秘和着迷的了。 近日,从浙江省文物局传来消息,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和浙江自然博物馆联合申报的“浙江省恐龙化石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项目,荣获2016年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了11种珍稀恐龙化石,已鉴定出8种为新属、新种,原生态保存的25枚一窝陆龟蛋化石、晚白垩世翼龙脚印和水鸟脚印遗迹...
网络配图 辽宁沿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边海防之地,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进行了明清时期海防资源的调查工作,已发现明清海防遗址点104处。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此次对明清海防资源调查的区域主要是大连市甘井子区、旅顺口区、中山区、沙河口区、西岗区及金州区。该项调查工作启动于2015年6月,通过为期1年半的调查,发现属于明代的海防遗址点32处,其中城址6座、墩台24座、其他相关遗...
千里眼造像 顺风耳造像 说起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你知道他们究竟长什么模样,用什么武器吗?这个答案就藏在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石门山石窟中。昨日,大足石刻研究员办公司副主任李小强介绍,经过专家多年研究,在石门山玉皇大帝造像龛中的两尊1.82米高的造像,就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在我国各个石窟中,千里眼和顺风耳同时出现的造像非常少见。 千里眼顺风耳造像全国少见 这两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