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朴的陶器、雅致的玉器、精巧的石器、细磨的骨器……位于山东章丘的焦家遗址大量文物正陆续出土,专家认为,出土文物证明了黄河下游距今约五千年时已出现古国。 记者6月10日在焦家遗址看到,近千处大小不一的灰坑参差排列,考古挖掘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已发掘的大部分墓穴中都有骸骨和陪葬品。 焦家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约800米,南距城子崖遗址4公里。遗址所处的章丘地区属于古济水流...
施工现场 6月10日是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而这一天又恰逢首都国企开放日,中建一局承建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项目作为开放的130多条活动线路之一,迎来了西藏大学师生、西藏彩泉福利院师生等到施工现场观摩,感受荣获中国政府质量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的建设者们,如何用中国品质建造世界海拔最高的非遗博物馆。 同时,记者了解到,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预计将在2018年完工开馆。 ...
安徽各地:在保护文化遗产中传承历史和文明
上海真的是从渔村演变而来的吗?实际上,根据上海的考古发现,5000年前上海曾是中国最发达的文明中心。 “唤醒五千年的记忆,难以忘怀的远古上海”马桥文化论坛昨天在旗忠网球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陈杰讲述了马桥遗址文化所带来的意义——把上海的历史大大提前。目前,闵行区计划建立马桥遗址博物馆,保护这段来之不易的历史。 奇特的马桥文化 马桥遗址位于今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
大宫门河底挖出的鎏金铜象首、西洋楼养雀笼的黄釉琉璃构件、嘉庆御制的刻石……106件有故事的圆明园出土文物今天对外开展,这也是圆明园遗址公园首次向公众展示1996年以来20余年的考古发掘成果。展览位于圆明园展览馆内,预计展出到10月。 此次展出的106件文物均为圆明园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主要包括铜器、玉器、琉璃、瓷器和建筑构件,件件有特色、件件有故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
6月9日,圆明园首次向公众展示1996年以来20余年的考古发掘成果,共涉及106件文物。展览位于西洋楼遗址区大水法西北侧的圆明园展览馆内,预计展出到10月。 近年来,圆明园对西洋楼遗址、紫碧山房等多处景点进行了考古发掘,这一工作已有所成效。在圆明园展览馆里,陈列着铜器、玉器、瓷器和建筑构件,其中的铜鎏金象首尤为引人注意,即使年代已久,还能看出大象传神的眉目。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
谈及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赵古山表示:“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华夏五千年是要拿东西出来说话的,文物便是最佳载体。它们以最直观的方式,让世界见证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我们中国是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东方的发起点,把文物集中在一起,大家共襄盛举,让大家看一看‘一带一路’古代是怎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起到这个作用。文物等于是文明的...
“亚”字平台左侧连接“仙桥”,右侧为泊大龙船“奥屋”。 战国时期在端午节举行旨在祭奠屈原的活动,在三国时期已初步形成了龙舟竞渡的习俗。到北宋太宗朝末,朝廷将赛事前移到三月,但禁止民间从事竞渡活动,以防滋事,只是在都统司监管下由军卒表演的水上杂技和竞技运动,竞赛地点就在开封城西,那是太宗朝继后周开凿的人工湖——金明池,故当时又称“西池”“西湖”。这一切在现存最早的表现龙舟竞渡的《金明池争标图》...
6月6日至7日,来自中国、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等6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齐聚云南昆明参加澜湄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就共同关心的“澜湄流域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据了解,此次会议是为推动中国和澜湄流域国家进行多层次、多领域交流合作而举办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 云南省副省长高峰出席开幕式并说到,云南现有丽江古城和红河哈尼梯田两个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石...
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丰润文化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 连日来,市文化委、市文联等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表示将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实际行动抓好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市文化委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新跨越 市委宣传部...
记者昨从瓯海区文广新局获悉,温州石刻艺术博物馆已经进入主体建筑施工阶段,预计明年5月对外开放。 建民间博物馆,留住历史遗存 温州石刻艺术博物馆选址瓯海区南湖片区万象城旁的塘河岸边,用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一个由宋元明清各朝代不同的石头和现代玻璃建成的博物馆。 2015年,温州民间收藏家张金成与瓯海区文广新局、瓯海区塘河办签订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协议,由张金成自筹资金建设、展示他历...
款识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上某某皇帝的年号,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样,以表示纪年。这种年款,有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叫“官窑”款;有一部分是民间烧制的,叫“民窑”款。除了纪年款,还有殿名款(如体和殿)、堂名款(如中和堂,这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居住过的殿堂)、齐名款、轩名款、赞誉款、吉祥款、陶工款、供养款、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花样款(如白兔...
6日,澜沧江-湄公河(下称“澜湄”)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在昆明召开。吸引了来自澜湄六国的政府官员、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单位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学者代表参会。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在开幕式上致辞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澜湄六国都创造了多姿的文明,积淀了丰富的遗产。本次研讨会将开启中国与湄公河五国文化遗产交流合作崭新对话平台。 刘曙光介绍,近年来,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开展了丰富多...
明朝是中国织绣工艺水平达到巅峰的时期,因此明代的服饰艺术在中国服饰史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和重要的影响。 孔府旧藏明代深青暗花罗斗牛补圆领 作为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服饰既有对历代的继承,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 按照功能与使用场合,明代服饰可以分为朝服、公服、常服、吉服、便服、丧服等几个大类,此外还有其他功能服饰或特定人群的服饰,如祭服、礼服、戎服、僧道之服、乐舞之服等。...
明代中后期,不仅散曲的创作与歌唱十分盛行,散曲的选集刊刻也成为时尚,众多散曲选本,为我们保存了许多明代曲坛的流行曲目及相关信息。目前存世的40余种(不含曲谱和以选戏曲为主的选本)明代散曲选本,几乎均产生于正德、嘉靖以后,这些散曲选集中的流行曲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曲选中明确注明为当时流行的曲目;另一类则是为众多曲选一致选入的曲目。 在第一类情形中,有的曲选明确注明某曲是由于其流行曲坛而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