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博物馆奇妙夜”克勒门文化沙龙暨上海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11月9日晚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广汉大将军章·耳机绕线器”从300余份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获颁本届大赛的一等奖。 由上海博物馆主办、上海博物馆文化创意发展中心和上海克勒门文化沙龙联合承办的“2016上海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自5月18日正式启动以来共收到了300余份投稿作品。经专家评审,最终挑选出了36件具有上海博物馆馆...
博物馆接受社会捐赠是其丰富和完善馆藏所不可或缺的渠道。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博物馆还没有成立之前,就已经有收藏家陆续向(未来的)上海博物馆捐赠文物,上海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部分是来源于社会捐赠。 在上海博物馆的展厅之中,可以看到不少是以文物捐赠者名字命名的专馆,比如暂得楼陶瓷馆,两涂轩书画馆,庄志宸、庄志刚明清家具馆,杜维善、谭端言旧藏丝路古币专室,施嘉幹旧藏钱币专室等。上世纪90...
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丛书《青铜国》首发 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带回家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丛书”之《青铜国》于2016年8月17日在“上海书展”首发。这是一本专门为6至9岁低龄学段儿童创作的文物游戏书,也是一本浅显生动的原创科普绘本。作为国内甚至是国际上第一本青铜主题的文物游戏书,它满足这个学龄段的儿童和家长对文物的好奇,开启一次趣味和想象力十足的阅读和学习之...
“一个人在煮粥,两个人在蒸饭,三个人在炖肉,四个人在嘴馋……六个人饿着肚子排排站……十个人醉得四脚朝天”,一首顺口溜带着小朋友从一数到十,诙谐的文字配合憨态可掬的插画,青铜器在古代有什么用处一目了然。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带回家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丛书之《青铜国》17日在上海书展首发,这也是国内甚至是国际上第一本青铜主题的文物游戏书。 该书由上海博物馆与...
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 8月11日,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新增展出五件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佛教石刻造像,分别为东魏一佛二菩萨石像、西魏弥勒佛石像、北齐佛石像、北齐双思惟菩萨石像、唐代文殊菩萨石像。据悉,该新增五件佛教石刻造像将在上博古代雕塑馆展示2年。 此前,上博曾多次向收藏有佛教造像特色的博物馆借展佛像精品。例如自1997年起,曾先后四次分批向青州博物馆借展著名的青州佛教造像;201...
昨天,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新增展出五件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佛教石刻造像,分别为东魏一佛二菩萨石像、西魏弥勒佛石像、北齐佛石像、北齐双思惟菩萨石像、唐代文殊菩萨石像。据悉,该新增五件佛教石刻造像将在上博古代雕塑馆展示2年。 此前,上博曾多次向收藏有佛教造像特色的博物馆借展佛像精品。例如自1997年起,曾先后四次分批向青州博物馆借展著名的青州佛教造像;2010年向故宫博物院借展著名的河北曲阳...
2016年8月6——7日,江苏南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通市文联副主席、南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南通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作题为《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与保护》讲座。在课程老师的指导下,上海博物馆“艺匠古今”学员们开始图案设计、刻纸版、上桐油、刮防染浆、染色、晾晒、刮灰等各道蓝印花布印染工艺...
由上海博物馆主办,天津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宁波博物馆、嘉定博物馆、上海文物商店、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协办的“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今天起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周颢(1685-1773),字晋瞻,号芷岩,清代最著名的竹刻家,中国竹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擅长诗文、精通书画的文人,受家乡嘉定地区竹 刻传统的影响,周颢将自己擅长的绘画,特别是山水与竹石施于刻竹,开创了独具...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厅里,正在灰狼标本前忙碌的三个身影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围观。他们或为狼群除尘、顺毛,或小心翼翼地在狼眼上勾描光亮剂,灰狼的眼神和毛发经过一番精心打理愈加栩栩如生。 三人中名叫陈亮的年轻人告诉记者,这些都属于标本养护的工作,“但我们并不是专门做标本养护的,我们都是标本制作师。” 标本制作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对动物的整体或部分进行制作处理,以长期保存动物特征的一门技...
“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艺术珍宝展”日前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走进展厅,宛如走进京都的千年古寺,64件珍贵文物不仅展现了佛教艺术的雅致与华丽,也讲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渊源。 醍醐寺坐落于日本京都市东南部的醍醐山,由理源大师圣宝创建于公元87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扩建,成为庭院殿堂齐备、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醍醐寺占地广大,寺...
5月10日,醍醐寺艺术珍宝展上展出的“弘法大师坐像”。当日,“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艺术珍宝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珍宝展上展出的“不动明王坐像”。据悉,这次醍醐寺艺术珍宝展将在上海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先后展出,首站上海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为64件/组,其中日本国宝有6件,展览将持续到7月10日。 珍宝展上展出的文物
文物摄影重在准备,摄影师陆铖只睁一只眼观察文物的布光。蒋迪雯摄 上海博物馆那些身价不凡的文物,除了有专门的医生(文物修复师),还有“御用”摄影师,他们通常都在“地下”干活。经过严格审批,记者日前获准走进上海博物馆地下二层摄影棚,亲眼目睹了这些神秘的“地下工作者”的工作。 拍摄文物得跟它们有交流 上博文物摄影工作室有五位成员,薛皓冰、朱琳、陆铖、张旭东是摄影师,张伟华负责后期制作。...
紧身T恤、牛仔裤、小平头,眼前的张珮琛,身型健美装扮时尚,让人很难将他和青铜修复专家的身份联系在一起。看到他,有人也许会惊诧:与那些历经千年的文物打交道的,竟然不是皓首穷经、白发满头的老先生? 事实上,上海博物馆的青铜修复团队,几乎个个都是这样。走近这个群体,你会发现他们的欢喜和烦恼与大多数都市青年一样:他们爱好运动、假期会约上亲朋好友旅行;只是当他们投入“修复”工作时,才会显出与众不同:为了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