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长风2011秋季拍卖会暨五周年庆典拍卖·宜兴专场于11月24日在江苏宜兴花园豪生大酒店圆满落槌。宜兴专场共有拍品330余件,总成交额7296.8万元。“荆邑之光”第三辑——紫砂艺术专场频创佳绩,成交额6754.2万元,成交率91.66%;中外名酒专场也豪不示弱,成交额542.6万元,成交率99.38%。“荆邑之光&rdq...
宜兴紫砂壶,胎质气孔结构较大,吸附性较强,泡茶不易手馊。据这一特征,普通茶叶沏茶,宜用后即清洗。用高级名茶入壶,可贮存壶内,待来日再洁净清洗。在宜兴当地,洗壶不用手洗,其法为:茶壶日久不用,生有异味,只用沸水衡泡,再用冷水清过,异味即除。 新购紫砂茗壶,未用前须在清水中浸泡三、四天,每天换水两、三次,将铁质除净(紫砂名壶,经一千多度高温烧成,有少量铁质渗出,残留壶体表面,不清除干净,对人体有害,...
本报记者 单一良报道 一把顾景舟的紫砂壶可以拍出1232万元的高价,而几十万、几百万的“大师壶”在宜兴也几乎是一壶难求。改革开放前一把只要几毛钱,几乎人人家中必备的紫砂壶,如今被炒到令人咂舌的地步。 对于紫砂壶的“高烧”现状,有人担忧是否存在泡沫,并提出能否实现紫砂壶的规模化量产,从而避免产业“虚火旺盛”。 80岁的徐汉棠老人是著名紫砂壶艺人顾景舟的第一位入室弟子,他的壶如今也是千金难求。今年...
新华网无锡10月8日电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前夕,江苏宜兴的陶艺工作者精心创作了一款“辛亥百年”纪念壶,该壶一面刻有孙中山先生头像,另一面刻有孙中山先生名言“天下为公”。
一把由宜兴紫砂大师顾景舟制作的“石瓢壶”,上世纪80年代售价300多元,目前已经超过千万元,几何速度的暴涨反应出了紫砂壶近年来在收藏市场的热度,盛世收藏的当下,我们如何品味紫砂艺术?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通过商报解答热点话题。 记者:大众比较关心紫砂原料是否真的枯竭?现在很多紫砂煲这样的产品都是宜兴紫砂么? 史俊棠:紫砂壶的金贵在于原料稀有、工艺独特、造型丰富和品味高雅等。其中原料的稀有...
[提要]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但由于商人的过度炒作,透支了紫砂壶的升值空间,加之市场上名家赝品横行,到80年代末,紫砂壶江河日下,市场渐渐步入谷底。 紫砂壶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唯自民初到中日抗战,乃至国共内战,因战乱深受影响,50年代初期,宜兴...
据了解,紫砂壶始于宋代,盛于明代。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制壶高手,将陶瓷、篆刻、书画等艺术融合在紫砂壶的设计制作中,特别是一些文人雅士也参与了壶的制作,题字绘画,使其更赋有文化内涵。当今的紫砂壶,特别是一些名家手工制作的紫砂壶非常的手追捧,很多工艺美术师的作品还没有制作完毕,就会被预定出去,通过这一现象足以看出紫砂壶艺术品在当今艺术品收藏市场上的火热程度。 宜兴紫砂壶 宜兴紫砂壶许亦晖制红清水...
潘虔荣其人 潘虔荣,字菊轩,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宜兴陶瓷艺人,名在《宜兴县志》长寿耄耋之列,所制茶壶砂细工精,当地紫砂老辈颇为推崇。高熙的《茗壶说,赠邵大亨君》一文中,亦提及此名。文中有句云“……近得菊轩掇,并苍老可玩……。”现尚有两佳器传世。 潘虔荣大师作品
申锡其人 申锡,字子贻,清道光-咸丰年间制陶名艺人。善用白泥,清代宜兴壶艺的后起之秀,壶底用款“茶熟香温者帝元”。曾和杨彭年,瞿子治合作创制作品 申锡,字子贻,清道光至咸丰年间人(1821-1861年),当年因游宜兴玉女潭有“帝命主苏山,功成有申锡”之句,而取此义,名为申锡,笃志壶艺,且善雕刻。制品喜用白泥(本山绿泥)配制,精者捏造,巧不可阶,若...
徐士衡其人 徐士衡,字友泉,明代万历宜兴制壶名工。江苏宜兴人,一说江西婺源人,为时大彬高足。擅作仿古铜器壶,手工精细,壶盖与壶口能够密不透风。他所制茶具的长爪兽的形态,亦是仿青铜器的形制,所以特别有古拙味道,非同凡响。 徐友泉有善制汉方、扁觯 、莲房、鹅蛋素耳、美人垂莲和一回角等。他制的茶壶泥色多变,别出心裁,比如朱砂紫、海棠红、沈香、定窑白、冷金黄、水碧、葵黄、闪色、梨皮、谵墨、榴皮等,皆甚...
沈君用其人 沈君用(1621-1644),明代天启、崇祯间宜兴制壶高手,原籍安徽婺源人。名士良,俗呼“沈多梳”(宜兴垂髫之称)。自幼知名,后因壶得罪官府而陷于冤狱,中年夭折。 其作品以自然界物器造型。制品多浮雕,玲珑剔透,形象逼真,且善配泥色、善配壶土,技术精湛、造型工致巧妙,盖口准缝,不苟丝发。 沈君用传器,陈霭雪藏“红泥粗砂小壶”一具,流短而把...
沈子澈其人 沈子澈,明代崇祯年间宜兴制壶高手。浙江桐乡县人,居青镇。生卒年不详。所制茶壶古雅浑朴,力追徐友泉,与时大彬齐名。 《宜兴旧志》有传:“沈子澈,崇祯时人,所制壶古雅浑朴。尝为人制菱花壶,铭之曰:石根泉,蒙顶叶,漱齿鲜,涤尘热。” 《桐乡县志》:“子澈,崇祯年间桐乡县人,居青镇,善制陶瓷茶具文具,与宜兴时大彬齐名。至今士大夫家有藏其手制者,价值甚贵...
徐次京其人 徐次京,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生卒年不详,仿古器精良,书法亦佳。《阳羡名陶录·家溯》:徐次京,善摹仿古器,书法亦工。张燕昌曰:王汋山长子翼之燕书斋一茶壶,底有八分书“雪庵珍赏”四字,又楷书“徐氏次京”四字,在盖之外口,启盖方见,笔法古雅。惟盖之合口处,总不若大彬之玄妙也。 明徐次京制紫砂包袱壶
香港邦瀚斯9月宣布将于今年11月24-28日在香港举办的秋季拍卖会上独家呈现宜兴紫砂珍藏。此次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莫过于由好善簃主人多年精心收藏的宜兴紫砂珍藏,其罕见珍贵程度足以和北京故宫(微博)的稀有藏品相媲美,在单一私人藏家的珍藏中可谓是独一无二。另外一个众人知晓的宜兴紫砂私人收藏,便是由罗桂祥先生所捐赠、现存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宜兴紫砂系列,其数量与质量与好善簃所藏紫砂可谓是不分轩轾。此次好善簃所...
北京长风2011秋季拍卖会暨五周年庆典拍卖将于12月中旬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集体亮相。作为此次秋拍的前奏,宜兴专场将于11月22-24日在江苏宜兴花园豪生大酒店率先登场,拍卖内容以紫砂艺术、中外名酒为主。季益顺《开片冰梅壶》 L13cm W13cm 500cc此次秋拍宜兴专场为大家奉上近现代工艺美术大师的紫砂精品专题。吕尧臣绞泥代表作品《玉屏移山》、《紫砂风云》出版原件季益顺《开片冰梅壶》等重量级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