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上海博物馆日前接受了瑞士华裔收藏家仇大雄先生捐赠的一批珍贵明清犀角器。此次上博从仇大雄的藏品中挑选了十件明清犀角器。 目前存世的中国古代犀角器仅有数千件,两岸故宫博物院与上博的犀角器收藏,合计仅有300余件。仇大雄先生此次捐赠的犀角器代表了明清山水题材犀角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上月19日正式开门迎客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受到上海市民及游客的热捧,三周来屡迎客流新高,“五一”小长假共计接待游客4.55万人次。然而大客流下,一些不文明的参观行为也被网友曝光。 昨天,自博馆发微博,表示因极个别不文明参观行为,造成“巨蜥”爪子被弄断和海星死亡。 海星被取出来拍照 最近,一则微信引起了大家的忧虑——“上海自然博物馆海星被摸死!巨蜥的脚趾也被摸断了!”帖中,一名网...
图说:纳兰性德手卷首次公开展出29通书简均为海内孤本。来源:文汇报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清代才子纳兰性德被誉为“清初第一词家,作品为今人传唱。近日,一件难得一见的纳兰性德的手札长卷与“方寸寄怀——夏衍旧藏珍邮展”同步展出,这件珍品正是由夏衍先生在20多年前捐赠给上博的。 上世纪80年代末,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将珍藏的稀世文物“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手...
主题制自然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17日进入开馆“24小时倒计时”。 生命长河232位动植物明星,体型庞大、摇摆自如的恐龙群像,“地球三极”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动物标本,25米巨型蓝鲸“领衔”的古海洋生物群,记录地球演化上下5亿年的知名古地层……将在此迎接八方宾朋。 上海自然博物馆是历史悠久的综合型自然科学博物馆,其前身是1868年由法国天主教神父韩伯禄创建的“徐家汇博物院”和英国...
近日,“方寸寄怀——夏衍旧藏珍邮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这也是上海博物馆第一次为邮品举行专场展览。 今年是夏衍先生逝世20周年。夏衍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和文化艺术界领导人,他还是中国第一代集邮家,在集邮界享有盛誉。他有集邮雅好,更有家国情怀。向国家捐赠藏邮,使之永聚不散,是他常年的心愿。 1991年,夏衍将233件珍贵邮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其中最重要的是清代邮票,包括大...
上海博物馆近日在沪公布2015年展览计划,包括夏衍旧藏珍邮展、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贸易瓷展、上海博物馆藏砚精粹展、俄罗斯沙皇军械展等展览详情提前亮相。 按计划,2015年4月,上博将推出夏衍旧藏珍邮展。鲜有人知的是,夏衍先生还是一位藏品丰富的集邮家。1991年,夏衍先生将233件珍贵藏品捐赠上海博物馆。2009年,夏衍先生长女又将父亲留下的7539件邮品捐赠上博,内容涉及诸多国家和...
29日,上海博物馆发布2015年展览计划,“方寸寄怀——夏衍旧藏珍邮展”、“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贸易瓷展”、“惟砚作田——上海博物馆藏砚精粹展”、“俄罗斯沙皇军械展”4个大展贯穿全年。一直以举办高质量展览闻名的上博,继续延续品质风格,以中外相融的4个展览,吸引更多观众驻足。 据介绍,2014年,上博的观众人数首次突破200万,其展览质量和影响力可见一斑。今年,上博推出的4个大展,每...
2013年,根据英国著名视觉艺术媒体《艺术新闻》(TheArtNewspaper)公布的排名,上海博物馆以194万的全年参观人次在全球艺术博物馆中排名第23位,位列中国第2。而首次与媒体见面的上海博物馆新任馆长杨志刚昨天宣布,2014年上海博物馆全年参观人数首次突破了200万人次。 今后如何面对观展大客流,创造更优良的博物馆氛围?如何发展文创衍生品?如何盘活库存文物?一系列挑战摆放在杨志刚...
上海博物馆图片/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图片/上海博物馆 淳化阁帖图片/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河南南路馆舍图片/上海博物馆 1996年之前,上海博物馆并不在如今这座象征天圆地方、形态敦厚稳重的建筑之中。它最早的所在地是今天南京西路325号的原跑马厅大厦内,所有关于这座博物馆的故事就要从此地讲起...
12月18日,由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越洋遗珍——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贸易瓷展”在北京故宫延禧宫开幕。展览分为明、清两部分,展出106件(套)明清时期的贸易瓷器,体现了当时不同市场的喜好与审美趣味,以及贸易瓷器的时代变迁。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3月15日。
春秋牺尊为春秋晚期的青铜器。上海博物馆所收藏的牺尊是仅知的四个之一,却又是集盛酒、温酒为一体,为目前发现的青铜器中唯一的一件。其高33.7厘米,长58.7厘米,重10.76公斤,作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已经公认其为盖世瑰宝。这是李峪村出土的大量酒器之一。 牺尊:“产量”丰富,存世稀少 据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专家介绍,牺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的纯色牲,牲就是牛,因而也可称为纯色牛;尊,同“樽”,是古代盛...
杨志刚 据上海博物馆有关人士介绍,12日下午,杨志刚同志正式就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同志不再担任上海博物馆馆长。 简历 杨志刚,男,1962年6月出生,汉族,籍贯福建南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历史学硕士,在职博士研究生,历史学博士,教授,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现任上海博物馆馆长。
长沙窑变形莲瓣纹碗 在美银美林“艺术保护项目”的赞助下,上海博物馆精心修复的10件唐宋精美陶瓷近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经修复后的文物不仅完美展现了上海的历史丰姿,也让子孙后代在鉴赏珍宝时有物可循。 美银美林“艺术保护项目”旨在保护全球艺术及文化宝藏,它通过向全球主要文化机构提供资助,支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工艺品的修复及保护工作,为后世留存它们独特的文化价值。青龙镇陶瓷修复工程见...
“丝路梵相”新疆和田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壁画艺术展28日在上海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此次展览是这些千年瑰宝首次走出新疆,以近年来新发掘的达玛沟托普鲁克墩遗址群中的三个佛教遗址壁画为实物资料,展现于阗佛教绘画的丰富内涵和艺术特色。 于阗曾在《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等文献中多次“出场”。唐代玄奘西游天竺,返回长安时途经该地,《大唐西域记》对其(名称为“瞿萨旦那国”)有详细记载。于阗为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