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山西省云冈石窟发现一处北魏至辽金的佛教寺院遗址。 据了解,这处佛教寺院遗址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位于距离2011年发现的北魏寺庙遗址400米的地方,分为现代层、明清层、辽金层和北魏文化层四层,发现的主要遗迹有塔基、铸造井台、熔铁炉、灰坑、水井、建筑遗迹等。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捷介绍说,该遗址是北魏云冈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北魏云冈寺院在不...
(记者 水复 戎禹仁) 记者日前从云冈联合考古队获悉,在位于石窟5窟和6窟顶部的位置,另一处北魏至辽金时期的寺院遗址完整呈现。除了一个规模颇大的铸造工场外,还有塔基一座,水井一口,建筑遗迹和灰坑、柱础、砖瓦若干。一座又一座的寺院遗址相继呈现,使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有关云冈石窟“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恢弘景象的描写,变得越来越清晰。 据了解,这处寺院遗址的发掘从今年4月开始,考古队员先用...
统万城遗址 国内第一次发现的石窟造型的墓门 统万城遗址附近墓葬的壁画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北部的统万城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统万城遗址考古队队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邢福来今天(12月16日)表示,他们在统万城遗址、八大梁及谷地梁墓葬发掘中首次发现了北魏晚期到西魏时期的墓葬,其中一座墓葬的仿石窟门造型墓门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 统万城遗址是我国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建...
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大同云冈石窟所在的武周山山顶上,寺庙林立,生活着众多的僧人。晨起,僧人们有秩序地拿着水桶去水井旁打水洗漱,然后到寺庙诵经,习佛之余,他们会到铸造工场打一些日常用具,在特殊的佛教圣日,他们还会集体到山脚下的石窟膜拜……如果说这样的景象在之前还是文物学家的假想和推测,那么,现在有了实物为证。12月6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在距离去年发现的北魏寺庙遗址...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以开凿于北魏的大型佛教石窟著名于世,是我国第一批国保单位,2001年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山西省文物局和大同市文物局安排下,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云冈石窟研究院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配合,组成云冈联合考古队。根据国家文物局和专家组意见,连续数年在云冈窟顶做遗址调查和发掘。2010年,云冈联合考古队在山顶试验区(一区)南部(33窟以西)发掘一处...
中国企业新闻网每日经济讯:近一段时间,深处媒体和舆论漩涡之中的河南郑州“宋庆龄雕像”事件,吸引着全国公众的视线,新华网评论称:对无约束权力的掌控者来说,“高大全”往往都被视为权力的象征,摄影师白小刺所拍的那些政府大楼,无不可以用高大壮硕来形容,坐落在河南郑州的宋庆龄雕像为何建得如此高大,其原因尚不明确,但炫耀气派一定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宋庆龄巨型雕像暴露出巨型问题。 贫困县的“巨大工程” 无...
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山西云冈石窟发现一处北魏至辽金的佛教寺院遗址。 据了解,这处佛教寺院遗址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位于距离去年发现的北魏寺庙遗址400米的地方,分为现代层、明清层、辽金层和北魏文化层四层,发现的主要遗迹有塔基、铸造井台、熔铁炉、灰坑、水井、建筑遗迹等。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捷介绍说,该遗址是北魏云冈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北魏云冈寺院在不同时代的...
(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西安710001) 摘要:北魏时期造像是一种风气,是地主阶级为了祈福,广植功德或劳动大众为摆脱苦难而所造之像。本文通过对几件北魏造像的细致描述,浅析北魏造像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北魏石刻造像艺术特点 碑形造像和单身圆雕造像,主要出现在陕西关中地区。尤其在北魏时期盛行这种造像,是地主阶级为了祈福,广植功德或劳动大众为摆脱苦难而所造之像;但凡造像是为帝王权贵、父母妻儿...
北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鲜卑族创建的封建王朝。它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的强盛王朝,统治中原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但由于它实际统治的区域由北方地区逐渐扩大到在中国古代文化经济最发达的中原地区,采取的一些政治性决策也极为果敢,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非同凡响,创造的文化与艺术成就也极为辉煌,对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物质文化繁荣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深深地烙上了它...
山东 刘继文 核心提示:山东省济南市四门塔内有一尊诞生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北魏时期“阿閦佛”。它历史久远,雕刻精美,保存至今,已成为我国现存石雕佛像之珍品。不幸的是,1997年3月7日夜,四门塔珍贵石雕“阿閦佛”佛像佛头被人敲下,神秘失踪。两年后,此案侦破,但佛头却已流出境外。后来,两岸学术界、佛教界携手努力,几经周折,促成佛头回归故里,千年古佛重生,从而演绎了一个曲折离奇的感人故事。 这尊四门...
2010年7~9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彭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位于彭阳县新集乡姚河村海子组以北的一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重点清理墓葬26座,时代最早可至北魏,最晚到清代早期,经历北魏、隋、唐、宋、清,其中以隋唐墓葬居多。出土了包括波斯卑路斯银币、四神仁寿铭带纹铜镜在内的陶器、瓷器、银器、铜器等珍贵文物百余件(枚),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北魏墓仅发现1座,为洞室墓、梯形半竖穴斜坡墓道,墓道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