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3年,冀宝斋博物馆名声大噪,其原因不是藏品珍奇少见,而是藏品竟全是假冒伪劣之作,作家马伯庸绘声绘色描写所见所闻,雍正年间的“金陵十二钗”、元代“十二生肖”等,看得人眼珠子都要掉在了地上。 据《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报告》课题组介绍,仅有一成博物馆合格,文物真假存疑。当下民办博物馆良莠不齐,根源不在于缺乏投入、不在于法规的不完善、不在于国家是否扶持,而在于创办者、管理者缺乏对文化、文...
78岁的拉萨觉木隆藏戏传承人次旦多吉虽然离开舞台多年,但每天都要仔细地擦拭伴随他多年的藏戏面具,这些都是他的“命根子”。 记者14日从西藏文化部门获悉,当地新近通过的一部地方法规首次以立法形式,给予非遗传承人更多人文关怀。 据介绍,目前,次旦多吉是西藏唯一一位能将藏戏八大经典剧目,按老传统表演方式完整表现出来的艺人。从事了一辈子藏戏表演,次旦多吉说,“只要身子骨还能跳得动,他就不会停止传授藏戏的...
近日,安徽省六安市审议通过了《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对有突出贡献的保护单位和传承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长期不作为的传承人暂停补助经费的发放甚至取消其传承人资格。
八十八罗汉 孙大立 漫塑早已有之,瓷塑的历史更长,而把漫塑和瓷塑结合起来,创作出陶瓷漫塑来,还实属冷门。水墨漫画和漫雕名家、北京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孙大立,在继承面临绝迹的中国磁州窑陶瓷捏雕绝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在漫画方面的特长,将“漫”字所含有的任性和夸张变形的手段,创造出一种新颖而精湛的捏雕技艺。他的作品质朴中透着幽默,幽默中透着雅致,被公认为中国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捏雕的继承人。 ...
列旦桑布在孜东铜器厂内制作铜器(2月28日摄)。 工人在列旦桑布负责的孜东铜器厂里制作铜器(2月28日摄)。 列旦桑布在孜东铜器厂里(2月28日摄)。 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艾玛乡孜东村村民列旦桑布是孜东铜器第六代传人,也是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列旦桑布的外祖父藏巴多杰是西藏著名的制铜专家。为了传承孜东铜器,列旦桑布从14岁起,跟随外祖父学习制作铜器。22岁那年,列旦...
它们,曾经贡献了瓷都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它们,是计划经济时期“四大名瓷”生产厂家的代表; 它们,生产的精美瓷器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远销海外。 说起“十大瓷厂”,身为老一辈的景德镇人并不会觉得陌生,那些现今已绝迹了的“厂瓷”也为当时的景德镇人增添了不少荣耀。为了再次见证那段历史,带着传承与保护瓷都文化艺术的责任之心,“景德镇十大瓷厂博物馆”开始了它的公益之路。 上...
中国绘画讲究传承,已成定论。但中国画如何传承,却是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对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古代前贤应该全面学习、广泛汲取,然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这种观点忽视了一个关键,中国绘画传承是否应该有序。 其实,有序传承是中国画优良传统之一。中国绘画史上,画派的形成、发展、影响都与传承有序密切相关。唐宋以降,如山水北宗、南宗源流脉络清晰;明清以来,一些地域性画派传承更是有序,像浙江派、吴门派、新安派、...
人间江南三月天,正是桑蚕哺育农忙时。江南人世世代代在此经营着桑事,渐而衍生了蚕桑文化。 “清明一过谷雨来,谷雨两边要看蚕。当家娘娘手段好,蚕种包好轻轻焐在被里面。”古老的《蚕花谣》,穿越千年时光,在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回响。 这里,是杭嘉湖地区蚕桑的主要产区之一,浙江,德清。 剥开厚重历史包裹的非遗蚕茧 浙北地区的德清隶属“鱼米之乡”湖州,有着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蚕收户户缫白丝,麦熟村村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丹巴绕旦老人在西藏唐卡绘画界颇有名气。与过去唐卡技艺“传内不传外”的传统不同,他不仅在家招收了30多名学徒,还在西藏大学开办唐卡绘画班,通过学院式教学方式传承唐卡艺术。 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阿旺旦增说,西藏非遗传承方式正日益走向多元,“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僧不传俗”的传统正在被打破,非遗传承人对学徒的标准和要求也比从前更加开明,这在以前很难想象。...
4月2日,记者从市文广局了解到,为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赣州市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载体建设,赣州市日前公布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传承基地和传播基地。 赣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传承基地和传播基地(2014-2016年度)包括,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基地获得赣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基地”;大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获得“非物质...
众所周知,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创造的青铜艺术的辉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的青铜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青铜器被广泛地使用于对天神、对祖先的祭祀,也是贵族阶层在宴乐礼仪等场合使用的器物。一些特定的青铜器,如鼎等器物,又是权力和等级的象征。 在商周战国时期,青铜工艺是较为典型的工艺品种,...
2013年5月28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展上,南通色织土布传承人毛素娟在现场进行技艺展示。CFP 江苏省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心人士宋亚军这两天伤透了脑筋,他正在给88岁的毛素娟找一个传承人,毛素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唯一传承人,由于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赶在老太太还能说会动之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把技艺传下去成了宋亚军的当务之急。 和宋亚军一样着急的还有南...
近日,湖南、湖北、贵州三省最具代表性的土司遗址联合申报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有关专家表示,此次申遗不仅有可能使湖南和贵州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还对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土司是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开始设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本次三省联合申报的土司遗产包括湖南省永顺土司城遗址、湖北省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省海龙屯遗址。三处遗址分布于湘鄂黔交接地区,现存遗...
“传承与自然——朱零·中国画作品展”于2014年3月19日在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皇园艺术馆开展。 朱零出生于新疆石河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曾人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首届中国写意画展、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展、第二届中国山水画双年展(铜奖)、第五届中国美协会员中画精品展(优秀奖)、李苦禅纪念馆开馆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第...
非遗’要‘传’也要‘承’。目前我们‘传’的制度有了,‘承’的制度仍然缺位。”谭小兵说。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传承人40名,市级传承人441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在国家给予每人每年10000元补助的基础上,由市财政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配套补助;市级传承人,由市财政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补助。 “用这笔资金,传承人必须展开师带徒活动,并需在每年进行验收。”谭小兵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对于师傅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