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关于欧洲宜兴壶,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表面有装饰,另一个特点是壶体很小,这是因为当时欧洲茶叶的价格不菲,不能和中国的国内价格等量齐观。在17世纪末叶的欧洲,1公斤尚好的茶叶要卖到相当于现在1500欧元的价格,因此,至少在1675至1700年这段时间,大部分茶壶的容积在300cc到400cc之间。到了18世纪的上半叶,茶叶价格由于大量进口在欧洲下跌,且一直未回升,因此茶壶的容量也相应地增大,达1000...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於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监别和欣赏这一门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术,即对於紫砂陶 艺术应持怎样的审美观点,直接影响了制作者的创作构思。所以,有必要谈谈紫砂艺术的审?.。. 众所周知,宜兴紫砂具有它的独特性,如泥原料的蕴藏占尽地利;成型技法以泥片镶接 及拍打身筒为主要的成型技法,区别於其它陶瓷行业的各种成型法则。并联...
宜兴紫砂文化自闻名以来,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华历史上更是一朵独一无二的奇葩。宜兴地处江南水乡人文荟萃之地,所生产的紫砂器更是充满了丰富的文化气质。 宜兴紫砂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关于紫砂壶的记述,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北宋梅尧臣、欧阳修、苏东坡等诗人的诗句。传器有宜兴蠡墅羊角山此砂古窑出土的北宋中期紫砂器:平盖龙头双条把壶、高颈六方壶和平盖提梁壶。文献记载和发掘的实物,互相参证,从而基本上...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diào)”。“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最早用于煎药或烧水,形状像比较高的壶,口大有盖,旁边有柄,用沙土或金属制成。 提到宜兴(古称阳羡)宜兴紫砂壶中的石瓢壶,离不开“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的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宋代饮茶盛行,而铫,主要用来煮水。用什么材质为好呢?苏东坡认为砂石的最好,在《次韵周穜惠石铫》诗中,“铜腥铁涩不宜...
宜兴紫砂陶器在国际间闻名以来,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宜兴,所生产的紫砂器,更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质,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国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只要提起宜兴,人们就会说起紫砂壶。反过来,只要一说起紫砂壶,人们就知道宜兴。在东南亚,如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早在一、二十年前已普及,并掀起宜兴紫...
宜兴窑项圣思款紫砂梅花诗句杯,清初,高3.8cm,口径6.5cm。 杯花瓣口,以梅根为柄,梅枝干为托。紫红色砂泥。外口沿刻写行书 “远声霜后树”,字体刚劲古拙。 该杯以梅为型,构思巧妙,借梅之寓意表现文人的品质。 项圣思,清代著名紫砂艺匠,擅长制作桃实杯、梅花杯等玲珑精巧的文玩用品,技艺独绝,后世仿品极多。来源:藏瓷网
宜兴紫砂素身素面,是一种无釉陶。它并非以釉彩绘画装饰来达到陶瓷艺术中美的效果,而是通过造型结构来表达其外观美、内在美,这是相对其他陶瓷工艺的一大特色,宜兴紫砂经过长期的发展,凝聚了许多先辈的心血,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原理,增加了宜兴紫砂的艺术价值。现在,我把它简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对比的统一性。紫砂壶造型设计上常采用局部的导曲来增强外观造型计。通过对壶体大小、造型的方圆、线条的曲直...
记者11日获悉,经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宜兴陶瓷博物馆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是继中山陵之后我省第二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作为交流基地,宜兴将成立陶瓷展览中心,涵盖宜兴陶瓷博物馆、陶都陶瓷城、古龙窑、大师工作室等。
世间产茶地多,产陶地也多,可产陶地不一定产茶,产茶地也不一定产陶。两者皆有者唯独中国著名的陶都——宜兴了。中国人饮物重器,“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或许正是因此机缘,宜兴一带的先辈们才将茶与器有机结合,创造了紫砂用器,其中以紫砂壶使用广泛,最为驰名。 紫砂壶历史悠久,想以一文将其发展脉络细述,难度很大。为此,笔者欲通过对紫砂发展史中的一些里程碑式人物的介绍,使读者了解宜兴紫砂艺术...
清 宜兴窑 连盖高10.3厘米 口径5.9厘米 腹径9.1厘米 流至柄长14.5厘米 紫砂质地。 壶身为圆角长方体,弯把,弯流,下附四饼形足。 饼形足系“陈鸣远”款紫砂壶的特征。 盖面鼓出,子口密缝。
清 宜兴窑 1977年上海金山出土 器身呈竹节状,各处均仿竹而为之,与器身连接处以浮雕竹叶点缀。 腹部阴刻“单吴生作羊豆用享”八字铭,下署楷书“曼生”款。
文化部日前发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单,无锡新区泰伯庙会、宜兴均陶制作技艺同时上榜。 宜兴均陶生产始于宋代,至明代开始盛行。宜兴均陶制作技艺主要包括堆花、均釉两个方面。均陶堆花工艺在明代后期开始形成,艺人们用大拇指绝技,选不同泥色,堆贴出不同图案花纹,为均釉产品增添审美情趣。 泰伯庙会起源于古代吴地先民的祭祀信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泰伯庙会是江南地区...
紫砂艺术闽都行暨紫砂艺术大师作品现场品鉴会28日在福建福州举办。为弘扬茶文化,福建、江苏艺术界人士现场联手创作紫砂壶,福建艺术收藏协会会长周景洛的题字经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蒋彦刻在紫砂作品上。图为周景洛(左)赠字蒋彦(右)。龙敏摄 江苏紫砂壶与茶叶主产区福建再结新缘。28日上午,上千件紫砂作品亮相茶叶主产区福建,吸引了福建茶业界、收藏界人士关注。 近年来,产自江苏的紫砂壶与福建互动...
明宜兴窑样符铭茶叶末釉葫芦瓶 高13.5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4.3厘米。 道光年钞本乐寿堂库存陈设档(封面)——祥符款葫芦瓶 道光年钞本乐寿堂库存陈设档(内页)——祥符款葫芦瓶 在我国古陶瓷发展史上,江苏宜兴窑与广东石湾窑是两处以生产陶器而闻名的民间窑场。明清时期,这两处窑场在生产紫砂陶和石湾陶器之外,还都烧制过一种以陶泥为胎、器表施釉的釉陶,由于这类釉陶中某些产品的釉色特点与...
重建后的文保单位孙氏节孝坊 王硕 摄 20日从宜兴相关部门获悉,经过工匠们的精心修缮,位于周铁镇竺山湖湿地的孙氏节孝坊重现昔日风采。 据介绍,孙氏节孝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四柱三间五楼式结构,花岗岩青石混砌,面宽5.6米,通高6.6米。于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但在今年7月28日,一家企业为了建造厂房,擅自拆除了孙氏节孝坊。 事发后,周铁镇按照各级文管部门的督查要求,迅速开展处置工作。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